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唐小璐 《文化学刊》2022,(4):214-217
形象学视阈下的翻译研究将“形象”作为主要分析对象,在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理论框架下探究外译过程中的他者形象塑造问题。以中国当代作家余华的小说《兄弟》的法译本为例,以形象学为理论框架,可以结合法国主流报刊对《兄弟》法译本的评价情况,从文本层面分析译本如何通过平衡身体叙事、回归女性主体意识以及对“文革”“改革开放”等时代特色形象的构建来对原文本的性别和文化形象进行塑造,从而探析中国文学作品的外译与中国文化形象塑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卢霞依 《文化学刊》2024,(3):100-103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女性社会地位也在不断提升,以女性为核心的“她综艺”应运而生。现象级“她综艺”系列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将视角对焦于中年女性,成为研究“她综艺”中女性形象构建的典型案例。笔者以该节目为主体案例进行展开分析,探究其塑造的女性形象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共同串连起了丰富多彩的女性成长叙事。而面对“文化工业”复现的问题,《乘风破浪的姐姐》仍然会受到传统的性别意识与资本市场的影响,消费主义对女性形象的限制因素依旧存在,女性的个性化发展难以快速实现。“她综艺”类型节目应摒弃过于娱乐化的浅层表达,走进普通女性的现实生活与内心世界,塑造健康积极的新时代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3.
以滕王阁为案例,采用内容分析法,以马蜂窝和携程平台上滕王阁的游记和评论为数据样本分析滕王阁景区的整体形象、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基于传播学理论提出:把握有效资源,进行联合传播;了解游客偏好,引导游客偏好;善用新媒体平台,重视媒介运营等景区形象提升建议,期望为文化名楼景区形象提升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2008年中国的“神七”发射引起了海内外各种媒体的高度关注。新华网的相关报道立足于中国的国家形象宣传和塑造,展示了中国国家级媒体的大家风范,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其成功报道的重要策略之一,就是从独特的视角细致地展示“和平中国”、“人文中国”以及“科学中国”的正面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5.
宋立  黄大昭 《职业圈》2007,(11X):14-14,9
该研究以江苏扬州城区水域的旅游形象设计为例,旨在探讨如何剖析并整合滨水城市“水文化”旅游形象。我们分别从水域生态环境形象、城市文化形象、商业经济形象等方面来阐述,以整合城市“水文化”旅游形象为核心,从而拓展滨水城市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后,世界各国公共危机事件频发,我国也同样处于公共危机事件的多发时期。2003年的"非典"公共卫生事件、2008年南方遭遇的百年难见的雪灾、2010年西南特大旱灾、2016年三星爆炸门,等等,公共突发事件屡见不鲜。本文主要在回顾三鹿奶粉事件的基础上,以公共危机和公共形象的概念为出发点,探讨如何在公共危机中有效地塑造领导者的公共形象,塑造一个被公众理解和支持的公共形象。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社交媒体在构建国家形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互联网也成为个人、群体及国家用来建构社会现实和社会身份最重要的互动空间之一。该文从新浪微博入手,通过分析有关葡语国家的博文内容来探究葡语国家的形象建构,分别从媒体话语区域、主题、属性等视角探究葡语国家的形象建构。发现新浪微博从文化教育、旅游休闲、体育娱乐等维度构建了多元化、充满活力的葡语国家形象,让中国和全世界更全面深入地了解葡语国家,也为未来中国与葡语国家在文化、教育、旅游休闲、体育娱乐等领域的深度合作与交流提供契机与平台。  相似文献   

8.
王晋 《文化学刊》2015,(2):104-106
享有日本情爱大师之誉的日本小说家渡边淳一,在其众多的作品中刻画了许多美丽而又极富个人色彩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体现了渡边淳一对于女性的敬畏、关注,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思考。本文以渡边淳一的作品《为何不分手》为例,分析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以江苏扬州城区水域的旅游形象设计为例,旨在探讨如何剖析并整合滨水城市"水文化"旅游形象.我们分别从水域生态环境形象、城市文化形象、商业经济形象等方面来阐述,以整合城市"水文化"旅游形象为核心,从而拓展滨水城市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以来,好莱坞电影的华人形象建构在各个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样貌,二元对立视角下的他国刻板建构背后是美国价值观的塑造与传播。迪士尼公司出品的电影《花木兰》将东方文化置于西方视域下诠释解读,呈现出东方主义的话语特征。一方面,它在典型的西式叙事框架中消解了花木兰在中国文化中所象征的“忠孝义节”,精神内核的遗失使影片成为东方外壳下的好莱坞工业产品;另一方面,影片对封建社会中父母形象的消极刻画、文化符号的错位与误读构建出“他者化想象”下的东方世界。  相似文献   

