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观察兴趣,感悟"观察",包括听、辨、观、闻、品,抓住事物的特点. 2.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想象,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观察中的发现,并做到表达有序、详略得当.  相似文献   

2.
课程改革的施行,远程教育的发展,深深地影响着课堂教学。教育教学要重新认识课堂及其教师、学生、教材等诸组成要素,树立新的课堂观、新的教师观、新的学生观和新的教材观。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多年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一直非常重视学生作文,并且花费了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指导。然而,结果却不尽人意,学生作文的水平并没有提高,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在不断的反省与探究中,我认为培养学生自主写作意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学会观察社会,体验生活,躬身实践,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一、注重引导,激发写作激情马克思辩证主义哲学观认为:内因决定事物的本质属性。因此要让学生认识到作文的重要性,激发起作文兴趣,提升学生作文的意识,必须从学生思想上提高,巩固内因。怎样调动学生…  相似文献   

4.
现代课程观认为: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教材只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是教学活动的缩影,而不是教学的圣经.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才是学生学习政治的最好资源.因此,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我们教师值得探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学生面对作文,总是表现出一副抓耳挠腮、苦思冥想的痛苦状。观其写作,或是东拼西凑,或是假话成堆,或是套话连篇,学生能写出真情实感的好作文可谓是凤毛麟角。反思作文教学,有些老师在作文教学上沿袭抄背式造文的方法教学,学生则在应试的高压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背应考书”。学生不仅没有了课外活动,甚至在学校过着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的枯燥生活。如此学习环境不仅封闭了学生的生活空间,缩小了学生摄取知识的范围,更禁锢了学生的思想。这样,我们还何求学生能够写出好作文?朱熹在《观书有感》中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6.
一、对话"具体"1.同学们,我们上课.这就是今天的开场白,你觉得简短吗?再听第二句:同学们,今天,我们走进勤勉楼的电教室,在这里上两节观察作文课,我很高兴.这句话还简短吗?你从第二句话中了解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7.
生活是写作的土壤,观察生活是学生作文题材的源泉。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提高写作水平,笔者想就观察中的三个关系浅谈我见: 第一,“观”与“写”。常见学生作文空洞无物,即使“言之有物”,也不过是“从书本到作文”的依葫芦画瓢,自我创作鲜有。根子何在?缺  相似文献   

8.
教育现代化首先是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教育、教学、教师的内涵正随着教育改革与发展而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建构现代教育的理论框架,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是教育研究的重任,也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一般来讲,寻找特征是观察的着眼点、切入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要的是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问题的特征.在某种程度上,数学的观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颁布后,让核心素养落地成为当前一线教师的主要任务。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一是要深入研读语文课程标准,把握正确的语文课程观;二是要全面理解核心素养,坚持以生为本的学生观;三是要聚焦课堂教学变革,秉持“以学为核”的教学观;四是要注重对学生的多元评价,树立教学评一致的评价观。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学论把教学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教学系统由多种因素构成,其中教师、学生、教材是实体要素。英国詹姆斯·阿瑟顿教授根据这三者之间复杂的矛盾关系与不同的聚焦点,提出了以此三要素为主体的六种不同的教学系统模型。每种模型各自都具有优缺点,这决定着教学中所要采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以及建立的师生关系等的不同,背后更蕴含了不同的知识观、学生观与教学观。  相似文献   

12.
张青锋 《生活教育》2012,(12):64-66
观察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观察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必备能力之一,许多数学知识的获得都来源于观察。"要给学生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重新认识的数学课堂观察能力,及其目的性,深刻性,条理性,在如何指导学生观察提出了观之有序,观之有重,观之有法,观之有依,观之有恒五大方法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13.
唐玉华 《师道》2007,(11):12
"太阳光晶亮亮,雄鸡唱三唱,花儿醒来了,鸟儿忙梳妆……幸福的生活哪里来,只有劳动最光荣。"打一年级开始,我们就教学生唱这首歌,以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劳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秀传统,是素质教育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对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磨练意志品  相似文献   

14.
曹海芹 《考试周刊》2013,(2):155-155
<正>中学生物新教材把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把已获得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为此,笔者在生物教学中,采用了"观、思、探、读、讲、练"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1.观"观"就是观察。它是指有目的地应用各种感官了解事物的知觉过程,是获得感性知识的主要途径。笔者在生物教学中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下的数学观认为: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放下架子,走下讲台,与学生做朋友,创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力求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和创造性。其次,教师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恰如俄罗斯著名学者季米良捷夫所言:“教师不是传声筒,把书本的东西由口头传达出来,也不是照相机,把现实复呈出来,而是艺术家、创造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创造性地设计教学环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主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探索、猜测…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数学教材在编写上注重观察,强化操作,要求学生在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中形成表象,依靠已经形成的表象理解、掌握知识,并且能够用语言把思维过程表达出来,充分体现了"动作—感知—表象—概念符号"这一认识规律,结合观察、操作、表达、思维四个方面,达到同步发展的目的,使观察成为思维的源泉,操作成为启迪思维的手段,语言成为表达思维的工具;使学生真正在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17.
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培养的。建构主义学习观提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  相似文献   

18.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创建于1978年,33年的实验研究历程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研究了八个课题,实施了四大主题。"自学.议论.引导"教学的结构观是"自学"、"议论"、"引导"三个基本环节有机结合,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价值观是,帮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享受学习,发展学力;教育观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以学定教,教与学统一,教为学服务。  相似文献   

19.
教育部3月2日颁布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下称<新课程>)体现了主导当代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了解<新课程>,领会新理念,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更新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观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学生管理制度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大学生管理制度的构建必须以现代学生观为指导.现代学生观包括师生地位观、学生发展观、学生学习观、学生利益观、学生评价观等部分.现代学生观要求建立法制化、专业化和参与式的学生管理制度,最终实现学生自我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