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傣族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人民重大的传统节日,每年都要隆重地举行。泼水节的时间是按照傣历算的,大约在清明节过后的4月13~15日举行,头两天辞旧,后一天迎新。在节日清晨,男女老幼都要沐浴更衣,  相似文献   

2.
泼水节也叫浴佛节,是傣族人民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傣历新年,公历4月即清明节后第7天开始举行,历时3—4天。传说古代有个魔王无恶不作,人们受尽了他的祸害。他已有11个妻子了,还又去抢来一个聪明美丽的姑娘。这姑娘决心为民除害。她试探出,魔王虽然水淹不死,刀砍不伤,但只要用魔王自己的一根头发,就可以把魔王的头勒下来。一天夜里,趁魔王喝醉酒,夜深人静之际,姑娘用魔王的头发勒住魔王的脖子,魔王的头掉在了地上。魔王虽然死去了,但他的头滚到哪里,哪里就发生灾难。抛到河里,河水泛滥;埋在地下,臭气冲天;放在地上,大地燃烧。只有他的妻子抱…  相似文献   

3.
泼水节     
我国傣族的新年是泼水节。关于泼水节的来历,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呢。很久以前,有一个残暴的魔王,他无恶不作,欺压百姓。老百姓虽然恨透了魔王,可是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因为魔王的法力很大,还没有谁战胜过他呢。  相似文献   

4.
泼水节是傣族民间最隆重的节日,也是德宏地区民族节日中影响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它蕴含着傣族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分析德宏傣族泼水节文化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准确把握德宏傣族传统文化的特征和精神内核,有利于推动德宏边疆地区傣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和谐边疆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前人对傣族泼水节的研究基础上,结合自身的考察经历,采用经验思维与逻辑思维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发现"上古时期的祓禊礼仪或"泼寒胡戏"有可能是傣族泼水节的源点。通过对傣族泼水节缘的分析来看,傣族泼水节的缘正是其源的物质基础和意识构架,傣族泼水节的源又是对其缘的体现与表达。傣族泼水节的源与缘在泼水节的发生中是相互依存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金沙江河谷的傣族生活在傣族核心区以外,这里山高谷深,山川阻隔,形成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在原始宗教信仰基础上形成的节日多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虽然没有统一的泼水节,但许多节日都与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体现民族主体特征的民族服饰、民族语言迅速消失的今天,有必要在现有节日的基础上,整合相关节日,确定一个能为广大金沙江河谷傣族接受,节日形式又能为傣族同胞普遍认同的"泼水节",来提振民族精神、突出民族特点、传承民族文化、加强民族的聚合力,让金沙江河谷的傣族重新焕发出活力。  相似文献   

7.
【教学预设】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盛大的传统节日。3.能根据课文内容,做合理的想象,进行说话练习。【重点、难点】1.识字,写字。  相似文献   

8.
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从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到二十六日。每逢节日,彝族人们身着节日盛装,打(杀的意思)牲畜祭献灵牌,唱歌跳舞、赛马、摔跤、斗牛、斗羊、斗鸡,尽情犴欢。  相似文献   

9.
我的老家在海南,我是跟随父亲刚转到歙县就读的一名学生。泼水节,对于淳朴的海南人来说,大抵是个狂欢节吧!  相似文献   

10.
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难忘的泼水节》。课文讲的是1963年,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故事。学完这一课后,我也想过一次泼水节。  相似文献   

11.
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部分。以泼水节为题材的文章入选了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人教版二下有《难忘的泼水节》,苏教版二下有《欢乐的  相似文献   

12.
这是二年级的一堂阅读研究课,执教者是一位有三年教龄的青年教师,执教的篇目是《欢乐的泼水节》。该文介绍了一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课文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存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展示了一个洋溢着欢乐吉祥,幸福美好的意境。在集体备课时,大家一致认为,由于民族的差异,学生对泼水节了解较少,课堂教学中,如何接通学生情感的纽带,让他们与课文产生情感的共鸣,体验到“泼水节”的快乐是。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应采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和情感体验的深入。  相似文献   

13.
新年的心愿     
新年快到了,又可以放鞭炮,收红色,好爽哦!还可以一家人团团圆圆吃年夜饭,看春节晚会,等着新年的钟声敲响,然后许下自己的心愿,好美啊!现在,就像林益雄说的,放下所有的一切吧,许下你美好的心愿吧。也许,2006年会给你带来好运哦。[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课型:歌课唱年级:四年级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教材选自山东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欢腾的节日》)教材分析:歌曲《快乐的泼水节》为一段体结构,旋律具有鲜明的傣族民歌特征,情绪欢快跳跃,表现了傣家泼水节热闹的场面和娃娃们在节日里喜悦的心情。  相似文献   

15.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难忘的泼水节》是经典的革命文化选文,但是编者对原文出处的注释存在错误,对原作者也未作考察。对《难忘的泼水节》的选文出处、原文作者及初始发表报刊进行溯源式的查考,一方面可以为《难忘的泼水节》提供准确的课文注释,另一方面也可以透视革命文化选文的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新年的曙光     
从遥远的地平线,从雪山的那一边,从大海的那一端,新年正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新年的曙光把大地染红,把崭新的黎明照亮……  相似文献   

17.
【教材简析】《快乐的泼水节》是一首表现傣历新年一一泼水节的歌曲。歌曲欢快跳跃,表现了傣家泼水节的热闹场面和娃娃们在节日里的喜悦心情。歌曲旋律采用傣族民歌的典型音调编写,歌曲为单乐段结构,每乐句四小节,第一、二乐句节奏完全相同,第四乐句的节奏与第一乐句相似,但第三乐句的节奏与第一乐句的不同,在节奏上形成了起承转合的关系。教学时应注意区分附点节奏,正确掌握歌曲中结束句“泼进心里开出幸福花”中带休止符的节奏。  相似文献   

18.
景谷是我国南传佛教信仰区之一,其南传佛教受到了德宏、西双版纳和汉文化的影响,但同时又具有独特的魅力。泼水节期间,景谷境内各地的僧俗除了举行传统的南传佛教仪式活动外,还会进行景谷特有的南传佛教仪式活动——朝仙。通过实地调查,以泼水节的各项南传佛教仪式为视角,综合运用梅里亚姆的"概念——行为——音声"三重理论结构模式,并结合曹本冶的"近、远"理论,对景谷地区南传佛教的泼水节和朝仙仪式及其仪式中的音声进行人类学进行探讨,从而得出景谷地区南传佛教仪式中的音声运用与念诵者身份和经文的分类有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案例】这是二年级的一堂阅读研究课,执教者是一位有三年教龄的青年教师,执教的篇目是《欢乐的泼水节》。该文介绍了少数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课文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展示了一个洋溢着欢乐、吉祥、幸福的美的意境。在集体备课时,大家一致认为,由于民族的差异,学生对泼水节了解较少,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20.
傣—泰民族有着共同民族渊源的"亲缘民族",其中一支保持着原始宗教文化,另外一支则更多地被南传佛教文化所传播和渗透,泼水节则是"南传佛教文化圈"族群共同的传统节日。文章以景谷傣族泼水节为研究个案,从文化圈视角对中、泰、缅、老四国的"南传佛教"进行比对分析,发现这一传统节日在地域文化空间上构成了一个共享的"南传佛教文化圈",而"南传佛教文化圈"又通过族群记忆和文化认同型塑、佛寺建筑群神圣空间建造、"赕巴达"仪式信仰空间表达等形式进行呈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