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有报道,江北建新中学初三年级的近200名学生休息日拒绝进校,抗议学校要求他们周末补课。学生们坦言,周末补课,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以前也同班主任、年级主任、校长交涉过,但无效。星期五开完家长会后,学校再次宣布恢复已中断十来天的补课。于是他们不到校,站在家乐福门口向学校发出抗议(10月31日《重庆晨报》)。  相似文献   

2.
据《重庆晨报》2004年10月31日报道:重庆江北建新中学初三年级的近200名学生拒绝进校,他们集体站在江北家乐福门口,抗议学校要求他们周末补课。学校不顾学生承受能力加重学生学习负担,严重损伤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背离了教育的宗旨,学校为什么敢在禁补令颁布后顶风违规补课?笔者不禁要问:“到底是谁在加重学生的负担?”。是学校,是家长,还是社会?  相似文献   

3.
李俊衡 《广西教育》2013,(48):27-27
家长们要求学校为6年级的学生在下午4点半放学后再多加一些补习时间,为此自愿向学校交了400元的补课费。但补课费交了不到一个星期,学校召集家长们开会,宣布不补课,并退回家长们的400元钱。家长们不干了。联名要求学校补课,数十名家长还在联名书上按了手印,但仍遭到学校的拒绝。“大部分家长当场表示不满,有的不愿意收退回的钱,有的甚至当场就急得哭了”。(10月21日《成都商报》)  相似文献   

4.
《中国德育》2012,(10):79-79
@海晨:据新华网报道,辽宁省首次对高三年级补课明确下发“禁止令”。以往学校利用晚自习、周末补课将被叫停。此举对于保障师生身心健康,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十分有益。高考各省出题,全省统一行动,进行顶层设计,可以避免教育不公平,避免各地和学校相互攀比,应在全国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刚开学不久,我在“心语小屋”(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值班时,接待了一个六年级的学生,他向我诉苦,说他在家里已经几天没跟父母说话了,原因是父母太霸道,把他的压岁钱全部没收不说,还美其名曰“家庭投资”,也不管他愿意不愿意。他对父母的这种不尊重、不信任的行为表示抗议。 看着听了我的安慰、解释,依然满脸愤慨离去的学生,我不禁陷入了沉思:是现在的孩子太难“伺候”,还  相似文献   

6.
熊丙奇 《教育》2014,(10):9-9
既然在目前这种情况下,补课成为乡村学生提高竞争力的“最后一根稻草”,为何有关部门还要罔顾事实,一刀切禁止所有学校补课、在假期关闭校园呢?禁止了乡村学校补课,那乡村学校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没有了,他们怎样和城市地区学生竞争?为何不结合乡村学校的实际情况,让他们采取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呢?  相似文献   

7.
南京市教育局的有关人士2月11日说,按照相关规定,对于毕业年级学生,学校可以用不超过假期1/3的时间来补课,但非毕业年级的学生,学校则不得组织补课。  相似文献   

8.
准三高     
以前还是小男孩子时,对行色匆匆的高三生充满好奇,但等自己即将被冠以“高三”这个有点沉重的名词时,一切都变得实在起来。准高三也累。其他年级学生在家闲适地度假时,我们却不得不背上书包告别仅几天的小憩。金庸的《鹿鼎记》、《天龙八部》也被封存箱底,新杂志一送来就束之高阁;磁带架上早已空空如也,录音机也已“坚壁”,心里还要诅咒偶像几句:“为了明年的今天,让Jacky见鬼去吧!”每天补课还得面对老师日益严肃的面容,小本子上常写着“今天听外语,明日考数学……”一日,一位师兄实在忍不住抗议了:“老师,假期不准补课!…  相似文献   

9.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国城乡学校掀起了一股“补课”热潮,近几年这种潮流又呈“重心下移”之势:从高三年级下移到高一年级,又从高中下移到初中,甚至小学高年级学生也在家长陪伴下纷纷被送入数学、英语等各类补习班。“补课越早越好”似乎已成为社会上“有识之士”之共识。有人说这其实是一种进步。记得十几年前,在偏远贫困地区的学校中,就有“八年抗战”、屡试不弟的高三学生受到人们“百折不挠”的赞誉。现在不同了,“早起锻炼精神好”也已成为一种时尚了,十一二岁的孩子在家长的陪伴下早早地坐进了各种课程的补习课堂。这是中华民族重视…  相似文献   

10.
在许多学校或班级中,总有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成年累月背着沉重的思想包袱,过着压抑、苦闷、甚至没有自尊的生活。教师们出于职业的道德和责任,常利用休息时间帮他们补课,但不管怎样努力,从一年级到小学毕业,他们依然是所谓的“差生”。怎样让这类“学习困难”学生学得轻松些、生活得快乐些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记者李让恒)省教育厅近日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办学行为的正式文件。文件指出,规范基础教育办学行为,就要严禁中小学按学生成绩分班或举办实验班;严禁普通高中招收高中毕业生复读;严禁学校对学生成建制补课或有偿补课;严禁排挤后进生。同时,学校不准以任何理由和方式与学生签订各类考试成绩的“保证书”、“协议书”;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学生参加按政策规定可以参加的考试;义务教育阶段的毕业生不得提前结束学习离校;高中学校不得强制毕业生提前离校;严禁在职教师在家向本校学生提供有偿食宿和补课,在职教师外出兼…  相似文献   

