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创设渴望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的内部动机是学生对某一知识渴望情境下产生的.而最能引起渴望效应的是学生了解了知识的实用价值,即意识到学习是他们达到某种目标的手段.因此,教师在上新的一节课(或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开始时,能根据具体内容创设一种渴望情境,必然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依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方法,而情境教学法就是其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小学数学知识对于学生而言,抽象且枯燥,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将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入教学或创设与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景,做到化繁为简,  相似文献   

3.
数学情境创设缺少真实性,情境与数学内容相脱离。情境创设应该从教学内容出发,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应有真实性、数学味、发展性、吸引力。  相似文献   

4.
<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创设各种有效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尝试和体会.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了问题,思维就有了方向;有了方向,思维才有动力.学生探求数学知识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由问题的质疑开始,又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数学课堂教学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究、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数学情境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不恰当的情境设计存在于课堂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姜锡春 《今日教育》2007,(4S):46-46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恰当的教学情境容易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促使其思维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在情境中产生数学问题.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有利于意义的建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是十分必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理想的教学情境创设出来了,教学活动就成功了一半。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强调为学生的学习设置适当的情境,使知识的学习赋予生活的意义。因为有效教学情境的设置,可以微格还原知识形成和应用的生动场景,使定性的知识传承呈现灵动的状态。本文试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进行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应该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数学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的重要资源.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组织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量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和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心理学研究表明,生动的情境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达到"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那么怎样设置数学教学的情境呢?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学提倡"以人为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一教学理念下我们要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以此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应注意创设情境,从具体的实例出发,展现数学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能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历数学的发现和创造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那么,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呢?  相似文献   

11.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应该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数学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的重要资源。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组织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量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和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心理学研究表明,生动的情…  相似文献   

12.
数学是一门理解性、运用性较强的课程。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旨在强调通过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活动,教师结合学生学情和课堂反应能力突破以往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创设情境,不仅对于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能够有效地促进小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在实际应用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问题是学习数学的关键,学生有了问题才会去探究,只有主动探究才会有创新,而培养创新能力是时代的要求,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使学生有明确的目标或意图,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掌握适当的时机,精心设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感知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下面谈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4.
左莲玉 《甘肃教育》2014,(10):78-78
正灵活、有效地创设具体、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一方面能够有效地激发、保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学习的疲劳程度,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另一方面能够缩短教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之间的距离,降低教学难度,便于学生准确、快速地理解、掌握学习内容。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应注意的几点,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一堂好的小学数学课,离不开精心创设的数学情境。利用好的情境串联起教学的所有环节,可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探索运用了几种创设情境的有效方法,通过这些情境的创设,有效地提高了效率。  相似文献   

16.
所谓情境,就是为了达到学习目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而营造的学习氛围。小学生一般具有好奇、好问的探究心理,生动的情境能使学生的精神状态迅速由抑制达到兴奋,而且还能  相似文献   

17.
情境教学所创设的情境,是人为的、有意创设的,是在教师语言的支配下,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目的是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加深对情境中事物的感知与认识,从而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积极而自觉的活动,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一、以操作展示情境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教材内容与学生发生交互作用,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收集材料,获得体验,将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现象的经验进行类比、分析、归纳,加以总结升华,丰富学生的数学事实材料,逐步建构起较为规范化、系统化的数学知识。如在…  相似文献   

18.
一、如何理解“情境”的内涵和实际意义一提起“情境”,许多教师马上就与多媒体课件联系起来,似乎“情境”是多媒体的代名词。殊不知,在大量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创设情境的同时,教师对“情境”一词的理解产生了偏差。比如,在《除数是小数除法》的教学中,新课伊始教师就出示“2.4÷0.12”直奔主题,在教师“你能尝试自己解决吗”“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行”“老师期待同学们惊人的发现”的寥寥数语中,激发起了学生对自我、对同伴进行挑战的勇气与欲望。你说,这算情境创设吗?笔者认为,这是一种更直接、更有效、更简洁的情境创设行为…  相似文献   

19.
"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新课标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为此,广大教师都非常重视创设情境,力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然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片面,出现了一些情境牵强附会和情境泛滥的现象,创设的情境与教学内容"形似而神离".这就失去了情境教学的目的性和实效性,使其成为课堂教学中的"花架子".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情境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就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策略.  相似文献   

20.
创设问题情境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数学课程改革以来,情境设计备受广大教师的重视。新课标实施后的人教版数学教材在这方面为教学提供了范例,也为教师灵活性的创设问题情境提供了空间。在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计主要是利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和教学经验自行创设。数学情境创设要认真考虑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是否有助于生动活泼地开展数学活动,是否有助于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下面谈谈笔者的几点思考,愿与同仁商榷:一、创设的问题情境要具有趣味性受过去应试教育和由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