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站在学校的角度分析中职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是:职业素质偏低;综合职业能力较差:对职业信息不敏感;对自己缺乏应有的了解;以及家庭和社会的原因等。学校在解决中职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是:学校要全面提高中职毕业生的职业素质;学校要全面提高中职毕业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建立校园就业信息网;教师应帮助中职毕业生树立就业信心和勇气等。为了给学生多提供一些就业机会和渠道,学校帮助学生就业工作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
尽管当前企业用人需求旺盛,但是由于一些中职毕业生就业前准备不够充分,角色转变不到位,不能适应企业岗位要求,常常出现部分学生被企业辞退或自己主动离职的现象。中职学校要帮助学生实现稳定就业,必须加强中职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他们的职业意识;引导学生学好专业技能,掌握过硬的专业本领;帮助学生树立成人意识,能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3.
秦修民 《现代教育》2012,(Z2):36-37
尽管当前企业用人需求旺盛,但是由于一些中职毕业生就业前准备不够充分,角色转变不到位,不能适应企业岗位要求,常常出现部分学生被企业辞退或自己主动离职的现象。中职学校要帮助学生实现稳定就业,必须加强中职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他们的职业意识;引导学生学好专业技能,掌握过硬的专业本领;帮助学生树立成人意识,能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4.
赵丰秀 《新疆教育》2013,(7):179-179
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中职学校除了狠抓教育质量。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外,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显得尤为重。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从三个大方面和八个小方面提出了解决彝族地区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出路的问题.社会用人单位、学校和教师、家长及学生都要改变观念,学生要根据自身实际报读中职学校的相关专业.为解决彝族地区初中毕业生的就业指出了一个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中职教学形成了一个误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应该以各个专业的专业课程的学习为主。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语文、数学、外语等文化课程的学习与专业课知识的学习同样重要。正因为中职学生大多数是初中阶段文化学科不理想的学生,所以学校更应该重视中职学生基础文化知识的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要解决中职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使中职毕业生们成为合格的企业员工和社会公民,中职教育必须要加强学校语文教学及至德育工作。而中职语文的教学,是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对中职学生日后的发展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加,是由于企业越来越重视应用型人才,而毕业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并不能适应企业需求,所以培养应用能力成为中职计算机专业工作的重之中重.  相似文献   

8.
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日益完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与用人单位用2~-实行双向选择,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由于起点低、学历低,毕业后就业面临严峻考验,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我校从护生以及学校等方面积极采取措施,帮助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提高就业的砝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中国教师》2013,(12):5-5
<正>编者按: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以下简称"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其中,有三个问题值得探讨。第一,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普遍较高,但就业质量普遍较低。那么,如何提高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第二,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多为农业城市,经济落后,吸纳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的渠道少、能力低,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面临严峻挑战。那么,采取何种对策才能做好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呢?第三,中职学校毕业  相似文献   

10.
动态     
2011年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达96.71%最新发布的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显示,2011年全国中职学校毕业学生为662.67万人,就业学生为640.9万人,平均就业率为96.71%,比2010年略有提升。统计数据(不含技工学校)显示,毕业生就业去向情况是:到各种所有制企  相似文献   

11.
顾丽芬 《考试周刊》2010,(49):229-230
上世纪80年代曾有许多优秀的学生进入中职学校学习,而今,在众多城镇,就读中职学校是绝大多数考不上普通高中的学生的无奈选择。究其原因错综复杂,但结合社会上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不足30%这一现状不难看出,注重区域产业结构调研,优化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增强中职教育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吻合度,可以有效提高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既能降低他们首次就业后的下岗率,又能提高其再就业能力,从而提高中职教育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2.
中职学校毕业生初涉职场,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心理上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行动上会感到不适应,导致就业初期不稳定.而企业与学校都希望初入职场的新人保持相对稳定,这样才能立足职场,才能谋求发展.针对中职毕业生在就业初期存在的实际问题,采用提高中职毕业生就业适应性和稳定性的策略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用人单位满意的合格的毕业生。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教育是学校职业指导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中职学生年龄偏小,理解和接受能力相对欠缺,适应社会能力较弱,针对中职毕业的就业观与择业观,及对社会的不适应性,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就业对策,以使中职毕业生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取得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各院校的毕业生逐年剧增,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压力也越来越大。这就对中职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要注重培养中职学生的创业能力,让学生认识创业、学会自主创业。  相似文献   

15.
祁雪丽  郭荣 《考试周刊》2012,(94):116-117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有很大的就业压力,而社会上计算机类人才需求的缺口很大,而中职学校是两者之间的桥梁,学校培养出企业所需求的计算机人才,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迎刃而解。形势所迫,中职教育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机制必须进行改革,培养合格的计算机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6.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其影响持续至今,各类学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竞争日趋激烈。中职毕业生虽然存在学历低、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劣势,但实践操作能力较强,具备一定的岗位专业技能,这是他们的一大优势。因而,加强对中职学生的技能培养和训练,将是中职学校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影响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我国制冷空调行业的快速发展,企业逐步提升了对从业人员职业岗位技能的要求,对中职制冷空调专业毕业生越发强调要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并希望其尽可能缩短上岗的适应期,最好一毕业即可直接上岗。然而,由于中职学校专业教师实践经验不足,专业实验实训设备短缺等因素的制约,中职制冷空调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能力方面与企业要求还具有一定差距。因此,加强学生就业前的顶岗实习是适应企业用人要求,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据统计,2004年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达到430万人,广西中职校应届毕业生将超过11万。面对如此庞大的就业队伍,认真做好学生就业推荐工作,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已成为各中职学校的当务之急。为此,各中职学校纷纷对本校应届毕业生进行就业教育,传达国家就业政策,介绍当前就业形势,明确就业、择业原则等。对于各校直到学生毕业在即时才进行就业教育的做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完善,沿海地区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已不再是难事。然而在表面就业繁荣的背后,仍然隐藏着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如"弃槽"、频繁"跳槽"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中职学校开展一系列就业心理辅导活动,促进毕业生在就业中实现人职匹配,这对提高中职毕业生的优质就业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于一个中职学校来说,良好的就业是学校赖以生存的生命线,一所中职学校如没有良好的就业体系,就业形势不好,那么对考生的吸引力就小,从而导致招生负增长的情况出现。相反,如果一所中等职业学校有良好的就业工作体系,毕业生就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则学生报考一定踊跃,学校办学也会蒸蒸日上。中职学校的学生该如何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