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墨动画将中国传统绘画与动画艺术形式相结合,将墨色的浓淡虚实运用到造型表现之中。经典的水墨动画背景空间多采用"留白"方式,表现出一种"无可绘"的神韵,从中可以洞见中国传统绘画布局章法的美感。同时,作品的对白部分也多采用"留白"处理,配乐设计上讲求的也是"天然去雕饰",作品中蕴涵着一种清幽静谧、空灵澄澈的意境,等待着观众去体悟,体现着一种不落言筌的哲思。  相似文献   

2.
3.
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说:“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吴指唐代吴道子,二李是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张彦远所谓“山水之变”,乃指中国画由人物为主向山水为主之“变”,而此时之山水,系指着色山水,亦即青绿金碧山水,而非水墨山水。所以,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谓“水墨类王维,着色如李思训。”五代画家荆浩在《笔法记》中亦说到此点:“李将军理深思远,笔迹甚精,虽巧而华,大亏墨彩,”称“吴道子笔胜于象,骨气自高,树不言图,亦恨无墨”。“亏墨彩”恨无墨”都是指非水墨山水画。  相似文献   

4.
水墨山水画中的黑白关系,其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正如太极八卦,万物皆始于道生其一之中,作画亦是如此,最单纯的即是黑白之间不断变化和提升。"计白当黑"正是先贤画士智慧的集中体现,所以我们既要好好地继承也要尝试着创新,同时结合西方绘画的哲学观,不断的加以改良运用,使当下中国水墨画的发展富有活力。  相似文献   

5.
媒介生态学在中国语境中涵括两种不同的学术范式。"生态范式"将生态学观念和术语引入传播学领域,开启了中国媒介生态学研究的新方向,然其追求量化的实证立场和恪守实用主义的研究目的,使其在精神实质上仍与美国经验学派保持一致。"审美范式"力促媒介与美学研究的结合,关注媒介效应的感性特征、人文取向、价值建构和美学维度,开辟出媒介研究的美学路向。对两种范式进行有效整合,有助于开拓中国媒介生态学的全新未来。  相似文献   

6.
孙克 《文化交流》2016,(2):46-47
正刘祖鹏生活在浙江湖州,擅长画江南水乡风光。从他的作品里,我感觉得到他对这块土地有深深的眷恋,也正是这江南水乡,给予他创作的灵感和激情。他凭借出色的艺术天分和格外的勤奋,终于成就为具有鲜明艺术个性和画风的中国画家。观刘祖鹏的山水画,有种别开生面的感觉。他的以江南水乡为主题的水墨山水画风,不但在北方画家中找不到,就是在盛行此种水墨技法风格的浙江,好像也很独特。中国山水画历来有南北之分,从地域的不同所造成的人文特征看,形成某些差异显然是客观存  相似文献   

7.
在绘画呈现多元化的今天,中国画人物画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也成为了最富有成就的时期。一些才华横溢和开拓进取的画家,他们以睿智的思维、宏观的视野、开放的文化心态,在观念、方式和方法上进行着新的创造,这不仅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也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艺术家。本期介绍的陈政明先生,即是中国当代画坛影响较大的代表性画家之一。  相似文献   

8.
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廖静女士看完中央美术学院李琦教授的中国水墨人物画后说:“欣赏李琦的画,就如同读古诗一样,短短的一首绝句,便牵动人们心中千丝万缕的感情,引起微妙无穷的联想。我认为这便是中国传统化的精辟之处。”  相似文献   

9.
浙江画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孙永,从小生活在临安大山里的外婆家,家乡的一草一木滋养了他幼小的心田,他对故乡,有着执著的爱。特别是高中毕业后在浙江萧山当知青的几年里,更使他感受到村民们身上那特有的质朴感情和他们热爱土地、热爱家乡的崇高品格和精神境界,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他吮吸着大地的乳汁,体验着农民的思想感情,画艺逐渐成熟起来。孙永近影A recent photo of Sun Yong恢复高考后,孙永以优异的成绩成为中国美术学院(前身为浙江美院)全国率先招收山水画研究生的第一批学生,更令他欣慰的是著名山水画大师…  相似文献   

10.
一 学院派引入中国的必然性艺术史研究告诉我们 ,一个艺术系统如果陷入封闭状态 ,就会因内部机制的老化而衰败 ,并且仅靠自身的力量难以摆脱。只有引入异文化 ,才能破除封闭 ,打破僵化 ,为艺术注入新的活力。异文化艺术的入侵及其巨大影响对传统艺术构成严重威胁。这种刺激及刺激反应使衰老的传统艺术焕发了青春 ,同时 ,反刺激也影响着外来文化 ,使外来文化艺术发生变异。总之 ,一旦引入一个新的系统 ,在基因变异和基因重组——而不是基因复制——的作用下 ,新老系统都将不断地发展和繁荣起来。这就是西方学院派艺术引入后 ,中国艺术的演变…  相似文献   

