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意义]基于文献计量学和文本挖掘方法探索与某领域相关的学科交叉知识图谱的新思路。[方法/过程]提出可视化学科多样性测度指数和主题模型的领域学科交叉知识图谱研究框架,基于Science Overlay Map和嵌入领域本体的LDAvis进行领域学科交叉知识图谱的构建,并以纳米科技领域为例,验证学科交叉知识图谱研究框架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结果/结论]基于Science Overlay Map的领域学科交叉科学地图,从全学科的角度展示纳米科技领域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情况,基于LDAvis结合领域本体的学科交叉主题交互图则聚焦具体的学科交叉主题和主题之间的相互关系,二者的结合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上更清晰地把握纳米科技领域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情况。本研究可以弥补学科交叉主题识别结果不容易被解释的局限性,为领域学科交叉知识图谱研究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2.
借助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中以高校科技成果为主题的1 627篇文献进行分析,梳理出该研究领域的基础文献、重要期刊、核心作者与机构、热点主题和研究趋势。研究发现:较为稳定的核心期刊群已经形成,研究机构及作者之间的跨平台合作有待加强;热点主题包括制度和政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等,“科技创新”“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等新增关键词颇受关注;前沿研究变动频繁,“影响因素”“区域经济”“创新创业”等关键词表征了今后研究方向。对此,从强化政策扶持力度、提供均衡充足资源、加强核心作者培育力度及推动合作交流、加强在更多产业中的创新与转化4个方面对我国高校科技成果研究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基于Rao-Stirling 指数和LDA模型进行领域学科交叉主题识别,并以纳米科技为例验证将 Rao-Stirling 指数和LDA模型用于领域学科交叉主题识别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方法/过程】基于Rao-Stirling 指数 测度领域文献学科交叉程度,设定阈值发现高度学科交叉文献。基于LDA模型对筛选出的学科交叉文献进行主题 识别,发现学科交叉点和学科交叉研究主题。【结果/结论】基于Rao-Stirling 指数从引文的角度进行领域文献学科 交叉测度可以有效地发现与某领域相关的学科交叉文献,且有利于大数据集的学科交叉文献发现研究的实现。基 于LDA模型进行学科交叉主题识别可以有效地发现学科交叉主题。两方法的组合应用为发现某领域学科交叉主 题研究提供一种新视角。  相似文献   

4.
大力推动绿色发展是践行"两山理论"的重要手段,也是人类的共同期盼。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是推动绿色发展的核心力量,为了解其全球分布情况,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对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进行了分层分类定量分析,以期为更好实践绿色发展提供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政府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得到学界和社会的普遍认同,但当前研究缺乏对相关研究文献的系统梳理和理论建构,难以为政府的实践行动提供有力支撑。采用文献计量和扎根理论分析法,对SCI和SSCI索引库在2000—2015年间发表的以科技创新中的政府角色为主题的533篇研究文献为样本,探讨了该研究主题的热点内容,进而描绘了研究主题的知识基础图谱,提炼了研究的演进趋势与演进特点。在此基础上,抽取96篇核心研究文献进行深入编码分析,从而构建政府角色的整合理论框架,具体包括政策企业家、政策设计者、资金支持者、网络搭建者、服务供给者、环境规制者六类角色,并对每一类角色的内涵进行了阐述。最后,在总结科技创新中的政府角色研究相关理论演化框架的同时,明确指出未来研究的4个方向。  相似文献   

6.
