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社会网络和知识基础理论,以知识管理能力为中介变量,并打开其“黑箱”,探究企业社会网络影响创新绩效的内在机理,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和Bootstrap等方法,对相关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内部社会网络能够通过内部知识管理能力的中介作用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内部社会网络会依次通过知识创造、知识转化和知识创新能力的链式传导作用,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积极影响;企业外部社会网络能够通过外部知识管理能力的中介作用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外部社会网络会依次通过知识吸收、知识连接和知识解吸能力的链式传导作用,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积极影响;企业内、外部社会网络的交互项也能够通过内部和外部知识管理能力的中介作用提升企业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2.
俞兆渊  鞠晓伟  余海晴 《科研管理》2020,41(12):149-159
基于社会网络和知识基础理论,以知识管理能力为中介变量,并打开其“黑箱”,探究企业社会网络影响创新绩效的内在机理,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和Bootstrap等方法,对相关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内部社会网络能够通过内部知识管理能力的中介作用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内部社会网络会依次通过知识创造、知识转化和知识创新能力的链式传导作用,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积极影响;企业外部社会网络能够通过外部知识管理能力的中介作用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外部社会网络会依次通过知识吸收、知识连接和知识解吸能力的链式传导作用,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积极影响;企业内、外部社会网络的交互项也能够通过内部和外部知识管理能力的中介作用提升企业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3.
以纳米能源领域2001—2018年的专利数据构建知识网络和研发组织间的创新合作网络,检验研发组织的知识资源的两个维度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以及网络知识异质性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研发组织的知识组合能力正向影响创新绩效,研发组织的知识多样性与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创新网络中的知识异质性负向调节知识组合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正向调节知识多样性与创新绩效的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内部资源、能力和外部网络的视角分析了企业研发能力与商业、研发能力与大学、内部资源与商业以及内部资源与大学的联系对财务绩效和创新绩效的作用;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及270份中国企业的调研数据,就内部资源、能力和外部网络对创新的交互机制进行了探讨,发现企业内部研发能力、非技术性冗余资源以及不同的外部网络联系之间的交互作用,对财务绩效、创新绩效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基于企业吸收能力相关理论,以2007-2015年上市公司的跨界技术并购事件为样本,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探究了主并企业并购前技术多元化对并购后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内部研发投入、外部研发合作在二者关系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对于进行跨界技术并购的企业,并购前技术多元化水平对并购后的创新绩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购后企业内部研发投资、外部研发合作会强化技术多元化对创新绩效的积极影响。此外,主并企业所处行业的技术进步速度加强了研发投入、研发合作对技术多元化与创新绩效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6.
知识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最重要来源,但尚不清楚企业如何利用其知识基础找到最优的知识获取组合策略。该研究考查了知识基础深度和广度水平下四种知识获取方式(内部研发、技术购买、合作研发和人才引入)对创新的门槛效应。基于172家生物医药企业的实证分析,证实了知识基础深度与广度在知识获取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中存在门槛效应;首先,随着知识广度的增加,内部研发与技术购买对创新促进作用逐渐增强,而研发合作与人才引入对创新却存在着倒U型关系。其次,随知识深度的加深,内部研发和人才引入对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技术购买和研发合作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逐渐加强。最后,基于知识基础的双重属性将企业分为知识贫乏型、专一型、活跃型、理想型和一般型五类,并制定出最优知识获取组合策略方格模型。  相似文献   

7.
内部知识组合是企业知识创新的重要前因。企业知识基础的一致性与多样性分别从知识组合的难易程度与新知识组合的机率对企业知识创新产生正向影响。同时,研发人员之间的合作关系所形成的合作网络也影响着企业知识组合的特征,其中合作网络的密度与程度中心势从不同方向影响关系网络中异质知识的进入与员工的认知共识。因此,知识基础与合作网络的结构特征可能对企业知识创新有交互影响。通过分析中国20家汽车行业上市公司2000年到2015年申请的24 175个发明专利数据,发现企业知识基础的一致性与多样性正向影响知识创新,企业内部合作网络密度负向调节了企业知识基础一致性、多样性与知识创新的关系,网络程度中心势正向调节知识基础一致性与知识创新的关系。最后,就创新型企业的研发管理对策和相关理论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高孟立  范钧 《科研管理》2018,39(12):103-112
外部创新氛围对服务创新绩效有重要的影响,但对其具体的作用机理现有文献还未进行深入剖析。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探索性地提出以双元学习能力为中介变量的外部创新氛围对服务创新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并通过对212家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1)政策氛围、竞争氛围和合作氛围均能对服务创新绩效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2)知识获取和知识利用均对服务创新绩效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3)同时追求知识获取和知识利用反而会对服务创新绩效产生负向影响;(4)知识获取在政策氛围、竞争氛围与服务创新绩效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而合作氛围对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需要通过知识获取和知识利用的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即企业通常会建立不同以知识为基础的外部网络关系,为企业提供互补性的知识资源从而进一步为企业创造价值,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本研究以创业者为调查对象,基于网络关系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将外部知识获取和反应型市场导向纳入研究框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并实证分析创业者网络能力与渐进式创新绩效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创业者网络能力与渐进式创新绩效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外部知识获取在创业者网络能力与渐进式创新绩效之间扮演(部分)中介作用;反应型市场导向正向调节了外部知识获取与渐进式创新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10.
