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王朝统治者把"治世"的重点放在治吏上,为此,一方面加强立法,严法治吏,重典惩贪;另一方面,强化监察机构,完善考核制度。但明代吏治并未因此而清明,其原因在于不受任何制约、监察,空前专制的皇权;监察制度本身的缺陷以及明代官吏低俸禄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以《管子》为代表的齐法家和以《商君书》、《韩非子》为代表的晋法家在吏治思想上有其作为法家的一致性,又有各自的特点。其一致性表现为在选吏上他们均主张以实践为用人标准,任人所长而不求全责备;在治吏上均主张明确职掌,以法治吏。其差异表现为在选吏上,齐法家先德后才,而晋法家则是以才为主,忽略道德标准;在治吏上,齐法家主张上计课功,而晋法家则认为建立在利益相异基础上的官吏之间的互相监督才是最佳治吏手段。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大批贪腐官员的落马,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且落马官员的贪污受贿行径无不令人咋舌。纵观古今,吏治都是治国理政的重要部分。朱元璋鉴于元末的腐败吏治,早在明初即开始"重典治吏"。立法方面,《明大诰》堪称典型产物,绝大多数案例都涉及对违法官吏的严厉制裁。《明大诰》的颁布,标志着朱元璋把"重典治吏"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梳理分析《明大诰》所载案例,对当前我国的惩贪反腐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统筹区域发展是艰巨、复杂、长期的事业。亟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借鉴国际经验,以法律来保障实施。现行财税金融法律在统筹区域发展上存在不足。需要从立法宗旨和基本原则、立法结构和主要内容、法律执行、法律监督以及法律责任几方面共同构建统筹区域发展的财税金融法律。  相似文献   

5.
立法语体的规范化是指语体风格的平正、明决、老道、典雅。作为立法语体,成熟期是隋唐,而真正规范化的当属明清。《大明律》的言语表意非常明晰确定,也很显露,无隐喻无象征,这正是立法语体规范化的属性之一。《大清律例》语体风格虽与明律比较相似,但也有自己的特性:既有《大明律》的洁净利落、简易平实的特点,也有自己雅致蕴藉的个性,真正成就了非常规范的立法语体。  相似文献   

6.
廷杖在明代大行其道,杀人至惨而不丽于法,是有明一代著名的酷刑,是明朝统治者实行极端高压恐怖的统治模式之一。廷杖反映了明朝皇权与士大夫之间的对立,是在明朝重典治吏的立法思想下形成的一项独特的酷刑,它的泛滥与明朝文官制度的不完善密切相关,同时加剧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离心倾向,对明朝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廷杖在明代大行其道,杀人至惨而不丽于法,是有明一代著名的酷刑,是明朝统治者实行极端高压恐怖的统治模式之一。廷杖反映了明朝皇权与士大夫之间的对立,是在明朝重典治吏的立法思想下形成的一项独特的酷刑,它的泛滥与明朝文官制度的不完善密切相关,同时加剧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离心倾向,对明朝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说“行李”     
《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提到了“行李”一词,这个词值得品味。 先说一说“行吏”。吏,会意,甲骨文,从手(又),从中,以手持中。有人认为中为笔。“吏”“事”“使”古同字。本义:官吏,官员的通称。汉以后,指低级官员或吏卒。《说文》:“吏,治人者也。”《汉书·景帝纪》:“吏者,名之师也。”  相似文献   

9.
圣人治吏     
近读《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知韩非子主张 :圣人治吏不治民。是说仁德的圣君只须管好下级官吏 ,不必更多地直接管理民众。细一琢磨 ,此话有几分道理 ,对当今不乏借鉴意义。余以为 ,当正式领导机构、管理系统建立后 ,每级领导者、管理者只须指挥好直接部属 ,即管好“吏” ,至于“民”的事体应让“吏”协助百姓处理好。圣人治吏不治民 ,一可充分发挥“吏”的作用 ;二是要腾出精力处理大事。治吏 ,一是治“贪” ,二是治“庸”。只要各级官员不贪不庸 ,层层负责 ,老百姓很好管理。匡世奇才诸葛亮因为有违圣人治吏的古训 ,搞事必躬亲 ,连罚军棍…  相似文献   

