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你不会陌生吧?一个小伙伴掉进大水缸里,其他小朋友想到的是把人从大水缸中拉出来,却力不从心,便惊慌失措了.聪明的司马光不受惯性思维的束缚,从问题的反面思考,想到了让水离开人,在紧要关头把水缸砸破,让水流去,小伙伴便得救了.  相似文献   

2.
老师讲完司马光砸缸救出落水小伙伴的故事后,大家都钦佩司马光的聪明.但是,你想过没有,司马光聪明在哪里?“有人落水啦!”人们立即想到的是,“把人救出!”———意思是让人离开水.却很少有人想到“让水离开人.”当年司马光的小伙伴跌入储满水的大缸后,缸太高,一时无法让人离开水,于是司马光便想到砸破缸,让水离开人,人便得救.让人离开水有困难时,为什么不倒过来想,让水离开人呢?倒过来想,这就是司马光的聪明所在.当你解答数学问题有困难时,不妨也采用“倒过来想”试试看.下面是老师和学生的谈话记录,请一边读一边想.教师:用淘汰制,从129名运…  相似文献   

3.
孙吉俊 《山东教育》2002,(32):23-24
司马光小的时候,有一次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忽然,一个小伙伴不小心掉进盛着水的大缸里去了,这个小伙伴在大缸里挣扎扑腾,别的小伙伴都惊呆了,司马光却急中生智,搬起一块石头把缸砸了个窟窿,水漏出来了,小伙伴得救了。由此我想,在当时的情况下,一般人自然会首先想到把小孩从水里抱出来,但是缸高人矮,没有一个人能办到。司马光却独辟蹊径,想到只要砸破了水缸,水就会流出来,小伙伴就不会被淹死。这足以证明了司马光超人的智慧。而司马光这智慧的核心就是思维的开阔和灵活。从这个角度讲,司马光具有极强的逆向思维能…  相似文献   

4.
老师讲完司马光砸缸救出落水小伙伴的故事后,大家都钦佩司马光的聪明.但是,你想过没有,司马光聪明在哪里? “有人落水啦!”人们立即想到的是,“把人救出  相似文献   

5.
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当时大家不约而同想到的是让“人离开水”,结果却无法将落水的小孩救起,在紧要关头,司马光却能转化思想想到让“水离开人”,救了小伙伴.这种打破常规的逆向思维和创新思维的方法, 对数学解题有一定的启示.请看:  相似文献   

6.
司马光砸缸是一个历史故事:当一个小朋友掉进大水缸以后,其他小朋友立即想到把小朋友从缸里拉出来,即"人离开水",当无法把落水的小孩捞起来时便惊惶失措,哇哇大哭.而司马光想到的是让"水离开人",在紧要关头把缸砸破,救活了小朋友.数学中有些问题如果照题意叙述由后往前推算就显得很简单,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叫逆推法.逆推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有些数学问题若按常规思维方法考虑非常困难时,而用逆推法就有可能十分奏效.  相似文献   

7.
【课堂实录】一、故事引入,揭示课题师:今天这节课,先请同学们欣赏一个故事。(司马光砸缸flash)师:看完故事,你有什么想法?生1:司马光很聪明!小伙伴掉进大水缸,小朋友们不够高,不能把他拉起来,但是,司马光用石头把大水缸砸破,救了小伙伴。生2:司马光的头脑灵活,他能换个角度来解决问题。师:是呀。"把小伙伴从水缸里拉起来"很难,但转化成"把水缸的水放走",就容易了。  相似文献   

8.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流传千古。司马光采用的思维方式是:要使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不被淹死,就得把小朋友和水分开。一般人想的是“人离开水”,要把小朋友从水里拉出来,可是缸高人小,他们无能为力,而司马光却想到了“水离开人”的方法,砸破缸让水流走,使缸里的孩子得救。他使用的是逆向思维法,又称颠倒法。  相似文献   