《科学中国人》2011,(17):41-43
第三届首都创新论坛开发区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服务中心启动活动 2011年第三届首都创新论坛.以“创新英雄”为主题.聚焦“云计算”、”物联网”领域国际前沿科技动态、国家政策与企业创新实践.相邀政界要员、科技创新领域院士专家、创新企业家,探究信息时代发展中的创新智慧与产业机遇。并启动“开发区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服务中心”.长效服务开发区企业创新。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1994-2022年期间颁布的科普政策为研究对象,根据政策目标、内容和主体等要素进行阶段性划分。通过LDA主题模型挖掘不同时期的政策主题,运用可视化方法对其主题强度变化和演化路径进行展示,总结科普政策的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研究发现:从普及科学知识到提高科学素质阶段科普政策主题集中于少数民族自治、科普重点人群和重点工程、环境治理等方向;以提升科学素质为核心阶段的科普政策主题集中在产业创新、科技人才、政府决策等方面;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两翼齐飞阶段的科普政策主题以科技创新、健康服务、安全文化等为核心。这些研究主题相互交叉、相互联系,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研究系统,为后续科普政策研究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跨领域关键共性技术强调技术的跨领域关联与主导作用,对其识别将为政府推动跨产业跨领域创新、提前布局相关技术领域提供决策支持。[研究方法]首先,运用GloVe模型向量化专利文本,按照专利与技术领域的语义接近程度划分专利所属领域;其次,基于GMM算法提取各领域技术主题,依据技术主题之间的语义距离,构建技术主题关联网络;最后,利用漏斗模型,依据技术主题的共性指标、跨领域指标、关键性指标筛选出跨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研究结论]运用养老科技领域专利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智能控制辅助技术”“无接触式躯体感知技术”“沟通与信息辅助技术”“适用性技术”为跨领域关键共性技术,通过比对国家相关政策内容,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不同学科知识的相互整合是交叉研究领域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对交叉领域知识整合过程的理解有助于促进交叉领域的知识发现和知识创新。【方法/过程】本文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从交叉领域文献题录数据、引文上下文和参考文献文本信息中抽取知识短语,以引证关系和词汇匹配关系为线索,提出吸纳知识和内化知识的识别方法,深入揭示交叉领域中“知识吸纳-知识内化”的知识整合过程。【结果/结论】以电子健康领域(eHealth)为例,揭示了该领域的知识内化总体特征和不同来源学科所提供知识的内化特征差异。【创新/局限】本文结合引文内容对交叉领域知识内化过程进行量化分析,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全文本量化分析方法,为理解交叉领域的知识生长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分析方法。未来研究可以结合参考文献全文以进一步优化这一方法,同时在更多的交叉研究领域开展实证。  相似文献   

10.
学术创业是影响区域创新发展和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机制,是颠覆性创新的重要来源。学术创业得到了学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作为对既有学术创业研究和传统定性综述的补充,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采用Citespace可视化科学工具,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和知识图谱分析对1990至2019年国内外学术创业主题相关的中英文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梳理了近三十年来国内外学术创业领域文献的国家分布、机构分布、作者分布以及关键词聚类等基本研究现状,归纳了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发展阶段和未来研究的热点趋势,为提高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借鉴,为推动学术创业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取得进展提供了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11.
韩娜  马海群  刘兴丽 《情报科学》2021,39(11):180-186
【目的/意义】从大数据驱动角度出发,探索采用人工智能方法实现对政策文本协同性定量分析的可能性。 【方法/过程】以政策全文本数据为研究对象,使用知识图谱技术实现不同主题的本体构建,并应用数据挖掘中关联 规则构建推理模型,对图谱表示的政策文本进行协同性语义挖掘和推理。【结果/结论】围绕“开放数据”和“数据安 全”主题构建知识图谱,实现对政策文本的本体表示,在此基础上使用关联规则完成单文本和多文本在两个主题间 的协同性分析。【创新/局限】本文将知识图谱应用于政策文本分析领域,并完成协同性分析,为政策的全样本分析 提供可能性,后续需扩大样本规模,提升推理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科学准确识别关键共性技术对企业和国家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战略议题。[方法/过程]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专利文献分析的关键共性技术识别框架,运用文本挖掘和技术演化分析方法,获取特定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首先,使用Viterbi算法识别专利文献中的专业术语,通过LDA算法捕捉专利文献中的技术主题聚类;其次,通过将技术主题的共类特征数值化,作为共性程度的度量;随后,将技术主题节点在技术演化转移网络中的关键程度作为技术关键性的表征,并使用PageRank算法衡量技术主题的关键性。