10.
《唐律》是我国历代封建法典之集大成者,《唐律》对贪污贿赂犯罪的规定具有“适用法律官民平等”、“官吏之赃罪重于平民之赃罪”、“贪赃即惩”、“法网严密,层次分明”、“突出重点,宽严相济”等显著特点。解读《唐律》中关于贪污贿赂犯罪的具体规定与立法特色可知,《唐律》对贪污贿赂罪的规定,对于我们今天的反贪污贿赂立法仍然具有重要借鉴价值。分析其借鉴价值,能够使我们从《唐律》中汲取营养,进而从“严密法网”、“从严治吏”以及“官民平等”三方面修改和完善我国现行刑法关于贪污贿赂犯罪的规定。  相似文献   

11.
谈明代的卫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研究明代历史,特别是明代人物,不可以不弄懂卫籍。卫籍是明代卫所制度下形成的一种特殊户籍。它对于我国人口的迁徙和分布起过重大作用。有的学者曾经论述过明代的籍和贯并不是一回事,贯指乡贯,相当于现在人们所说的籍贯;籍则是世代承袭的对封建国家应负的不同义务,如军、民、匠、灶等役,即在同一州县内“人户以籍为定”(《明律·户律·户役》)。这种解释在一定范围内是正确的,然而却不能用以说明卫籍。下面我们就来具体探讨一下有关卫籍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明史-刑法志》中对明代的立法、司法的原则的阐述,详细记述了明代重大的立法活动及司法审判实践,反映出明代对立法活动的重视及司法上的特色,给我们当今的法制建设也带来很大启示。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当前的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阐述了唐朝法律中的吏治制度,提出唐律从严治吏所给予我们的几点启示。认为唐律对于我们的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指出应通过立法惩治官吏腐败。  相似文献   

14.
“限制边茶以制之”是明朝以“以茶驭番”经济手段促使并强化藏区政治内向的重要而富有特色的政策之一。明朝无论是茶禁立法还是执法实践都恪守严惩把关将吏和茶商违禁。它的形成是与明朝整体的边疆治策和具体的治藏手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减刑、假释检察监督主要体现为事后监督,新《刑事诉讼法》增加了同步监督的规定,但仍存在监督方式和程序不明确,监督缺乏刚性,法律规定较为原则的弊端,最终影响到监督的实际效果。针对以上问题,应在立法上完善监督方式和手段,增强监督效果,以真正实现检察机关对减刑、假释活动的有效同步监督。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当前的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阐述了唐朝法律中的吏治制度,提出唐律从严治吏所给予我们的几点启示。认为唐律对于我们的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指出应通过立法惩治官吏腐败。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围绕权益保障、专业发展、立德树人等命题对教师立法提出了公共属性下的尊师重教、教书育人下的内涵发展、纵向贯通下的横向分类等挑战,这也是《教师法》科学立法的外在维度要求。从内在维度而言,《教师法》面临"定性模糊""一体化规范"以及"立法技术性"困境,导致教师的权利义务规定未能准确地体现教师职业的性质及要求,管理权责规定未能契合教师队伍分类规范与发展的需要,法律规范的形式未能完全从原则之治迈向规则之治。《教师法》修订应明确教师权利义务的公共性和专业性,把握好这一关键环节;修订政府施策相关内容须正视不同性质及阶段的教师群体差异性,实现分类规范与一体化规范的耦合联动;还应遵循立法规律,建构起维护教师法治权威性公信力的形式保障。  相似文献   

18.
依照《行政诉讼法》对我国行政诉讼实际困境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籍此从行政诉讼立法宗旨、权利保障、检察监督和服务功能等方面提出完善行政诉讼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张俊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9):110-112
秦汉史书中,如《史记》、《汉书》、《后汉书》中多次提及“刀笔吏”,然而学界似乎对这个问题不屑一顾,可以看到的关于“刀笔吏”的文章甚至于字眼都极其少。对于这个一直出现于历代史籍中乃至今天还有人用的称谓进行考究显然是很有必要的。“刀笔吏”最早见于《史记·萧相国世家》所记:萧相国“于秦为刀笔吏,录录未有奇节”。就以秦汉时代,这个“刀笔吏”源起时代为时限,对“刀笔吏”问题中几个重要的方面进行初步考述,以就教于学界。  相似文献   

20.
“以法治吏”是中华法系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的特点之一。其中唐代的以法治吏状况更为完善和更具成效。本论述了唐代“以法治吏”的思想渊源:唐代“以法治吏”的特点;唐代“以法治吏”的借鉴意义等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