叶江峰  任浩  郝斌 《科学学研究》2015,33(4):574-584
不同的异质性知识来源会影响到企业知识的获取成本及其整合效率,因此可能会催生不同的创新绩效。本研究选取上海、江苏和浙江261个创新类企业为样本,考察企业已有内部知识结构的异质度(内部知识异质度)、伙伴企业之间的知识异质度(外部知识异质度)分别对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以及战略柔性如何对两种关系产生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外部知识异质度对创新绩效具有倒U效应;内部知识异质度对创新绩效仅仅存在正向的线性效应,没有曲线效应;不同类型的战略柔性对内、外部知识异质度与创新绩效关系具有不同的调节效应,其中资源柔性仅仅对内部知识异质度和创新绩效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而协调柔性仅仅对外部知识异质度和创新绩效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本研究为企业利用内、外部异质性知识和提高创新绩效提供了理论解释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下,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成为大势所趋。合作创新网络中的多元化技术已经成为企业创新的关键外部资源,但关于创新网络技术多元化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研究仍然缺乏,且现有研究往往忽略企业内外部资源的不同组合对企业创新绩效可能产生的差异性影响。文章融合社会网络理论、知识基础理论与动态能力理论,依据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联合申请专利数据构建合作创新网络,采用面板数据随机效应负二项回归法,从个体网络视角分析创新网络技术多元化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权变因素与内在机制,检验了一个被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创新网络技术多元化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企业知识基础深度正向调节创新网络技术多元化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而企业知识基础宽度的调节效应并不显著;企业知识基础深度对创新网络技术多元化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通过吸收能力的中介实现。研究结论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陈钰芬  叶伟巍 《科学学研究》2013,(2):266-275,285
利用外部知识实现创新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创新实践的常用策略。究竟内部R&D和外部知识搜寻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过多的外部知识搜寻是否会削弱企业内部R&D的战略性地位?本文基于209家中国创新型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对企业内部R&D活动和外部知识搜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外部知识搜寻对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有重要影响,但是不同类型的外部合作对象对创新绩效的重要性存在差异。研究发现,企业在创新实践中,内部R&D和纵向合作企业与横向合作企业知识搜寻之间存在互补协同的关系,但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内部R&D和大学/研究机构知识搜寻之间存在互补性。内部R&D和外部知识搜寻之间存在互补抑或替代的关系,主要受企业对外部知识吸收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往研究基于信号理论,强调专利信号对企业资源获取的积极影响,而未能解决企业如何应对专利流失的问题。本研究使用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的上市公司样本,探讨了企业专利数量的减少如何影响企业后续专利申请行为。通过构建2008-2017年中国专利密集型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使用负二项回归进行分析,发现企业专利数量的减少会触发企业的积极响应,促使企业申请更多的专利来恢复专利的信号功能。同时,企业的响应力度会受到内外情境因素的影响,其中企业连锁董事网络的中心地位和政治联系具有消极的调节作用,而组织绩效则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本研究从信号丢失的全新视角揭示了企业如何解决专利流失问题,并为我国企业的专利申请战略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The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is identified a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echnological and social change. Innovations diffuse through segmented networks of knowledge that limit the flow of knowledge from any one technological domain to any other. Despite this segmentation, some organizations are capable of developing pieces of knowledge that overcome these limitations. Within this context, we develop four hypotheses regarding specific R&D strategies that affect a firm’s ability to develop inventions that diffuse beyond the firm’s technological boundaries. Specifically, we examine how a firm's scientific intensity, technological collaborations, technological diversity, and internal focus impact breadth of innovation diffusion. We use two of the main determinants of innovation diffusion, namely, the relative advantage and the observability, as theoretical mechanisms to build our arguments. We empirically test our hypotheses on longitudinal data from the industries of pharmaceuticals, biotechnology, and chemicals. Our findings show that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knowledge embedded in a firm’s inventions diffuses in distant technological areas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firm’s scientific intensity and to its extent of collaboration, but it is negatively related to its technological diversity.  相似文献   

15.
