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上海档案工作》2009,(7):31-31
档案法律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关系是档案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陈忠海、王春晖在《档案与建设》2009年第1期对此进行综述。文章说很多学者认为现行的档案法律法规与政府信息公开不相适应,与《条例》的有关规定相冲突。  相似文献   

2.
由于从"文件"到"档案"是政府信息流转的必经之路,政府信息在归档之后将受到《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与《档案法》的双重规制。档案的常规封闭期及期间内的档案利用规则,为行政机关在实践中的部分信息不公开留下了漏洞,通过利用档案封闭期期满后的审核机制,行政机关又不断取得延迟部分信息公开的时间。本文依据我国现有法律、法规,结合典型案例反映的实践问题,借鉴国外立法相关情况与法律适用现状,拟就《档案法》规制下的政府信息公开相关问题展开探讨,并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3.
政府信息公开≠档案信息公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理明 《浙江档案》2008,(1):26-28
政府公开信息与其归档的档案,在内容、形式、信息量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政府信息公开,不代表其相应归档的档案就可以开放了,档案馆设置档案封闭期制度与政府信息公开并不矛盾,国家《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档案馆是政府信息查阅场所,是对当前实行的档案封闭期制度的有效补充和最佳保障,它从根本上解决了30年以内的政府公开信息的保存和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4.
刘同芝  周永胜  黄健  高鹏 《档案》2013,(1):8-12
档案法律法规和政策的配套建设工作,关键在于平衡好、处理好档案信息公开和安全的关系。解决档案信息公开与安全的问题,首先要完成档案工作理念的转变,使档案工作回归"本位"。档案馆既非立档单位,也非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无定密、解密相关职权,不容易把握相关标准,相关工作应交给"有权"机关处理。此理念应贯彻到档案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有法律法规中关于档案的保管期限、移交期限、封闭期限、保密期限等时间规定之间存在着诸多矛盾与冲突.文章以新《档案法》《保密法》《档案法实施办法》《信息公开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为分析对象,围绕文书档案的保管期限、移交期限、接收条件、封闭期限、保密期限、政府信息公开期限等核心概念,进行现状梳理与分类讨论,归纳出三类矛盾,并针对这些矛盾对《档案法实施办法》《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机关档案管理规定》等三部法律法规提出了七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6.
涂罡  徐胜 《档案管理》2016,(6):26-29
档案公开在政府信息公开中的重要份额和地位,决定了档案学相关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当下政务公开具有重要意义.对2007年后CNKI档案学核心期刊“档案公开”主题文章的统计分析表明:一方面国内学术界对档案公开的关注日渐重视,涌现出不少优秀研究成果,在促进档案公开理论完善同时,提升了档案从业人员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认知度;另一方面,当前研究存在对某些基础理论研究较少且不够深入等问题.需要以档案公开为契机,创新研究思路和方法,增强档案公开与政府信息公开研究的继承性、衔接性,提升档案学相关研究在推进政务公开和阳光政府建设[1]中的作为.  相似文献   

7.
档案开放与开发政策框架:梳理、述评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应建立与信息权利保护相适应的档案开放与开发政策体系.在对现有档案法律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保密法>、<著作权法>等10余部信息法律法规的冲突进行系统梳理和述评的基础上,提出在立法过程中应该遵循平衡原则、协调统一原则、效益原则和救济原则,并把档案信息权利的主体、客体和内容全部纳入档案开放与开发政策体系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8.
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的档案开放制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衔接不足"方面的问题,二是信息立法上的相互矛盾,三是档案开放的手段落后,开放渠道少.对比我国已经出台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在立法原则、立法思路和具体条款上,发现我国的档案开放制度在开放时间,设立原则和开放适用范围三个方面与信息公开存在不协调之处. 一、"衔接不足"的问题 首先,档案开放与信息公开最明显的衔接上的矛盾体现在开放的时间上.《档案法》规定: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档案,一般应自形成之日起满三十年向社会开放.然而,一方面,信息公开环境下的文件的即时开放已实现了利用的"0时限",另一方面,档案要经历30年的"封闭期"才能对公众开放,更不用说"提前开放"原则的实施了.此外,档案开放仍以"几十年"作为时限限制,虽然部分档案确实要设置相对较长的"封闭期",但对其他档案而言,几十年的封闭期所体现的时间上的"衔接不够"的问题显然较为明显,不利于制度间的相互协调.因此,档案界有学者提出"不设置30年的封闭期,使应该开放的档案开放,应该自由利用的档案自由利用"和"缩短档案开放期限,拓宽随时开放范围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档案网站信息无障碍利用是我国信息无障碍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档案信息公开与公平利用的现实需要,也是拓展档案信息服务功能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档案网站信息无障碍利用尚未起步、信息无障碍利用尚存在意识不强、投入不足、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不完善等问题,应从树立民本思想,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整合档案信息资源,加强档案网站服务能力建设,培养人才队伍,增加投入等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0.
我国信息立法趋势与档案法律法规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我国信息立法趋势研究、信息立法与档案法律法规研究.认为我国信息立法的趋势是:信息保密→信息利用→信息安全→信息公开→信息保护.档案信息虽然是信息的一部分,但档案信息具有特殊性,档案立法要在其特殊性与信息立法的普适性之间找准最佳切合点.应当分级别、分层次、分内容地制定与未来信息立法相配套的档案法律法规和政策.  相似文献   

