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小时候住在黄河边上,钓鱼成了我一生中最大的爱好,钓鱼可以陶冶情操,也丰富了家庭的膳食,以后在喜好垂钓的同时又迷上了摄影,可谓鱼竿、相机两不误,业余生活丰富多彩。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我已在《中国钓鱼》杂志上发表了近百幅各类钓鱼照,受到了读者的好评。以前在黄河边上钓鱼、拍照,几乎看不到  相似文献   

2.
汤洪 《中国钓鱼》2012,(2):86-87
上世纪60年代我开始钓鱼。为此,还专门买了一辆永久牌大号男车。没有想到的是,这辆车竞陪伴我四十多年,钓遍了银川附近的黄河两岸、大大小小沟渠和众多的湖泊。  相似文献   

3.
我从6岁就生活在青海的黄河边上,直到1991年离开,整整在“母亲河”畔生活了38年之久,钓鱼也钓了38年。从缝衣针做鱼钩,野柳枝做鱼竿……期间知晓了许多钓鱼传奇,见到了许多钓鱼人。早在20世纪50年代,青海当地人很少有吃鱼的习惯,有的是因为宗教信仰不吃鱼,有的是怕鱼刺鲠喉不愿吃,有的是因为讹传不敢吃……当时只有来青海的外地人才吃鱼。  相似文献   

4.
1953年秋,只有6岁的我跟随着父母举家北迁,由陕西来到青海省黄河边上的小县城——贵德县。父亲在县医院上班,我们弟兄进学校读书。每逢假期或星期天,我们总要去黄河边玩,游泳、捉鸟、挖甘草、吃酸酸的沙棘果……而最有兴趣的莫过于钓鱼。  相似文献   

5.
吴染 《垂钓》2006,6(9):67-67
天生喜水的我在上个世纪70年代做知青的时候就常常忙里偷闲,拿着竹竿到水边钓鱼,当然,那个时候钓鱼主要是为了解决肚皮之需。后来很多年没有握竿的机会,便逐渐淡忘了置身在自然中的那份安宁与清静。前年深秋,偶然应友人之邀,我们一行四人去了绵阳三台的鲁班水库。  相似文献   

6.
我是在黄河边上长大的。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班上有个姓马的同学,他是个钓鱼迷。春天的一个星期日.他带我来到黄河边.用小刀削了两根野柳枝.拴上麻线和用缝衣针做的鱼钩,用一段油菜杆当漂,开始钓鱼……鱼漂开始抖动、下沉.奋力提竿,一条金光闪闪的鱼被抛向岸边。啊.这条浑身披甲棒槌一样的鱼,嘴边还长着八字胡须呢,这可是我生平钓到的第一条鱼!却不知道它是什么鱼?  相似文献   

7.
周同礼 《中国钓鱼》2005,(12):57-57
我热爱钓鱼。我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钓鱼,到现在已经半个多世纪了,我记得,小时候,天是那样蓝,云是那样白,水是那样清,山是那样绿。我记得,每年春天一到,水面长满了水草,蝴蝶在水面飞舞,蜻蜓在水面点水,湖水清澈见底.自然环境是那样美好,把钓钩放到水里,可以看见小鱼儿在水下抢食,那时候的鱼儿很好钓,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名有4年钓龄的钓鱼迷,一有空儿就去滦河边上的沙子坑钓鱼。  相似文献   

9.
刘海钧 《垂钓》2002,2(6):1-1
4月20日,江苏无锡。烟波浩淼的太湖边上,几乎囊括了中国所有顶尖高手的泛宇杯全国精英钓鱼大赛正在如火如荼地举行。优美的环境,一流的钓池,宏大的声势,让应邀而来的日本钓鱼名人高桥哲也欣羡不已“在日本,是没有条件组织这么大规模的比赛的”。  相似文献   

10.
一啸 《钓鱼》2014,(22):50-51
我依然在等待,但却毫无动静。感觉在我这个钓位下几乎是完全没有鱼的,就连丝毫的小动作也没有,而边上的两位朋友却开始接二连三地上鱼,这让我开始思考其中原因所在。钓鱼,摆脱困境的方法就是不断改变。  相似文献   

11.
钓之初体验     
张小驷 《垂钓》2002,2(12):52-53
我的家乡在西溪边上,清澈明亮的溪水绕村而流。我小的时候西溪里还有很多鱼,我是在这里学会的钓鱼。  相似文献   

12.
一钩俩鱼     
陈彦斌 《垂钓》2008,8(4):61-61
那是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一个夏日,我和学校的几位老师到一处叫“三家子”的江汊子去钓鱼。  相似文献   

13.
陈葆元 《中国钓鱼》2006,(11):45-45
2006年6月23日,我们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钓鱼协会七人到风景优美的成都龙泉湖夜钓。龙泉湖水库为上世纪70年代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有8000亩的水面,入夏以来因灌溉大量放水,面积已缩小很多。副坝边上露出不少峥嵘的岩石、崖洞,正是各种鱼类夜间寻食的好地区。晚上11时,夜光漂突然快速移动,我猛一提竿,很重,可能有大鱼!李春华、许国峰、潘文才等钓友赶紧过来帮忙。在遛鱼过程中,发现此鱼又黑、又粗,两眼发红,并有两只耳朵,很凶猛,而且身体很长,  相似文献   

14.
初钓黄河     
到黄河旅游我不是第一次,但到黄河钓鱼我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15.
咬钩啦     
化民 《垂钓》2006,6(3):54-55
春天正是气象更新、万物复苏的季节,而我的工作单位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我所在部门的员工被整体放假。在没找到新的工作之前,我经常到松花江北岸一个断了流的江岔边上钓鱼。  相似文献   

16.
安基强 《垂钓》2013,(8):66-69
上世纪60年代初,正值“三年自然灾害”的后两年,父亲钓鱼的次数更少了。每次钓鱼回来,除了鱼以外,他还会带回一些野菜和小江蛤蜊补充家中伙食。“自然灾害”过去后,我跟父亲钓鱼的机会就相对多了。  相似文献   

17.
雷存龙 《垂钓》2002,2(1):71-72
江西彭树声钓友:我住在赣江边上,冬天的时候也能钓鱼。可是试了几次,为什么都找不到鱼窝呢?  相似文献   

18.
于潆富 《中国钓鱼》2005,(12):28-29
笔者从七八岁开始学钓鱼,自今已有40余年,且钓瘾很大。数年前凡是工余假日,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只要不是刮大风、下暴雨,拿起鱼竿网袋就去水边。其钓获有多有少,有时差异特大,头天钓获极丰,第二天一条也钓不到。是什么原因呢?90年代初,我开始做钓鱼笔记,一做就是数年。后来我常翻开笔记看看,总结出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相似文献   

19.
巧钓人工渠     
甯夕雨 《钓鱼》2004,(21):30-30
不知钓友们可否尝过垂钓人工渠的乐趣。笔者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在人工渠钓鱼,已经历了40个年头,深深领略了它别具情趣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有一年过春节,我挥笔写了一幅对联:上联是:老来伴,恩恩爱爱度日月;下联是:新钓友,商商量量同切磋;横批是:老伴新友。说起这幅对联,里边还包含着一段我和老伴钓鱼的故事。故事纵贯上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的第二年。我是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学着钓鱼的,而老伴对我钓鱼的态度却经历了从反对到支持,再到积极参加的三个阶段,并最终成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