9.
许多同学都知道司马光砸缸救小伙伴的故事吧!司马光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不但没有惊慌失措,反而想出了一个非常聪明的办法把小伙伴救了出来。真叫人佩服! 司马光聪明在哪里呢?在于他不受常规思维的  相似文献   

10.
有这样一个小朋友,他听了爸爸讲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便与小伙伴把家门口的缸推倒了。爸爸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干?他说:“我这是做试验!爸爸说司马光从小就聪明,我看不见得。如果聪明,他就不该  相似文献   

11.
<正>生活中,人们往往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其实,有些问题,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反而使问题的解决简单化.这种执果索因的思维方式就叫逆向思维.运用逆向思维解决问题最典型的例子是司马光砸缸,有人落水,常规的思维模式是"救人离水",而司马光面对紧急险情,运用了逆向思维,果断地用石头把缸砸破,让水离人,救了小伙伴性命.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1-2年级)阅读目标中要求学生能“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司马光》一课图文并茂,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和几个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伙伴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司马光急中生智,举起大石头砸破水缸,小伙伴得救了。教学本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体会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质。  相似文献   

13.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1~2年级)的阅读目标中要求学生能"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司马光>一课图文并茂,课文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和几个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伙伴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司马光急中生智,举起大石头砸破水缸,小伙伴得救了.  相似文献   

14.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1~2年级)的阅读目标中要求学生能“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司马光》一课图文并茂,课文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和几个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伙伴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司马光急中生智,举起大石头砸破水缸,小伙伴得救了。教学本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体会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质。【教学目标】1.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借助课文插图,朗读、理解…  相似文献   

15.
反过来想同学们,你们都听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吧?故事中, 司马光在危急关头没有惊慌失措,也没有贸然跳入缸中救人,而是想出了一个非常聪明的办法——砸缸救人。人们都觉得司马光很聪明,那么他究竟聪明在哪里呢? 通常如果有人落水了,就得想办法把他从水中拉出来。可是司马光他们一群小孩没有那么大的力气,无法使他离开水。于是,司马光就反过来想:为什么不让水离开人呢?这样人一样可以得救。因此,司马光用石头砸破了水缸,救出了小伙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某个问题按照常规的思路无法解决或很难解决时,我们不妨试着反过来想一想。  相似文献   

16.
反过来想     
同学们都知道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吧!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司马光不但没有惊慌失措,反而想出了一个非常聪明的办法把小伙伴救了出来,真叫人佩服! 司马光聪明在哪里呢?他没有受习惯思维的束缚,敢于反过来想问题。  相似文献   

17.
暑假期间,小明和他的小伙伴几乎天 天都到村外的一条小河里戏水游玩,有一天,刚吃过午饭,小明和往常一样,便和小亮、王刚等8个小伙伴又来到了河边柳树下戏水纳凉,清澈见底的河水小白鱼不时也从脚底下滑过,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淘水捉鱼.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上被传为佳话的司马光砸缸救落水儿童的故事,实质上是一个运用转换型逆向思维法的例子。有人落水,常规的思维模式是“救人离水”,而司马光由于不能通过爬进缸中救人的手段解决问题,因而他就转换为另一手段,果断地用石头把缸砸破,“让水离人”,救了小伙伴的性命。古人很善于运用逆向思维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许多案例,在今天读来,仍能让我们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9.
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童年时期"砸缸救人"的故事,早已是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他的独到之处就是非常善于变通当"从水缸里把人拉出来"(使人离开水)不能办到时,便立即想出"从水缸下部放  相似文献   

20.
北宋名相司马光小时候砸缸救人的故事我们都很熟。要从水中救人,一般是使人离开水,即把落水者拉出缸,这对正是儿童的司马光来说很难,那么能否让水离开人呢?往问题的反面一想,于是有了砸缸救人的千古佳话,这个故事给了我们有益的启迪,即从正面去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