科学合作在科学知识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科学研究所产生的科学知识对于企业技术创新至关重要。运用2000-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学科在web of science刊载的32715家中国组织参与的合作论文585348篇,构建组织间科学合作网络139090个(个体网)。同时从德温特数据库下载了1893家中国组织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申请的专利16112条,将参与了科学合作(合作论文)与产生了技术创新绩效(专利申请)的组织进行匹配,最终聚焦于174家企业,利用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科学合作网络关系如何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研究发现,企业在网络中的关系广度与关系强度均能正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关系强度比关系广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更直接;知识多样性(学科多样性和技术多元化)中介于网络关系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学科多样性中介于关系强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而关系广度则通过技术多元化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研究还发现,企业进行学科多样性和技术多元化均有利于其提升技术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6.
The use of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 in the innovation process is viewed as a major driver of firm competitiveness. The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underlying successful external relationships, however, remain poorly understood. Using longitudinal case studies of 15 innovation projects, we examine how firms with varying degrees of experience in collaborating with universities and public research organizations rely on different social capital dimensions to achieve successful collaborations. We find that experienced firms establish external collaborations on the basis of cognitive social capital, but this basis is reinforced by relational social capital over time. Conversely, less experienced firms initially base their university collaborations on relational social capital, which is reinforced by cognitive social capital over time.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we theorize on the interplay of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social capital in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s over time. Our study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projects. In particular, it provides guidance to enable less experienced firms to develop successful collaborations with university partners.  相似文献   

17.
杨张博  王钦 《科研管理》2022,43(7):154-162
组织合作网络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有两类相反的作用机制:网络闭合和网络开放。论文认为,哪种机制起作用取决于企业所面临的创新任务以及知识来源在网络中的位置。基于汤森路透、USPTO和Compustat三个数据库,论文构建1990-2001年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追踪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对此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战略联盟网络密度增加和结构洞指标增加会负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数量,正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质量;网络结构调节着直接联盟关系和间接联盟关系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External collaboration breadth is important for firms to acquire the knowledge needed to innovate. In this paper, we combine cross-sectional and longitudinal data from the Spanish Panel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urvey (PITEC) to examine the indirect impact of R&D subsidies on firm external collaboration breadth. We contribute to understanding of the indirect impacts of R&D subsidies by first providing strong evidence of an economically significant average positive impact of R&D subsidies on firm external collaboration breadth. Second, our results advance understanding of the differential impacts of R&D subsidies by revealing the vast heterogeneity of the impact at the firm level, where approximately only half of treated firms experience a positive collaboration impact from R&D subsidies, while the remainder experience no impact or a negative effect. Finally, we advance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racteristics explaining the differential impact of R&D subsidies on external collaboration breadth by utilising the organisational learning literature to demonstrate the important role of firm collaboration experience.  相似文献   

19.
王宗军  蒋振宇 《科研管理》2006,41(1):274-284
通过对257家新兴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和研发人员的调查数据,本文研究了员工信息素养对外部知识效应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员工信息素养对外部知识获取与内部创新能力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技术探讨了企业规模对员工信息素养的制约效应。结果表明:员工信息素养对技术知识和市场知识的吸收效果均有促进作用;此外,企业规模越大,员工信息素养对技术知识与创新能力之间关系的促进作用越小。本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员工素养与企业创新等领域的理论空间,同时也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有效提高员工信息素养、增强外部知识吸收、提升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提供了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0.
张群祥  熊伟  奉小斌 《情报杂志》2012,(1):111-114,150
开放创新背景下,外部知识搜索成为企业继内部研发与外部收购外第三种提高企业技术竞争优势的方式。然而,大量研究也表明过度搜索可能损害创新绩效,组织需要对知识搜索进行平衡。因此,论文在系统梳理相关研究文献基础上,对知识搜索平衡研究的缘起、形成机理、影响因素与未来研究展望进行深入剖析,以廓清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