11.
借鉴外国档案法律法规对“公共档案”定义的经验,总结外国法定“公共档案”定义的共性和差异,分析各国在定义“公共档案”的所有权归属倾向、立法定位、保存与管理主体的确立,以及保存时间和公开利用限制的规定等五个方面产生差异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形成者与形成过程、价值、特点、属概念以及与其他法律法规协调等五个方面对定义我国“公共档案”的方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integration of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in China. The integration of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as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refers to the way in which information contained within dispersed digital archives within a country, or a specific area such as a province, city or county, can be successfully integrated, classified and restructured around specific topics and actual needs in order to realise optimal social sharing and utilisation of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There is little Chinese published research regarding what factors influence the integration of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This article, therefore, uses Charmaz’s Constructivist Grounded Theory approach and draws forth the theory that archivists’ cognition on the integration of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and the context (which consists of the organisational culture of archives, archives management systems, and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on archives disclosure), influence the integration of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and these factors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This theory can also be illustrated by the model: cognition–context–action. This research can provide some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promo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gration of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in China as well as other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3.
张帆 《档案学研究》2019,33(1):26-30
十三个五年规划为我国的发展树立了行动纲领,也为档案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其历届文本中与档案事业相关的部分具有内容丰富化、档案价值凸显化和体系完善化的特点,在其影响下,档案管理体制逐步建立,档案公共服务能力逐渐提升。在“十三五”建设时期,新时代的档案事业应当从档案服务能力、档案法律法规、信息网络技术和档案标准体系等角度为突破口予以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14.
档案信息公开工作是档案治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部分。近年来,因档案信息公开引发的争议层出不穷,行政诉讼案件数量日益增多。通过对近9年来109起案件分析可知,档案信息公开行政诉讼存在原告滥用诉权,原告资格与受案范围较为模糊,档案馆、档案局与人民政府在信息公开中的主体地位与法律责任不明,信息公开与否缺乏明确依据,档案馆、档案局存在一定程度不作为等问题。未来应当建立健全档案信息公开滥诉行为的判断标准与规制方案,厘清原告资格与受案范围的标准,明确“以公开为原则,以保密为例外”的档案信息公开原则,明确相关主体的法律地位与工作职责,促使政府信息公开与档案信息工作协调顺畅。  相似文献   

15.
政府信息公开背景下公共档案馆建设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信息公开将对档案管理工作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档案部门可以借助政府信息公开的有利契机,以修改档案工作相关法律法规为机遇,加大档案馆开放力度,着力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公共档案馆建设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公民民主权利意识和利用需求的提高,档案开放利用的宏观环境已然发生了重大变化。自国家档案局启动档案法修订工作以来,档案开放利用成为学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档案法律法规在开放利用政策规定方面尚有需要完善之处。本文基于比较研究法选取六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档案法律法规中涉及开放利用政策的规定,从主体界定、开放利用内容、开放利用程序和法律救济途径四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并与我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作出对比,进而提出完善我国档案开放利用政策的建议,为学术界深化档案开放利用政策研究和立法者修订档案开放利用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从信息传递层面审视既往关于档案馆功能探究中的诸多观点,发现档案馆在档案信息传递过程中发挥着中介性功能。本文基于认识档案馆中介性功能的必要性,从中介理论和外部表征两个方面论述档案馆具有中介性功能的合理依据,在区别其他中介性机构的基础上,分析档案馆在实现中介性功能上具有非营利性、公共性、非显性以及保真传递的特点。理论揭示档案馆的中介性功能不仅能拓展研究视野,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档案馆转型提供理论方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通过分析新媒体环境下信息隐私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了解国内外研究前沿及发展趋势。[方法/过程]运用定性分析和知识图谱可视化方法,对新媒体环境下国内外信息隐私研究起源及发展、研究热点、研究趋势进行分析,呈现新媒体环境下国内外信息隐私研究的发展动态及发展趋势。[结果/结论]从研究热点看,国外研究主要围绕新媒体环境下用户的信息隐私披露行为、新媒体环境下信任对社交网络用户信息隐私行为的影响和不同社交网络用户的信息隐私行为等内容;国内研究主要围绕新媒体环境下用户信息隐私行为、不同社交媒体用户信息隐私关注和新媒体环境下用户信息隐私保护等内容;研究趋势主要围绕移动新媒体用户信息隐私披露态度和信息隐私披露行为、新媒体环境下隐私信息披露的大数据分析工具、新媒体环境下隐私信息泄露风险及隐私保护机制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档案个人信息是档案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档案的社会利用而面临着权益受损的风险。通过《档案法》转介条款的指引,档案个人信息的保护以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立法为依据。但为了实现档案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的平衡,以及档案个人信息保护的精准化,还需要通过对档案个人信息的法益分层,形成档案个人信息的分类标准,并以此为基础选择不同的保护模式:首先是对承载隐私权法益的隐私性档案个人信息,采取个体赋权模式,通过权利化方式进行强化保护;其次是对承载一般个人信息法益的私人性档案个人信息,采取行为规制模式,规范利用行为过程以形成间接保护;最后是对承载超个人信息法益的社会性档案个人信息,采取数据开放模式,强调信息利用的同时予以最低限度保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 剖析《数据安全法》与《档案法》在规制对象、立法目的以及立法原则等方面的各自偏重和相互交叉,探讨推动两部法律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可循路径,为档案与数据后续立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通过文献调研和比较分析,提出《数据安全法》与《档案法》两部法律协调推进过程中面临的问题,通过域外经验借鉴,对两部法律配套下位法的制定提出建议。[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两部法律从各自的管理实践出发,在档案与数据保护相关规定、档案与数据分级分类标准、档案与数据跨境流动等方面的法律规制协调性不足,导致部分数据陷入"灰色地带",数据安全无从保证。文章提出:应明确档案部门在数据治理中的参与;从数据长期保存的连贯性出发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数据与档案分级标准;档案部门与数据部门协同建立重要数据跨境流动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机制;完善两部法律中有关个人隐私保护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