12.
刘长兴 《天津教育》2008,(11):15-16
两年前,天津市大港区海滨教育中心出台了一项“减负”(即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的决定,要求义务教育学校从一年级至八年级一律停止加课、补课。当然,他们所指的加课、补课是班级的集体“行动”。两年来,这个堵住“后路”的统一要求,落实情况还真是不折不扣。在那里,不管是小学还是初中,周一到周五一律按“表”上课、按时放学,周六和周日一律学生放假、教师休息。在执行过程中,大港区海滨教育中心没有因为什么新的“情况”而有丝毫松动,学校也没有因为自己如何“特殊”而要求变通。“全面裁军”的“减负”,使整个油区的每所学校都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一些学校的补课“热度”有增无减。一是补课范围逐步扩大。过去给差生补,现在给所有学生补。中学补,小学补(甚至给一、二年级小朋友补);毕业班补,非毕业班也补。二是补课时间逐渐延长。过去补课通常为一周左右;现在普遍补20天到一个月,假期里补,星期天也补。三是补课费用越来越高。过去补课每个学生交2——5元就不错了,现在每个学生少则交10元、8元,多则几十元、上百元,有的刚开学就得交“补课费”。四是补课内容越来越假。过动补学生学过、但仍未掌握的内容;现在多是“补”新课,实际是上新课,以便多挤些时间复习。  相似文献   

14.
在一些学校中有一种“补课热”,每天下午的正课后的时间大多被各科教师“爪分”,甚至连星期天、寒暑假也有要学生回校“补课”的,这固然体现出教师希望提高教学质量的良苦用心,但若冷静地想一想,又感到这种“补课”弊病不少,值得研讨。 一、不利于学生在德、智、体、美几方面的全面发展。学校的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体现出教学工作的规律性和科学性,是教学的依  相似文献   

15.
一年级学生学习兴趣谈●深圳市罗湖区海丽小学雷爱武我所教的一年级学生,大部分是刚从幼儿园或奶奶的怀抱里来到学校的。开学头几天,他们对学校还有点新鲜感,愿意到学校来。可过了几个星期,很多学生就不想来了。有的教师喜欢采取严厉的管教措施,希望“镇”住学生。我...  相似文献   

16.
据媒体2014年11月2日报道,不久前,北京市大兴区某中学高二年级老师给月考成绩排在年级前80名的同学单独开了次会,而开会的内容是将带他们去北大、清华秋游,人数仅限文科前20、理科前60.而该校高一年级也有类似的规定. 据悉,该校平日组织学生外出活动并不多,2013年甚至没有组织秋游,因此学校此次“‘学霸’秋游”的安排引发了学生们的不满和抗议.“规定前80名秋游,丝毫不会给后面的同学带来学习动力,只会让人觉得这是一个只看成绩的学校,只会让我们觉得低人一等……”一位学生的愤慨怨言,瞬间被百多个同学点赞.在同学们的一片抱怨声中,“‘学霸’秋游”事件峰回路转,学校决定组织高一、高二学生秋游——集体爬长城.但在不少学生看来,这个安排更像是他们“抗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报载,广西河池市一所高级中学多名学生因没有参加学校例行的跑步训练,被学校政教处一名老师罚“爬行”。有学生愿意跑10圈替代“爬行”,但遭到拒绝。一名年轻女老师反复央求改换其他方式无果,只好哭着看学生爬行。  相似文献   

18.
熊丙奇 《教育》2014,(28):9
既然在目前这种情况下,补课成为乡村学生提高竞争力的“最后一根稻草”,为何有关部门还要罔顾事实,一刀切禁止所有学校补课、在假期关闭校园呢?禁止了乡村学校补课,那乡村学校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没有了,他们怎样和城市地区学生竞争?为何不结合乡村学校的实际情况,让他们采取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呢?比如,在乡村学校利用寒暑假设立小学期,类似国外的暑期学校(summer school)。同时,如果允许他们给学生多上课,教育部门还可组织城市地区的优秀教师,利用这段时间去乡村为学生上课,丰富完善其小学期内容,这是现阶段比推进教师交流轮换更有利于乡村学校发展的办法。  相似文献   

19.
广西河池市一所高级中学多名学生因没有参加学校例行的跑步训练,被学校政教处一名老师处罚,要求他们“爬行”。有学生愿意跑10圈来替代“爬行”,但遭到拒绝。教育学生的办法有很多,唯独不该有的是羞辱学生的人格尊严。这名政教处老师逼迫学生“爬行”,与其说是教育、惩戒,还不如说是为满足其自私狭隘、变态的权力欲。现在是文明社会,老师的教育乃至处罚更应该讲究科学方法,而不能凭着老师的好恶或一时兴起。  相似文献   

20.
<正>林欣老师是一名只有两年教龄的心理老师,“新手上路”遇到了困惑,希望被督导。她提供的个案是学生拒绝上学怎么办。当事人小舟是七年级的男生,开学才一周就不愿意上学。小舟妈妈为此非常着急,来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求助。经与小舟交谈,他愿意接受心理辅导。第一次心理辅导结束,林欣感觉很有成就感,因为小舟说:“你和其他老师不一样,我喜欢到你这里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