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以新闻报道为切入点,研究新时期中国弱势群体的表达诉求,探究媒体与弱势群体的内在关联,反思媒体对弱势群体不恰当的报道方式,指出媒体力量在社会弱势群体问题上的责任,为媒体更好地发挥职能提供参考,为妥善解决社会弱势群体问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弱势群体报道的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3月5日,朱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积极扩大就业和再就业是增加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对弱势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这是朱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使用“弱势群体”这个词。那么弱势群体主要是指哪些人呢?《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何平说,弱势群体主要包括四部分人:首先是下岗职工,或已经出了再就业服务中心但仍然没有找到工作的人。这部分人群中,女工多、年龄大、知识层次和再就业能力较低。他们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其次是“体制外”的人,即那些从来没有在国有单位工作…  相似文献   

3.
"弱势群体"报道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杨 《青年记者》2002,(4):22-23
一直关注媒体报道的人们一定还会记得:1997年同时去世的特里莎修女和王妃戴安娜在媒体报道中所享有的待遇明显悬殊。有人分析说,戴安娜集美貌、财富于一身,显然是大资本宠爱的对象;而特里莎修女因始终与弱势群体为伍,在传媒上遭受冷遇也就理所当然。国内的传媒跟风而上,关于戴安娜的报道连篇累牍,而特里莎修女的消息  相似文献   

4.
5.
6.
二○○三年社会弱势群体报道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弱势群体问题报道是2003年中国新闻报道的亮点之一。其规模宏大,颇具深度,效果显著。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报道之所以成为新闻亮点,是因为开发了固有新闻资源,合乎新闻传播受众原理,体现了人文关怀精神,贯彻着新闻工作群众性原则的传统要求和新闻报道“三贴近”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7.
袁冶 《新闻前哨》2003,(7):67-67
弱势群体的报道越来越受到传媒的重视。可以说,对弱势群体报道的力度在不断加大。表面上看,这是各类传媒顺应受众需求的一个举措。实质上,这也体现了整个社会对弱势人群的人文关怀,成为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8.
张红茹  赵若含 《新闻世界》2013,(10):278-280
7月17日,湖南郴州临武县瓜农邓正加与城管发生冲突死亡事件在网络上引发讨论热潮,而中青舆情指数则显示“临武城管打死瓜农”是官方应对最差事件。事件爆发后,多家媒体针对此事进行了报道,笔者选取了《南方都市报》和《湖南日报》进行对比研究,以期从中看出媒体对弱势群体的报道立场。  相似文献   

9.
“弱势群体”是近年来我国一个热点名词,“弱势群体”新闻报道在媒体上也成为一个社会注目的焦点。2004年3月份上旬,媒体关于“弱势群体”的报道骤然增温,笔者以广州三大报业集团的主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为例,详尽分析这一时期三大报的“弱势群体”报道现状,试图在基于报道文本数据分析的情况下,探讨出这一时期“弱势群体”报道升温的现象和内在原因,进而发现近年来我国“弱势群体”报道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和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0.
访贫问苦、扶危济困,是我们媒体关注的一个重点,而如何把此类报道写得生动感人,让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得以大力弘扬,仍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发现,在有些报道中,常常会过多地考虑捐助者的拳拳爱心,而往往会忽略弱势群体的感受,有意无意间伤害了弱势群体的自尊心,有的甚至明目张胆地侵犯公民隐私权,使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合法保护。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弱势群体的话语权为切入点,针对弱势群体在电视媒体新闻报道和节目中话语表达受限的问题,分析"失语"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报道的忽略和失衡、传播效果的过分追求、缺乏人文关怀等,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要从政策、传播渠道、记者新闻素养等方面着手,将弱势群体的话语权维护起来。  相似文献   

12.
杨静 《新闻世界》2012,(8):18-19
近年来,弱势群体越来越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作为新闻媒体,有责任帮助弱势群体行使话语权,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特别是都市报类媒体,也更多的将焦点对准了这部分人群。但是,在日益增多的报道中,很多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本文试图对此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弱势群体报道中的几个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都市类媒体还是党报党台,近年来都先后加大了对弱势群体的报道力度,体现了社会各界对弱势群体的高度关注。新闻媒体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报道,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可以让弱势群体及时了解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与关怀,也可以使更多的社会群体有的放矢地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已进入社会转型期,社会利益群体和其各自间的利益关系也更加丰富和多元,社会分层日益明显。如何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如何引导弱势群体合理合法表达利益诉求、理性行使话语权,是各类媒体亟须重视、妥善引导的重要问题,是关系到做好党的群众工作、实现媒体良性发展、百姓安居乐业的大事。  相似文献   

15.
从涵化现象看媒体对弱势群体的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弱势群体"是近几年来我国的一个热点名词,它是指"在社会结构中的一个层面处于边缘和底层,没有或拥有少量话语权的人群"。提到弱势群体,我们一般都会想起农民工、城镇下岗工人、女性群是媒体中最常出现的弱势群体形象。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传媒的弱势群体报道现象的考察,分析了传媒影响力经济对弱势群体报道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指出传媒三种角色定位的模糊与矛盾是产生弱势群体传媒失语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同时结合和谐社会的建构.对传媒的角色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弱势群体犯罪报道的误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弱势群体”是指在社会结构中的一个层面或几个层面(经济、文化、政治及社会竞争力方面)处于边缘和底层没有或拥有少量话语权的人群。学界一般把弱势群体分为两类:生理性弱势群体和社会性弱势群体。前者如儿童、老年、残疾人;后者如打工仔、下岗、失业人员等。近年来,受市场经  相似文献   

18.
崔均鹏 《青年记者》2013,(24):15-16
媒体关于弱势群体的报道,传递的理应是正能量,但是这些年关于弱势群体的报道产生负能量的也不少,值得媒体人反思。一就媒体的属性而言,公益性无疑是它的重要属性之一。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是媒体不遗余力要做的事情,仅就笔者所在的郑州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郑州大民生》而言,关注弱势群体的新闻每天都有。媒体关注弱势群体的成功例子不胜  相似文献   

19.
关于弱势群体报道研究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弱势群体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但是,从大众传媒的视角对弱势群体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散见于一些新闻传播学期刊上的论文,是媒介从业者对弱势群体报道的经验总结.缺乏学理探讨.虽然有些学者对当前我国新闻传媒与弱势群体的关系问题做了些实证考察,分析了弱势群体的媒体形象再现问题,但是从研究的系统性、全面性和理论拓进的可能性来看,该领域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卢丽婉 《东南传播》2021,(3):108-109
社会的发展,弱势群体不容忽视.整个社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本文关注人文视角如何贯穿于弱势群体报道中,通过对弱势群体的报道与政府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增加他们的福祉,形成和谐的社会氛围,推动社会进步.并进一步就媒体传播中对弱势群体播报的人文价值取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