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朝政府对妇女实施的封建教育与旌表制度 ,强化了明代妇女把节烈作为生活价值的“上乘”选择 ,使得明代贞节妇女比以往过着更悲惨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唐代社会虽不以再嫁为耻,但唐代妇女的再嫁并不普遍,贞节观仍然是保守的,这可从大量的墓志中得到证实,上层宗室贵族深受胡族的影响,形成了与下层妇女截然相反的贞节观念,但这并不是社会的主流。唐代社会妇女保守的贞节观,成为后世妇女贞节观念的滥觞。  相似文献   

3.
元代妇女贞节问题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史·列女传》所载列女中受贞节观念影响自愿为夫守节的妇女为数廖廖,元代妇女离婚改嫁现象普遍,终元之世,妇女的贞节观念是比较淡薄的.由于政府政策、法律及理学传播的影响,元代妇女的贞节现在元中期后略有加强,体现出渐变特色.  相似文献   

4.
《明史·列女传》中记载了265位忠孝、节烈妇女,其中贞妇、贞女占有很大比例。本文试图以这些贞妇、贞女的守节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明代妇女的贞节观念,并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第一个把妇女“贞节”由道德提倡变为法律强制。他采取种种措施倡导贞节,反对淫乱。秦始皇选择如此的妇女政策的主观原因,在于他青少年时代的特殊经历及由此造成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6.
在对明代山东各阶层妇女与社会教化的关系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妇女群体一方面积极实践社会教化,另一方面仍然存在脱离社会教化的非主流现象。  相似文献   

7.
明代华北地区贞节观念的形成经历了辽、金、元时期的积淀,虽然目的同为激劝风俗,但明以前妇女贞节观与明代有甚大区别。明代华北地区已经出现了列女群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她们的形成与分布有其自身特色,这与当时重要的社会背景相联系,同时也受当地忠烈风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贞节作为封建伦理纲常的重要内容,贯穿中国古代社会的始终。明清两代贞节之风盛行,与其他地区相比,徽州贞节之风尤甚,无论贞节的人数还是“贞节坊”的数量都位居前列。针对徽州地区这一特殊的现象进行个案研究,揭示了明清徽州贞节之风盛行的表现,分析了该现象形成的原因,并以社会心理学的视角,从徽州妇女的心理结构和徽商的直接作用等方面对这种现象作了社会心理方面的探析。  相似文献   

9.
闫丽环 《文教资料》2013,(10):84-85
所谓墓志,是古代埋在坟墓里的石刻,这些经科学发掘的墓志具有完整的文化信息,出土的明代墓志中有许多记载妇女的墓志,这些墓志真实地反映出明代妇女的生活状况及家庭地位。  相似文献   

10.
中国自进入父系社会以来对妇女的禁忌、戒规都极为繁多,这一现象延续了数千年,直至明代前期由于理学思想的垄断地住达到顶峰。然而从明中叶到后期,却出现了同情妇女、批判传统妇女观的思潮,这一思潮对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试对明前期与中后期妇女的社会地位作出比较,并进行简要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关于贞节的思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浒传》武松杀嫂与三言二拍中宽容失节妇女做一分析,引发出关于“贞节”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明代妇女的法律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明朝法律关于在室女、为人妻者法律权限的规定以及女性犯罪、女犯宽宥情况,通过与唐、宋、元代相关法律的比较,探讨明代妇女的法律地位;通过考察明朝法律实践和社会实际,揭示明代妇女法律地位"低中有高"的特点,并就其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从妇女贞节观的角度看,太平天国在对妇女的理论宣传,对妇女的实践态度和对妇女的行为准则等方面仍然充满着浓厚的封建妇女的伦理道德和纲常名教思想,说明太平天国实行的仍是封建妇女的政策,并不是一场妇女解放运动。  相似文献   

14.
所谓墓志,是古代埋在坟墓内的石刻。这些经科学发掘出土的墓志具有完整的文化信息。在洛阳出土的明代墓志中有许多记载妇女的墓志,这些墓志真实反映出明代妇女的生活状况及家庭贡献。  相似文献   

15.
明代妇女的贞节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女性的禁忌之多,恐怕是举世罕有的,而贞节问题算是最为残酷和灭绝人性的现象之一。笔者意欲从贞节这一角度,探讨一下明代妇女受封建礼教残酷欺凌,丧失独立人格的状况,并探讨其原因,以证明明代妇女地位明显下降的历史必然性。 所谓“贞节”,在封建时代要求基本上只对妇女。尤其是到明代以后,守节观念变得更加突出,几乎成了迷信。这种迷信“在人类心灵中建立了一种非理性的专制暴政”。非但妇女夫死守节,视为应该;未嫁夫死,亦要尽节;偶为男子调戏,也要寻死。如此视妇女贞节比其生命重要,其性命只不过是第二生命,贞节反而成为第一生命,妇女人性被窒息,地位卑贱,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相似文献   

16.
唐代社会虽不以再嫁为耻,但唐代妇女的再嫁并不普遍,贞节观仍然是保守的,这可从大量的墓志中得到证实,上层宗室贵族深受胡族的影响,形成了与下层妇女截然相反的贞节观念,但这并不是社会的主流。唐代社会妇女保守的贞节观,成为后世妇女贞节观念的滥觞。  相似文献   

17.
陈孝驴 《考试周刊》2012,(76):194-194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早期资本主义开始萌芽,明代中后期社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一方面贞节操守观念走向极端.另一方面妇女异动现象开始群体出现。本文通过探讨明代中后期妇女异动产生的原因,揭示明代妇女逐渐悖于传统,走向叛逆,以及自我觉醒的历程。  相似文献   

18.
自宋以降,理学贞节观便被当权者奉为规范妇女行为的伦理准则。明清时期,贞节观对于广大妇女的束缚更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由于甘肃政府对理学贞节观的极力提倡和家庭的传统教育,深受影响的广大妇女有的对已死去的丈夫忠贞不二、不愿改嫁,有的为保贞节而不得不选择死亡,有的未婚守贞,逐渐形成了节妇、烈妇和贞女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9.
明清徽州妇女节烈现象突出。节烈妇女是指因满足一定条件而受到朝廷或地方官府旌表的女性,有节妇、贞女、烈妇、列女之分,节妇守节、贞女守贞行为方式亦不同。许多贞节妇女在孤寡无依的情境下,承担起家庭义务,为家庭、为徽州商业的壮大,乃至为徽州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古代社会,妇女一直处于社会的最底层。自秦汉以来,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它从各方面限制妇女权利。中国妇女与男子过着迥然不同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