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人口质量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问题是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而人口质量则是构成人口问题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古代人口思想相当丰富,挖掘其理论宝库,特别是吸取和总结中国古代思想家们有关人口质量的问题的论述,对于我国目前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不无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人口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全球的许多问题都与人口问题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人口问题是高考十分关注的内容之一。从命题形式上看,多以坐标图、柱状图、区域图、构成图或表格的形式提供数据,考查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从命题内容上看,集中分布在人口增长、分布不平衡,人口老龄化及人口年龄结构、人口质量、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上。  相似文献   

3.
人口数量的有效控制和人口质量的提高 ,在很大程度上寄希望于占人口半数的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然而 ,目前我国女性的受教育状况欠佳 ,因此 ,大力发展女性教育 ,提高人口整体素质 ,把我国的人口“包袱”变为社会财富 ,依然是当前我国社会全面发展的一项优先项目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而“三农”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村人口质量的提高。我国的农村人口达到9亿,自然经济时代的资源优势已转变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大包袱。如何实现人口包袱向人力资源的转变依赖于农村教育的发展,针对我国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现状。教师学习资源中心的构建无疑是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人口与经济增长有很大的相关度,人口规模、人口质量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影响。中国的特殊国情,中国人口问题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要求我们重视人口质量和劳动力素质。  相似文献   

6.
据最新统计资料表明,目前世界人口已经达到58亿,到本世纪结束时,全球人口将会突破60亿的大关,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拥有一定的自然资源是一个国家存在基本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7.
人口质量是人口再生产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它是关系到祖国繁荣昌盛、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大问题。要保证我国在本世纪内实现四个现代化,一方面要有计划地控制人口的数量,另一方面则要努力提高人口的质量。这是我国人口政策两个基本的方面。本文仅就人口质量的几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人口的文化程度是反映一个国家、地区人口质量的主要指标。随着扫盲工作和各项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人口文化程度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主要利用我国笫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及1987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对我国人口的文化程度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一、文盲、半文盲人口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全国、东、西部人口文盲率、六岁及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年限、三产业中人口人均受教育情况统计资料的比较,分析了西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从提高人口质量、增加经费投入以及加强各层次教育力度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人口文化建设对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而小城镇建设则对我国人口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其一,小城镇建设有利于控制人口增长;其二,小城镇建设有利于提高人口质量;其三,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优化人口结构。  相似文献   

11.
一、从国情教育入手,增强学生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现在的中学生是本世纪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生产者、管理者。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生长在较好的生活条件下,基本上没有受过困苦的磨练,部分学生对自己祖国取得的成就及目前所存在问题没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认识,因而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国情国策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爱国教育是中学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爱国教育是地理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核心内容之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首先就要使他们较全面地了解、认识祖国。地理课能够通过介绍祖国的风土民情及其变化来加深学生对祖国的了解与认识。例如,我国是一个疆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国家,也是一个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当低下、历史悠久而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这就是我们的国情,进行爱国教育不能脱离这个国情。人口的巨大压力、人均资源的缺乏会带来众多的不利因素,这是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祖国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特别是近期取得的辉煌成就,这样容易让学生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也能激励每一个爱国的中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今后投身祖国建设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职教论坛》2008,(9):37
周俊山、尹银在《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第4期撰文指出,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已经到来,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和大批老年人亟需照料,给中国的职业教育带来了机遇。从宏观视角看,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受需职业教育的发展,以人口质量代替人口数量;老年产业的兴起为职业教育提出了就业需求,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 ,人的意识观念具有行动上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对人的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中具有创造性。二战以来 ,全球人口、资源、环境发生巨大变化 ,出现许多重大问题 ,使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 ,探索新的发展战略 ,而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唤起人们对这些问题严重性的认识。地理学科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其学科特点要求我们地理教育工作者适应时代需要 ,充分发挥学科优势 ,强化地理素质教育 ,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一、人口意识教育21世纪的最大难题是人口膨胀。人口过快…  相似文献   

14.
信息库     
《地理教育》1994,(3):48-48
1993年我国人口;目前全国究竟有多少农民?香港人口超过六百万;世界华人分布概况  相似文献   

15.
目前 ,新疆在人口增长、人口质量、人才公布、人才流动方面的现状均不佳 ,为此 ,应当抓好计划生育工作 ;发展教育事业 ;培养、稳定和吸引人才 ,从而减轻人口问题对新疆发展的阻碍  相似文献   

16.
人口和教育已成为世界上两大社会问题。人口的数量、人口结构、人口质量、人口流动都直接影响我国的教育状况。教育发挥对人口的调控作用,从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调整人口结构及人口迁徙几方面入手,积极发挥教育对人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962年,美国作家莱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一书出版,引起巨大轰动。该书描述了由于农药污染而带来的生态危机,打开了人类认识现代环境问题的无窗。现代环境问题与古代或近代环境问题相比,无论是类型、性质、范围和程度都不可同日而语。如今,最能引起人们广泛而强烈关注的,奠过于当代乃至束来的环境同题。而要解决好现代环境问题,显然应当了解并掌握其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8.
李琳 《云南教育》2001,(4):29-30
地理思维能力是人脑对地理事物、现象所进行的由表及里的本质属性的概括能力。它既依赖于地理知识的认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同时又赋予地理知识以认识上的深刻性和创造性 ,使对知识的理解更为透彻 ,掌握更为牢固 ,应用更为灵活。所以 ,思维能力的发展程度是整个智力发展的缩影和标志。在地理教学中 ,应该特别注意培养地理思维能力。根据地理学科特点 ,其培养途径及方式有以下几个方面 :  一、精心设计 ,提出思考问题   思维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而问题又要让学生感兴趣 ,感到疑惑或是耳目一新 ,学生的思维活动才容易调动和组织。问题…  相似文献   

19.
郁芳 《教育探索》2000,(9):76-76
提高女童的受教育水平是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因为女童教育直接关系到妇女乃至全民族素质的提高。然而,目前在我国经济落后地区,对女童受教育问题,还存有一些模糊认识,这不能不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深刻思考。 一、女童教育与民族素质的提高 (一)提高女童教育水平可以提高人口质量,控制人口数量 人口质量通常指人口总体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与人口质量密切相关的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家庭教育。在家庭教育中,母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绝大多数的女童将可能成为生儿育女的母亲,假如她们缺乏应有的文化知识,必将影响她…  相似文献   

20.
中学地理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实践能力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随着地理教材的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深入,中学地理教学将更加适合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通过地理课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在知识上有所收获。增强国情认识,更重要的是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的能力,为我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服务。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目前素质教育中普遍关心的问题。基于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对地理课的认识,以及对学生的兴趣,求知欲望,强烈的好奇心等特点的观察,我认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