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学》第9期的“月月小说”栏目推出的是韩少功的两个短篇《801室故事》和《是吗?》。最近,又值韩少功一勃发期,《天涯》第5期和《人民学》第10期也先后发表其中短篇小说和散。在这一批作品中,《上海学》推出的这两篇最专注于本试验。  相似文献   

2.
第9期《人民学》刊登了周晓枫的散(《穿过我青春所有说谎的日子》,其光芒几乎完全盖过了其他作品。尽管本期的小说有4个中篇、1个短篇,也保持了较高的叙事水准,却仍然显得较为平淡,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3.
上海书店出版社印行的《中国大学史》是一部比较特殊的学史作,它是由民国时期出版的八部中国学断代史旧合成,包括柳存仁的《上古秦汉学史》、陈中凡的《汉魏六朝学》、陈子展的《唐代学史》、杨荫深的《五代学》、柯敦伯的《宋学史》、吴梅的《辽金元学史》、宋云彬的《明学史》和张宗祥的《清代学》。这些书原来均是独立写作、分别出版的,完成的年代亦各不相同。如今合为一体,要说理论主张前后如一,  相似文献   

4.
本期有几部值得关注的作品。胡学的《命案高悬》(《当代》)是一篇典型的“底层小说”,但作家没有像一些“底层学”写作那样站在“底层”之外或之上呼号,表达空疏的道德义愤,而是深入其中,对“底层”的复杂情态进行了精微的描摹,使人物和事件都具有了生根的逻辑性;严歌苓“非洲小说专辑”(《上海学》第7期)三篇均短小精悍,让人读后有痛感,不但延续了一贯的“严氏风格”,也加入了对一些化,经济殖民问题(尤其是中国人也作为殖民出现)的新思考;李冯的《车厢峡》(《收获》)以目前已颇受冷落的“先锋笔法”重述李自成的故事,颇有当年李自成“困兽犹斗”的架势,当然,艺术上是否成功还有待争论;李师江的《医院》(《花城》)也是一篇有争议的作品,到底是“黑幽”还是“穷侃”?虽然显见火候不足,但还是给人留下印象;姚鄂梅和王松都各自推出了新长篇(姚鄂梅《白话雾落》,《钟山》;王松《蛾的飞翔》,《大家》),在长篇写作上显示出更成熟的实力;此外,石舒清的《长虫》(《人民学》第7期)、龙一的《潜伏》(《人民学》第7期)、冉冉的《河边》(《上海学》第8期、马晓丽的《云端》(《十月》)、格致的《千万别让她说话》(《十月》)都是用心之作,值得一读。从本期起,我们增加对新锐期刊《西湖》的点评,主要因为该杂志力推新人,着力发现“被遮蔽的写作”,对坛追捧“80后”的局面可以形成一定突破和制衡。虽然一些新人写作尚嫌生涩,一些实验之作更显怪异,但对可能产生新芽的园地,我们愿意给予特别的关注。 ——邵燕君[编按]  相似文献   

5.
在新世纪即将来临之际,《人民教育》迎来了50岁生日。 我从50年代开始从事教育工作,至今也近半个世纪。人们总是说年龄相近的人容易成为朋友,几十年来,我就是把《人民教育》当做自己的朋友。今天,我满怀着诚心,祝贺《人民教育》创刊50周年。我想,这祝贺不仅代表我自己,《人民教育》有众多的读者,这个刊物给予他们的指导、帮助,其作用是功不可没的。 《人民教育》宣传党在教育方面的方针政策,使教育工作者明确目标,在工作中矫正方向:《人民教育》褒扬先进人物,使教育工作者学有榜样,努力进取;《人民教育》传播国内外教…  相似文献   

6.
毕景媛 《现代语文》2006,(7):102-102
葛红兵曾经在《纸面学的溃败与网络学的新生》推断:“纸面学之后必然来临的是网络学时代。二之间有替代性的关系;纸面学的主导地位将渐渐让位给网络学。”这里谈到的其实就是网络学与纸面学的关系问题。对此,我认为应当一分为二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丁玲文学在国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玲学以其丰硕的创作成果,鲜明的艺术特色早为世界瞩目,丁玲作品最早被译成外的是《某夜》《美.伊罗生译/1932)。至1982年日本出版《丁玲的回顾》(中岛碧译),世界译介、研究丁玲学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本列举大量资料,辨析世界译介和研究丁玲学的规迹,从而得出结论:丁玲学早就冲出国界,沟通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感情,丁玲学不只是中国的,而且是世界的。  相似文献   

8.
《风景》这篇散写于1993年。当时,我又一次完成了人生的重大迁徙。一个晚上,我想起这些年来的人生变化,想起我久违的学写作,突然之间有了一种写作的冲动。  相似文献   

