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由于原生态民歌自身的原因与自然环境的恶化、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展示机会的欠缺,原生态民歌的生存环境堪忧;对原生态民歌进行有效的保护,不仅是因为原生态民歌本身具有超凡的艺术表现力,还是我们进行民族传统教育的需要,更是我们进行专业民歌创作的源泉;保护原生态民歌,要加强自然环境的保护、为原生态民歌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加强原生态民歌的教育力度,采取措施开发原生态民歌,提高其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原生态民歌艺术是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各个历史时期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原生态民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弘扬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源泉。完整地继承和科学地发展原生态民歌及其演唱特点,对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多元发展具有一定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原生态民歌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名族文化与艺术的源泉.目前由于原生态的内在原因以及外部环境的作用,原生态民歌的生存与发展状况令人堪忧.本文主要针对原生态民歌的生存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通过这些分析来展望原生态民歌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关于保护我国“原生态”民歌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原生态民歌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珍品.现代生活中,它面临着一定的生存危机.本文从原生态民歌的名称内涵、保护内涵、保护措施等方面予以相应的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5.
原生态民歌及其演唱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生态民歌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原汁原味”的民间歌唱形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生态民歌赖以生存的条件正在逐步消失。在信息社会的今天,依托媒体扩展生存空间是原生态民歌充分实现其艺术价值的最有效的通道。而原生态民歌从生活开始走向舞台,也将引起声乐界演唱方法的一系列融合和改革,同时,还将推动全社会审美水平的提高,对于认识原生态民歌的丰富文化内涵及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逐渐加快,很多文化和艺术形式无法与发展日益迅速的现代化进程相适应,逐渐被人们所淡忘,最终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上。虽然原生态民歌艺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但要想继续发展和传承下去也只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我们在保护和发扬原生态民歌艺术的同时,不应该排斥将其进行市场化推广,应把握好其中的"度"平衡各方面的因素。在保留原生态民歌艺术原汁原味的同时,不应过分炒作和宣传将传统艺术与现代生活进行完美结合。通过自身的创新,利用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推广,让我们传统的原生态民歌艺术顺应时代和市场的发展,能更好的发扬和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7.
原生态民歌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由劳动人民集体创作,以口头方式传播的音乐艺术形式,近年来引起了社会上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原生态民歌的发展需要其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土壤.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原生态民歌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政府部门和电视等媒体以及音乐教育机构都应该在原生态民歌的传承及发展上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物质生活丰富的基础上,人们对意识领域中的各类艺术形式也尤为关注.在众多的艺术领域中,音乐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更为大家所接受和喜爱;而源于生活、对人民生活有着广泛深入作用的民歌,因其优美、动听的旋律和其洋溢着的生活气息,为大家所喜闻乐见.本文就民歌的两个分支-原生态民歌和新民歌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随着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推广和流行,原生态民歌成为全社会的热门话题.民歌由粗糙化向精致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失去其内在的动力,举步维艰了.原生态民歌纯粹质朴,是人们生活工作的寄托和情感的真实体现.它的失传意味着中国传统精髓的遗失.继承和发展优秀文化,传承与保护原生态民歌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认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存的原生态民歌失传最快,保存更困难,应该优先得到保护.民歌的创新与发展不能以丢掉民族艺术的个性特色、颠覆传统艺术、迷失文化精神为代价,民歌的继续发展必须采博物馆式的保护,以维护民歌原有的生存环境,让民歌在属于自己的生态空间生存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