11.
筝是一种用梧桐木刳凿成长方形音箱、面板呈弧形的弹拨乐器,因“施弘高急,筝筝然也”(后汉刘熙《释名》而得名。其音色优美,富有意境,雅俗共赏,被誉为“仁智之器”。筝起源于秦地(今陕西、甘肃一带)。故后人把筝统称为秦筝,而称“古筝”则是近几十年的事情。秦筝自早年传入中原,在赵、郑、楚、吴地相继流行。后来,又随着客家人的3次大迁徙传到了闽粤。传统的古筝艺术在汉代随着相和歌的兴起而获得  相似文献   

12.
肥褚拱门.金榜题名呀语天厂学刁野趣因里石榴肯了爷趣闷里老张不背光了先亮寿里老蟹开始画拚了夭又凉了绪年快到了小儿属褚。我过生日他发来姐信目:希望你每天都快乐得如同护子上的茶壶一样蚤然小屁屁被烧得滚觅但依热吹肴开心的口嘀.窗看章福的小池池。有遗是而职不如高甄两析  相似文献   

13.
孙建  陈斌 《对外大传播》2007,(11):64-65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是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对世外桃源的描述,而这样的景致在江苏省灌南县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的先人执着于“天人合一”的观念,他们确认自身与山水处于和谐的人生伙伴关系,进而将山水视为对象化的自身,山水与人有类似的感觉和情绪。当这种渊源深远的集体意识转入到艺术领域,音乐家首先发明“移情”山水之说,画家以“势”表现山水的生命态势,文学家以“情往似赠,兴来如答”表述人与山水双向交流的关系。山水艺术的生命意识在绘画领域得到更生动更直观的表现,从荆浩到郭熙,画家们描绘山水鲜活的生命有非常自觉的意识,进入到山水“人化”的境界;继而至石涛,提出“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的新命题,山水真正地成了画家的自身,画家生命意识与山水的生命态势有了主客一体契合无间的融合,于是中国山水艺术再次上升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最高审美境界,辉煌的生命境界。  相似文献   

15.
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廖静文女士看完中央美术学院李琦教授的中国水墨人物画后说:“欣赏李琦的画,就如同读古诗一样,短短的一首绝句,便牵动人们心中千丝万缕的感情,引起微  相似文献   

16.
"傅益瑶日本祭绘画作品大展"在东京开展,展出傅益瑶30多年来潜心创作的"日本祭"主题绘画的代表作80多幅,同时还有《端午颂》这样专为中国节气所作的绘画。长达30多年的水墨修行,不仅让她继承了身为国画大师的父亲傅抱石的衣钵,亦在日本形成自己的风格,将中国的水墨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7.
正工匠最早指的是手工业者,他们我国在古代被称为"百工",是具有非凡智慧的"创物者"。他们沉浸在手工艺的世界里,慢慢打磨自己的手艺,磨炼自己的心性,用精湛的技艺回报岁月。中国传统手工艺人超凡脱俗的技艺与精益求精的精神穿越岁月的风云,却又代代相承,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华文化传承之匠心·工匠的故事"正是一套用"中国故事的讲述方式、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形式、当代绘本的艺术样式"来讲述中国工匠技艺与精神的绘本。  相似文献   

18.
佛像艺术是东方美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起源可追溯到佛在世时,即2500余年前。中国佛像艺术是由印度传人的,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那时的佛像与印度佛像一致。到梁代以  相似文献   

19.
本文拟从明清时期基督教和儒学的关系来考查基督教对中国社会的适应程度。笔者认为 ,尽管基儒之间的巨大差异与矛盾大大限制了基督教对中国文化环境的适应 ,但两者之间的相通与互融之处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基督教的中国化趋向。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木偶艺术源远流长,从各种形式的偶的产生到形成木偶戏,是伴随着中国的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发展而日趋成熟和完美的,并从中国的传统戏曲、舞蹈、美术等艺术领域中汲取营养,逐渐形成了多种类型、多种表演形式和多种地方特色的木偶戏。然而木偶艺术却不被人们所重视,尽管各种木偶戏遍布全国,多少艺人代代相传,却始终没有一本专门记述木偶艺术的专著。令人欣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