9.
第11期《人民学》将一向后置的“新浪潮”栏目提到了显要的位置,并一口气推出了三个中篇,其中乔叶的《紫蔷薇影楼》(中篇)虽被排发在不起眼的位置上,却是本栏目、也是本期最打眼的小说。  相似文献   

10.
《新房》是刘庆邦短篇小说中比较优秀的一篇,作品自发表以来已经有不少章对之进行了批评和探讨。但在诸多的批评声中总觉得把刘庆邦的短篇《新房》定位为反腐败学有些不妥。尽管从其原始意义上来讲,腐败并不是贪官的专利,任何思想的陈旧、行为的堕落都可以称之为腐败,但是作为一个概念,“反腐败学”却是有着自己的外延的。概念存在的本身就决定了它是有所限定的,不可能囊括一切。我以为,所谓反腐败学,就是特指那些反映在社会发展进程中,领导干部贪污腐化,堕落为人民的蛀虫的不良现象,并从一个人知识的立场出发对其进行批判、反思的各种题材的学作品。也许这样一种概括是片面的,过于狭隘的,但却已为公众所认可,已经约定俗成。正如“学”这个概念本身并不妥一样。  相似文献   

11.
本认为,就影响《心雕龙》的传统化诸观念来看,“圣”的观念是较为重要的观念之一。“圣”的观念对《心雕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心雕龙》建构起了“圣人-圣王-士”三位一体的学思想体系,这一学思想体系贯穿于《心雕龙》的学起源、学发展、学创作观念中,成为《心雕龙》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12.
传播媒介作为“学本的物质传输渠道”和“作家写作行为的物质结果”,在整个学传播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国统区战火缭绕极为艰苦而特别的历史化环境中,以《抗战艺》、《艺阵地》、《戏剧春秋》、《烽火》等为代表的学媒介,不仅培养一大批青年作家,促进了大众学观念的传播,拉近传播与受众的距离.使学创作更加符合读的需求,而且改变了五四新学的主题、内容、风格等审美取向,引导学及学批评的发展和学流派的形成,并由此诱发学大众化的变革。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中国学与基督教化》将20世纪中国学与基督教学的关系问题,整合成关于20世纪中国学内部的基督教化的意义追问,揭示了20世纪中国学意义的复杂性与真实性。  相似文献   

14.
金圣叹是我国明清之际一位杰出的学理论家,在《水浒传》、《西厢记》的评点中阐发了他的学典型观,他认为学典型要在共性中突出个性,写出人物性格的多面性、丰富性和复杂性,学典型要有创新性,并意识到要在一定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中刻画人物性格。金圣叹的学典型观是中国典型理论的成熟,并具有现代品质。  相似文献   

15.
第7期《人民学》的两个短篇:《潜伏》(龙一)和《长虫的故事》(石舒清)相映成趣。《潜伏》写地下工作,让人提心吊胆,《长虫》写蛇在乡间,让人惊悚发怵。论题材的紧张,二似有相近之处,但表现手法却大相径庭。前重情节、重人物,后重氛围、重炼字;前疾,而后徐;前如愈旋愈紧的弦子,逼得人大气不敢喘,后如花园里轰轰然倒了水瓮,事已至此且看它如何漫散开来。  相似文献   

16.
《诗经》是中国梦幻学的源头之一。《诗经》的梦幻描写多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呈现出鲜明的功利性;《诗经》开创了中国梦幻学的创作传统,奠定了梦幻学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蒲东崔张珠玉诗》是明代正统天顺时期诗人张楷所。在迄今为止的学史研究论中,从未被具体论及。本对张楷的生平、《珠玉诗》以及它和《西厢记》的关系,进行了具体考证;在此基础上对《珠玉诗》在明代学、中国诗史以及中国学史上的地位作了论述,探讨了中国学研究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8.
张玲 《现代语文》2006,(9):35-36
辨骚即辨析届原及其骚体学创作的化价值和学价值。约1500年前,刘勰在其所《心雕龙》中特设《辨骚》篇,中国学中的辨骚问题由此正式产生并得到学长久关注。  相似文献   

19.
朱熹是理学家,又是学家,学,他提出以《诗》言《诗》,而废弃以《序》言《诗》,这是《诗经》学上的重要里程碑和转折点,是学的超越。但朱熹《诗》学又带有明显的理学色彩,有其无法.克服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学的原始思维研究是近十年才在我国出现的一种新的学研究方法。目前,我国学的原始思维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对各种学现象,包括意境、意象、移情、象征、比喻、拟人等进行研究;一是对作家作品,包括郭沫若、叶赛宁、《诗经》等进行研究。相比较而言,前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