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论"五位一体"办学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五位一体”办学模式是指高职教育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校企紧密合作,实现“基地、教学、科研、招生、就业”一体化,从而促进教学、科研质量全面提升,带动招生就业的良性循环。本文阐述了“五位一体”办学模式的核心理念与基本内涵,分析了“五位一体”办学模式的区域特征与保障机制,论述了“五位一体”办学模式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就业率看"五位一体"办学模式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业是衡量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现状,通过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与办学模式的相关性分析,对“基地、教学、科研、招生、就业”五位一体办学模式与提高高职学生培养质量和就业能力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五位一体”办学模式对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实质上就是就业教育,学生能否成功就业、优质就业是衡量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关键指标。职业学校招生与就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就业畅招生旺”、“出口拉动进口”是许多职业学校多年实践的经验之谈。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教育理念指导下,人们对学生毕业就业情况的关注更为强烈。照理说,就业形势好的专业应该也正是招生形势好的专业,但事实上就业与招生之间并不是我们想像中的一一对应关系,许多职业学校近年出现了就业“热”、招生“冷”的反常现象,这足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就业“热”、招生“冷”现象…  相似文献   

4.
努力探求"五位一体"高职教育办学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地、教学、科研、招生、就业“五位一体”,是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探索的办学新模式。“五位一体”办学模式有其形成依据.基地是校企联姻的基础,招生是校企互动的起点,教学是校企合作的核心,科研是校企融合的提升,就业是校企双赢的硕果.“五位一体”办学模式取得了多方面的实践成效.  相似文献   

5.
中职教育要摆脱当前办学模式单板陈旧,办学质量不高,学生就业困难,因而导致招生难,学生流失严重的局面,必须改变当前办学模式,根据市场与社会需要,灵活办学,实行“多学制多层次”办学模式,培养真正能适应社会的多层次人才,实现学生、学校与社会共同受益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6.
高职"六位一体"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探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韩鹏 《教育与职业》2006,(23):32-33
在我国,高职校企合作办学面临着许多困惑,而“六位一体”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将“基地、招生、教学、科研、管理、就业”六个环节紧密结合,是实现校企合作联合培养高职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阐述了“六位一体”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内涵和实践意义,并在此基础上作了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7.
“订单式”教育,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有效手段。校企联合办学不仅有利于解决校企之间的人才供需矛盾,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质量规格,而且对形成高职办学特色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由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杜世禄主持完成的我校“五位一体办学模式”,是指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通过紧密型校企合作,实现基地、教学、科研、招生、就业一体化,促使教学、科研全面提升,带动招生、就业良性循环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它通过订单培养、联合培养、产学合作、科研合作、文化联姻、多元办学、师资共享等多种途径。经过零星启动、整合推广、深度提升三个阶段,实现“基地、教学、科研、招生、就业”一体化。  相似文献   

9.
随着大学扩招,普高热的状况愈演愈烈,职业学校办学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针对这种现状,从政策、社会人才观、学校办学模式、学校内部管理及招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从政策调整、改善教育结构、实施就业准人制度、拓宽教育模式、加大招生力度及做好就业指导工作方面提出了对策,职业学校的办学思路须在一定政策引导下,在“招生——内部管理——就业”中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变”。  相似文献   

10.
学院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产学结合是保证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条件,先后在相关专业中开展了产学合作教育,在培养“零适应期”高职人才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产学合作、实训就业相关联”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毕业生上岗的“零距离”。  相似文献   

11.
"海南模式":区域半工半读制度的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省中职学校半工半读实践作为校企合作背景下海南职业教育的一种新育人模式,创新和发展了海南中职学校的办学实践,初步形成了海南模式的半工半读制度。其突出特点是抓住了三个关键环节:招生、半工半读、就业。要健全海南模式,需各级政府给予指导,各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2.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提出统筹地方经济发展的“基地、教学、科研、招生、就业”五位一体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校企合作具有协调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拓展高等教育职能,有助于现代企业生存发展的积极意义。这种办学模式包括创建基地平台,改革教学内容,变革科研模式,拓展招生市场,畅通就业渠道等实践环节。经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3.
张俊峰 《江西教育》2002,(23):13-13
安福县坚持普教、职教两手抓,走高中阶段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之路,职业教育走出低谷。为发展职业教育,该县筹资160多万元新建综合大楼,添置教学设备和生活设施,大大改善了职业培训学校的办学条件;积极构建职高与普高、初中立交办学模式,拓宽了职业培训学校招生渠道,扩大职校招生规模;实行职高与高职接轨,完善职教运行机制;实行“1+2”联合办学,提升办学质量;实行“订单”招生,加强校企联合,突破生源和就业“瓶颈”;实行招生工作责任制、两证一书制(毕业证、结业证、绿色证书)、学分制。在今年全省教师进修学校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集团发挥地方行业和办学优势,由多家企业、行业协会、学校等教育机构组成,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积极探索有效的办学体制与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依托职教集团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致力于构建紧密型产教结合体,逐步形成职业教育的生源链、产业链、师资链、信息链、就业链、成果转化链和继续教育链。本文主要介绍职教的定义,职教集团的特点,职教集团在校企合作模式中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15.
大学围绕优势学科方向,与具有资源和能力优势的异地创新主体联合开展研究生跨地域产教融合培养,有助于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推进人力人才资源供给侧改革,但也面临影响研究生异地培养质量的各种挑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于“一体化”标准的研究生跨地域产教融合培养模式,通过在入口、过程、出口各环节执行全流程的“一体化”标准把控,实现了人才培养的价值理念一体化、制度保障一体化、行为模式一体化,有效提升了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校异地研究生教育发展模式可划分为“大学城”模式、“服务产业”模式、“借鸡生蛋”模式、“国科大”模式和“逆流西扩”模式。高校异地研究生教育是地方城市与高等学校之间生存或发展需求进行资源交换而形成相互依赖、互利共生的关系,有利于优化区域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布局,助推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及高水平大学办学品牌产生辐射效应。异地办学新政下,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亟须进一步强化引导东部高校到西部开展研究生教育,地方政府应正确把握异地办学新政,促进与高水平大学之间的互动合作,加强异地非全过程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保障。  相似文献   

17.
实施"双证制"教育的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办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国家需要、社会认可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摆在每一所高职院校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高职教育实“施双证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正是贯彻“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教育目标和“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迎合了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实施“双证制”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就业率的一个重要举措,对于高职院校更新思想观念,加快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海南省中职学校半工半读实践作为校企合作背景下海南职业教育的一种新育人模式,创新和发展了海南中职学校的办学实践,初步形成了“海南模式”的半工半读制度。其突出特点是抓住了三个关键环节:招生、半工半读、就业。要健全“海南模式”,需各级政府给予指导,各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9.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河南省国防科技工业系统的高等职业院校,始终坚持立足河南、面向全国、依托军工、服务社会的办学定位,依托军工行业优势,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其“四业融合”、“招生与招工结合”、“校企集团化运作”、“‘导师制’因材施教”等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院校的办学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为此,本刊特推出该院的做法与经验。[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特点与关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鉴于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联合办学的预就业过程教育,将教育与就业相揉合,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模式和就业方式。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三位一体的工程教育与三方共赢的产学研合作运营模式三方面阐述了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与突破口。实践表明,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了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缩短就业适应期,促进高校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为学生就业铺设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