11.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这既是一次特大自然灾害,也是一次大规模的公共危机。从危机事件的分类来说,这是一场产生全球范围内舆论效应的自然危机,具备了大规模公共危机的所有特点。  相似文献   

12.
北京2022年冬奥会是世界目光再次聚焦中国的高光时刻,也是后疫情时代世界重新认识中国的新名片。本文选取了在阿拉伯国家具有较大影响力的7家媒体,包括沙特《利雅得报》《中东报》、埃及《金字塔报》《第七日》、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新闻网和阿联酋《宣言报》《海湾报》,以议程设置理论为依据,通过对以上媒体关于冬奥会报道的量化和质化研究发现:阿拉伯媒体对于北京冬奥会的报道中正面和中性报道约占到八成,报道议题集中展现了中国在科技、体育、经济和外交四个方面的积极形象,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消除误读和歪曲、展现责任和担当,并且可以继续以扩宽合作、舆论引导和多元叙事等策略为中国国家形象构建助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与社交媒体的广泛运用,新闻业的变革也全面展开。美国著名调查机构皮尤研究中心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76%的美国互联网用户使用脸谱(Facebook)、领英(Linked In)、推特(Twitter)等社交媒体。社交媒体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新闻获取渠道,并对传统渠道构成挑战。因此,要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提升对外传播效果,对海外社  相似文献   

14.
世界上有千万种动物,各民族皆有本民族崇尚的动物形象。在漫长的民族发展过程中,维吾尔族与汉族形成了自身各具特点的动物文化。本文以《水浒传》为例,对比维吾尔族与汉族两个民族文化中动物的语义及语用翻译,不仅能丰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知识,还能促使我们对两个民族的文化内涵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1月26—28日,印度孟买发生了一场举世震惊的恐怖袭击事件,当地媒体采取了三天两夜连续60小时的电视直播。事后研究显示,印度媒体在孟买袭击中的不少表现受到业界及公众的严厉抨击。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印度公众和媒体人都开始对恐怖袭击的新闻报道进行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西藏自治区一直是西方社会涉华舆论关注的热点话题,他们关注的重点往往偏重于宗教自由、民族压迫以及所谓人权等角度。受限于西方民众对西藏地区情况的信息源以及对中国政府和中国媒体的偏见,大部分西方民众不能对该地区实际情况形成正确认知,从而强化了其对中国民族政策和中国政府的偏见与刻板印象。在目前国内媒体在西藏形象对外传播中国际话语权较为弱势的背景下,通过影视作品向国际社会展现真实的藏区社会,成为西藏对外传播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法国存在主义作家让·保尔·萨特的戏剧《苍蝇》是萨特向二战中沉浸在忏悔和消沉中的法国同胞们发出的觉醒、反抗的号召,除了将之作为解读人物自由选择的哲学载体之外,《苍蝇》全剧由自然物营造的阴郁恐怖和令人厌恶的氛围也颇耐人寻味,"苍蝇"形象正是自然物的关键一员,它成为串构剧情的重要因子,而苍蝇作为朱庇特的统治工具无处不在压服众人,由此突出了俄瑞斯忒斯作为存在主义英雄宝贵的"自为"性。  相似文献   

18.
张芸 《对外大传播》2016,(10):73-75
随着我国积极外交战略的实施和大国地位的崛起,全面提升对外传播能力,在世界范围内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塑造良好的地方形象,已经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这既是国家文化、外交和经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地方政府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9.
让世界听什么?面对五环旗下来自五湖四海的宾客,这无疑是奥运东道国所面临的最棘手问题之一。从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至今,历经100余年的历史演进,奥运主题歌已从单纯的体育歌曲、赛时闲暇的点缀,上升为奥运会上程序化、必备性的仪式。在全球化的今天,奥运主题歌已超越音乐本身,具有强烈的对话性、评价性、指向性,成为连结说者与听者的桥梁。  相似文献   

20.
杰克·伦敦《荒野的呼唤》和《雪虎》两部小说都是以"狗"的生命历程为线索来叙述故事情节。这两部小说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动物小说,其对人类社会意识和生存意识有深刻的启示。人类是自然界中的一环,生存法则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