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指出:“小学美术课应使学生掌握浅显的美术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造型技能。在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爱国主义情感。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形象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要达到这一教学目的,仅仅在课堂四十分钟内做文章是难以解决的,作为施教的主体,教师必须通过多种渠道,开辟第二课堂,辅以各种方法,以弥补课堂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
陆志英 《考试周刊》2009,(40):230-230
本文针对美术学科与其它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提出让美术课堂走向综合,重点从音乐走进美术课堂;多媒体的运用;在美术课中渗透德育;让美术课走出课堂;加强美术课的游戏性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当前信息科技产业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也走入了我们小学校园。信息技术的运用取代了传统美术课堂“粉笔 黑板”的单调教学手段;其形象、直观和大容量的特点极大地丰富了美术课的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和资源的开放性决定了美术课堂教学方法的变革。这是一次顺应时代变化的革命,对我们在美术教育教学中贯彻新课程改革和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有着如虎添翼的作用。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对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学科整合的几点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4.
作为教师不仅要上好课,还要有一个重要的任务是:你得想办法让学生对你的课感兴趣。这也是教师能否上好这堂课的关键所在。中学学生的课业重,课余时间有限,这就要求学生美术课的内容要当场完成。一节课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学生学习兴趣高。要从课堂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对美术等各方面的兴趣,就必须让精彩纷呈的艺术有机的与课堂教学互相利用,使各类艺术互相渗化,保持课堂内容的新鲜感。我们可以采取很多方法尝试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学生学习好其它学科的重要前提。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力求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争取更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绩。要想做到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一、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要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数学质量,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对教师来说,优化课堂教学流程,固然是至关重要;而重视对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培养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6.
美术教学中减负相比较而言相对简单一些,但对增效来说就是一个大课题了,细想起来,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正在于此。美术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我想这也是我们美术课增效要做的事。因此,只有提高了课堂效率,才能更好地"减负增效"。  相似文献   

7.
加拿大一位专家研究了“课堂座位与学习效果”后推出,长时间坐于课堂左侧座位,经常要将头和眼睛转向右侧的学生,在以逻辑推理和分析为主的学科中,其学习效果较佳。相反,长时间坐于课堂右侧座位的学生,经常要将头和眼睛转向左侧座位的学生,在以形象描述和综合为主的学科中,其学习效果较佳。他的理论是根据大脑左、右半球的功能所得出的。课堂座位与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8.
由于高考不考地理,中学地理教学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和震憾。本已不稳定的地理师资队伍,更加陷入了雪上加霜的困境。相当一部分学生,也认为地理课可有可无,为了应付毕业会考不得不学习。一些领导和教师也认为地理比其它学科要低一等。在课程安排、下班辅导等诸多方面必须让位于其它学科。地理教师评定职称和其他待遇上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  相似文献   

9.
在美术课的教学中,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辅导,就是教师对每个学生在完成课堂美术作业过程中具体的、引导性的辅导。辅导在美术课堂教学环节中占重要地位.常常影响到学生作业的质量,关系到一堂美术课的成败。  相似文献   

10.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引导学生进入数学这个最抽象最具形式化的学科,课堂引入显得尤其重要。设置好数学教学课堂引入,我认为首先要认清两点:第一,课堂引入是一门科学,因此其设置必须依据学科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学习规律;第二,课堂引入又是一门艺术,因此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理性能力,而且要考虑其情感、情绪、欲望、意志、审美等非理性因素。在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我对课堂引人做了一些探索,现浅陈如下。一、实验弓队——以感性为开端人的认识能力的形成,在时间上经历过一个从动作思维、形象…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充分利用各学科特点,发挥德育优势,进行全面深入的德育渗透,已越来越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重视。而美术学科内容丰富,形象生动,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创造性和感染力,在进行思想教育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如何在美术课教学中渗透德育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的体会是:以美术知识和技能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陶冶高尚的情操为目的,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一、整体把握,挖掘美术课教学中的德育内容   美术课教学中的德育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政治教育   主要是进行爱祖…  相似文献   

12.
基础知识教学是普通学校各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学科同其它学科一样,有它的系统性和延续性。以音乐艺术形象感染教育学生是它的基本特征。它的基础知识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也不同于专业音乐院校的基本乐科,不属于工具学科。首先,它必须从属于音乐审美教育,为审美教育服务。音乐教育改革的目的:是通过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好地理解音乐.从而达到喜爱音乐的目的。目前.许多教师顺应潮流,把牧童奋、口琴、打击乐及国外的“先进”教学法引进了课堂,改变了以往纯教唱的传统模式.课堂显得十分活跃,…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如何实施教学才能更好地建立有效美术课堂?首先我们对美术要有新认识,美术课是一门技能较高的课程,这门学科实践性较强。美术课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形成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身为美术教育工作者,要以新的教学理念对学生们实施教育。美术也是成就艺术梦想的天堂,是自然美和心灵美的完美结合。笔者分别从美术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方面,探究了  相似文献   

14.
美术课必须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在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要以学生训练为重点,教师要抓住课堂辅导的时间尽可能给每个学生以当面指导,示范批改,对具有普遍性错误的表现方法及不足之处,可作小  相似文献   

15.
创新赋予人类具有较强的生命力,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从每一个少年儿童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鉴别能力,而少年儿童的思维基本上是形象思维,在这一点上,美术课的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笔者经过三十多年美术教学感悟,就此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美术课直观、形象,容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就这点而言,是其它学科所不能及的。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引起了世界的震惊,然后美国组织了一批由科学技术教育组成的专家  相似文献   

16.
当今社会是一个“读图时代”,而美术课程就是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创造为特点的。教育部关于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战略已经启动。美术学科方面,专家们提炼出了五个核心素养,也将“图像识读”列在了首位。图像识读是指对美术作品、图形、影像及其他视觉符号的观看、识别和解读。在美术教学中,图像识读贯穿于每节美术课,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以培养能力为主。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明确提出3种基本能力: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而美术课上应重点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也就是现在经常提的创造思维能力。社会需要创新人才,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着眼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教育改革日新月异,创新教育步入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教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积极主动地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美术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随着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发展更为突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传统教学模式多以教师在课堂上描述性的讲解为主,然而当代多媒体技术、教育教学课程优化整合,可以很好地缔造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导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促进了教师本身与外界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师对本身的要求。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方法、手段和理念。多媒体技术、教育教学两者相互融合,这一定会成为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一种共赢模式。  相似文献   

19.
小学美术教育,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构图、造型、涂色等手段,创造出看得出、摸得着的形象,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和享受。由于美术学科固有的形象具体、色彩鲜明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愉快教学法”在美术课堂上有着广阔的运用前景。下面试以三年级的一堂美术课《间色》加以阐明。一、新课导人,注重激起一个好的开头意味着成功的一半。教师如果能在导入新课时注意用语言、教学手段等创设某种情境,从而激发生学的学习兴趣,吸收他们的注意力,在内心里形成“我要画”的…  相似文献   

20.
对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同振 《中学文科》2006,(12):42-42
一、对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认识 1.继承与发展是此次基础课程改革的特点新课标更为彻底地摒弃以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那种“学科中心论”的教学模式,更为充分地强调了教学的中心:学生这一主体。这与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求是一致的,即:将“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就学校体育目标而言,强调“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又必须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一教学理念和国际上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