最后,以机器人及数控机床技术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结论]该方法可实现高效、准确的关键共性技术识别,为国家制定创新扶持政策提供支撑。[局限]研究仍需扩大科技文献的收集范围,以实现更全面的关键共性技术识别。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基础研究的政府管理体系和具体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统科技政策委员会和政府科技政策委员会是俄罗斯国家科技政策的最高决策班子,总统科技政策委员会由叶利钦担任主席,其宗旨是“向总统通报国内外科技最新进展,提出有关俄科技政策和科技优先发展领域的战略性建议,对送总统签发的科技立法草案做出分析和审定,参与为总统起草重要科技文件”;政府科技政策委员会由切尔诺梅尔金任主席,任务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统计分析方法引进创新政策研究领域,以《国家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分析与研究》报告梳理的289项创新政策为样本,以创新政策的效力(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类别(科技政策、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为基本维度,分析了1980—2005年我国创新政策的历史演变路径。研究发现:1980—2005年我国创新政策呈现从“科技政策”单向推进向“科技政策”和“经济政策”协同转变、从“政府导向型”向“政府导向”和“市场调节”协同型转变、从单向政策向政策组合转变的发展趋势。基于我国创新政策演变趋势的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政府风险投资是欧洲、美国、澳大利亚以及中国、以色列等亚洲国家用以支持创新创业企业发展的科技金融工具。有关政府风险投资的政策研究,旨在通过公共干预,协调科技创新和企业融资工具之间的关系,推动创新创业活动发展。研究使用1990—2017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相关数据,通过SPSS22. 0、Bicomb和Nvivo等研究工具,结合主要施引文献和被引文献的研究成果,着眼于政府风险投资政策的点、面效应机理,构建政府风险投资及其政策作用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以期为中国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揭示学科的演化规律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以管理科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文献,研究管理科学领域的研究前沿主题及其演化趋势。基于层次Dirichlet过程模型和主题相似度映射算法,分析研究前沿主题的时序演化,绘制学科知识演化图谱。该研究对于发现科学的前沿和新生长点,完善学科演化分析方法和情报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为制定科技政策、推动科研创新等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
《软科学》2019,(5):45-50
以近20年来SSCI和CSSCI数据库中的1167篇中英文文献为样本,利用Cite Space的可视化知识图谱,对国内外政府创新研究的知识基础、研究热点和演化趋势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政府创新研究主要包括扩散、创新、制度、政府绩效和实证研究等5类核心知识基础;围绕政府创新的不同类型和前因后果,国内外研究分别包括9个热点主题;国外研究经历了成长期、爆发期、持续增长期等3个演化阶段,国内研究则经历了萌芽期、成长期、爆发期及瓶颈期等4个演化阶段,二者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8.
汝鹏  苏竣 《科学学研究》2010,28(12):1813-1819
通过梳理现有研究,发现知识和价值是科技决策中政府与科学家互动关系的核心因素。辨析了不同科技类型的决策和不同政策阶段间知识和价值的分布差异,以及由此导致的政府与科学家关系的不同。认为科技决策机制应该以匹配知识供求、促成价值共识为原则,针对"科技类型-政策阶段"空间中的知识和价值状态进行差异化设计。据此提出了中国科技决策机制的优化策略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政策文本内容深度挖掘有助于梳理政策演变轨迹并客观剖析政策与实践存在的脱节问题。基于学术界对科技创新政策整体性、系统性把握不足,采用文本挖掘技术对我国1996—2017年国家科技创新政策典型文本数据进行分析。通过Rwordseg技术提取关键词、构建关系矩阵。据此,采用K-means聚类将国家科技创新政策按内容和性质进行主题分析。其中,内容聚类结果包含八类政策主题,性质聚类结果包含三类政策主题。进一步地,采用多层多维交叉视角分析国家科技创新政策演化过程,结合科技创新实践报告,对政策文本的有效性进一步分析。研究发现不同内容、性质和效力政策在科技创新发展的各阶段表现出差异性和失配特征,据此凝练出政策演化规律,并提出了政策完善的针对性建议。研究结果能够对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理论完善形成有益补充,同时为国家科技创新实践提供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20.
边扬帆  成全 《情报探索》2020,(1):112-119
[目的/意义]旨在了解国内科技政策的热点及政策导向,以期为国家科技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2015-2018年国务院和科学技术部印发的科技政策为研究对象,运用共词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以及TF-IDF算法对热点主题词进行提取并分析,采用狄利克雷主题模型(LDA)提取科技政策主题并进行主题聚类,挖掘重点关注的政策主题,并对科技政策文本运用MDS(multidimensional scaling)方法进行降维分析,并对科技政策的走向进行分析。[结果/结论]国家科技政策的制定主要围绕高新技术产业、科研诚信、专项研究、科技人才发展、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等主题领域进行;关于教育、产能激励、装备制造、创新创业、众创空间、加工贸易、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产权保护等主题领域已经引起并将持续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