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描写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当中.这部集子收录的都是他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  相似文献   

2.
【原文】不必说碧绿的菜畦……色味都此桑椹要好得远。【分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代的生活片断。以百草园的无限趣味来反衬三味书屋的呆板枯燥,生动地显示了儿童广阔的生活兴趣,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为了叙写百草园丰富而有趣的童年生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即为我们勾画了百草园鸟虫活跃、草木丰盛的奇妙境界。这一段先用两个“不必说”撇开一些东西,是为了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回忆童年生活的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了作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读后令人赏心悦目,给人以美的事受、美的熏陶、美的启迪:笔认为,章的内容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重点品读文章精彩写景片段的意境美、韵味美 ,感受蕴涵其中的童真童趣。二、课文解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在纷扰中寻出的一点闲静 ,是浸透着故乡瓜果清新甜美的童年生活的恋歌。百草园是鲁迅童年生活的乐园 :百草园的景物有声有色 ,美女蛇的故事生动神秘 ,而在大雪覆盖后的百草园捕鸟更是兴奋惊喜 ,趣味无穷。三味书屋是鲁迅学习生活的乐园 :放声唱读痛快淋漓 ,小花园玩耍无拘无束 ,课上偷着画画更是兴味盎然 ,就连那严而不厉的先生也是迂腐中透着憨厚幽默。作者正是在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中 ,表现了儿童热爱…  相似文献   

5.
【我解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是一篇成年人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文中自然存在着两个“我”,一个是过去的童年的“我”,一个是现在的成年的“我”。两个“我”的生活环境、学识思想大不相同,那么两个“我”眼中的三味书屋和百草园是否一样呢?  相似文献   

6.
<正>一、品味语言的自然美,领悟文章内涵文学作品中优美的语言不等于词藻的堆砌,叠加的形容,无意的修饰,它应该是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自然流畅,富有韵律。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充满童趣的回忆性散文,文章语言自然流畅、简约贴切,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对童年私塾生活的回忆和对百草园的眷恋。文中描写最精彩的莫过于捕鸟  相似文献   

7.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从现实斗争的需要出发,用热情洋溢而又朴实无华的笔触,叙述他童年时代从在百草园里玩耍到被送进三味书屋读书的生活经历,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笔者曾多次幸福地访问了绍兴鲁迅故居,怀着异常激动的心情,参观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使我对这篇作品的认识提高了一步。这里,谈一些见闻和体会,供同志们参考。鲁迅出生于一个日趋破落  相似文献   

8.
<正>先生作品,历来是中学语文中的"脊梁",这里所说的先生,自然是指鲁迅先生。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为为数不多的先生回忆自己童年生活、学习的散文,记述了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天真烂漫、无拘无束的生活到三味书屋枯燥乏味但却影响深远的读书生活的变化。对于这种变化,历来解读的角度各异,结果也不尽相同。这种多元性体现了文本解读的多重视角。但对于教学来说,有一个视角却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9.
李艳 《湖南教育》2005,(16):9-9
结束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学习后,我问学生一个问题“:你们的童年生活中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一个乖巧的女孩子举手发言,她很认真地说“:我没有童年。老师说童年是人一生当中最开心、最无忧无虑、最值得回忆的一段时光,我认真想了,真的没有。”我一时语塞愣在讲台上。我  相似文献   

10.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是鲁迅先生对自己已逝童年生活的回忆.百草园中那些拟人化了的动植物,历历可见,声声如闻,充满着童真稚趣,为我们写童年生活回忆类作文提供了范例.一、用拟人法写声“鸣蝉在树叶里长吟”“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鲁迅用“长吟”“低唱”“弹琴”这三个拟人写出了三种动物的呜叫.鸣蝉的叫声长,像是拉长了声音在吟诵诗句一般,故用“长吟”;“低唱”形容油蛉细小、孤独而又悦耳动听的呜叫,十分贴切;蟋蟀“唧唧瞿——唧唧瞿——”的叫声抑扬顿挫,节奏感强,“们”字,写出了多个蟋蟀呜叫时发出的和声.  相似文献   

11.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鲁迅写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意义何在?从文章内容来看,作者把这个民间传说的故事写得娓娓动听,有声有色。显然鲁迅是带着很大的兴味来回忆这个故事的。他认为这个故事是百草园生活中不可少的部分,是他的乐园的一个方面。童年的鲁迅感到这个优美民间故事的魅力,长大以后,更理解它的实质:人们要时时警  相似文献   

12.
童年是流淌在人们心中的一首歌,不同的人可以唱出不同的味道,但其中有一种味道是始终不变的,那就是向往快乐、追求快乐——那正是童年的味道。在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我们也可以找到这种童年的味道。  相似文献   

13.
<正>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活灵活现地描绘了自己的童年的世界。百草园有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荚树,有油蛉"低唱",蟋蟀"弹琴",还有神奇的故事、无穷的乐趣。在那里,孩子无拘无束,可以充分发挥他们活泼好动、天真好奇的天性,可以增进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鲁迅的回忆把我们带到了最初的生命、有生命力的爱梦想的童年。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回忆美好童年的一个篇什。在它后面的“研讨与练习”中有这样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是鲁迅先生回忆早年生活的散文名篇之一。文中蕴含着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深深眷恋与美感体验,这是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的绝对好教材,应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感受,体验、感悟文中描写的美感,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本人在  相似文献   

16.
朱来平 《学语文》2010,(5):15-15
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回忆了自己的童年生活片段.叙述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经历和在三味书屋的学习时光。在文章中,作者穿插了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神话故事。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而叙述在三味书屋的读书时光时,提到东方朔的“怪哉”的典故,则增强了行文的趣味性。这样理解.当然没有什么不对。但细读全文,联系该文的创作背景。觉得作者写美女蛇和“怪哉”,不仅仅是从行文技巧角度考虑的。更重要的是借以表达作者难以直抒的幽愤之情。  相似文献   

17.
王兴荣 《双语学习》2007,(10M):100-100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是鲁迅先生回忆早年生活的散文名篇之一。文中蕴含着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深深眷恋与美感体验,这是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的绝对好教材,应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感受,体验、感悟文中描写的美感,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本是作在1926年写的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对写作初衷,鲁迅说:“是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借回忆旧时的好事物,来排除目前的苦闷,寄一丝安慰。”章状物、叙事、写人都栩栩如生,是鲁迅散中的精品。“景是儿童心理的景,情是儿童心理的情。”教学重点应放在描写“百草园”部分。  相似文献   

19.
鲁迅 ,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一面旗帜。初中语文课本中有许多鲁迅先生的作品 ,同时 ,还有一些作品与鲁迅有关。因此 ,在语文复习课中 ,通过作品探寻鲁迅的心路历程 ,对于学生深刻认识鲁迅其文、其人 ,进而感受鲁迅精神的现实意义 ,无疑是具有教育意义的。(一 )鲁迅作品中的鲁迅鲁迅 ,出生于没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三味书屋、“百草园”伴他孤寂的童年 ;严厉的老先生 ,枯燥的书本为他打下浓厚的古典文化基础 ,也为他日后的叛逆性、斗争性提供了依据。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记录了这种喜忧掺杂的生活 ,也透视出童年鲁迅渴望自由、…  相似文献   

20.
正课近尾声,读到结尾"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一句时,有同学认为这好像与百草园或三味书屋的生活关系不大,有多余的感觉。课堂又掀起了波澜。生:我同意删去。本文主要写鲁迅童年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片段,表现了童年鲁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