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曲高更应和者众——高雅音乐普及漫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敢 《教育文汇》2005,(12):4-6
如果你在大中小学校园随访学生,问什么是通俗音乐?我想,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说出个大概,并且能举出一大串通俗歌星的名字和通俗歌曲的名称。但是如果你要问他什么是高雅音乐,能说出个子丑寅卯的就微乎其微了。这也不足为怪。因为,当今的广播、电视、舞台乃至音像出版物中,几乎处于垄断地位的是通俗音乐;而理应稳坐“大雅之堂”的高雅音乐却“龟缩”在一个小小的角落里。高雅音乐处于这种窘迫的境地,不能不说是艺术的悲哀,教育的悲哀,民族的悲哀。  相似文献   

2.
现在我家里有三位中学语教师,还有几个参加过高考的甥侄辈。我真的很同情他们,为他们长期被语课所折磨而感到悲哀和不平。他们整天在语课中艰苦奋斗,却几乎没有人能将一篇章写得通顺而有采。也就是说.他们过了教学关(都是省市级重点中学教师),也过了考试关(都考上了大学本科),却没有过语言表达关,  相似文献   

3.
前些日子,我和好友一起出差,谈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这问题几乎是一个伪问题,但确实让我们彼此感到悲哀:社会如此发展了,怎么仍然不断有学生会提出这样幼稚的问题——好友在大学写作课上说《洛神赋》写得很美,建议喜欢的同学背一背,就有同学问,背这个有什么用呢?我的好友简直哭笑不得。  相似文献   

4.
鲁丽香 《师道》2014,(4):6-7
我愿做一个有情味的女教师。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悲哀地发现,我们的教育似乎走味了。放眼看看身边,在学校里成绩好的老师几乎六成是女教师.而在这六成女教师中,几乎又有六成女教师俨然就是当今流行语“女汉子”的最佳诠释——她们随时随地都可能对学生进行着见效较快的“军事化”教育:  相似文献   

5.
矿矿 《师道》2002,(11):33-34
如果你有兴趣去问美国孩子,在他们的生活中,什么东西使他们最感到压力,95%的孩子会告诉你:“学校。”怎么会得出这种结论呢?学校嘛,就应该是一个学习的乐园。大多数父母都是这样想的。但对于美国孩子来说,学校几乎谈不上是个学习的地方。我想,之所以造成这种错误认识,根源来自那些教书的人———老师。因为,很多老师几乎并不在意他们教些什么。教书不过是一种职业,一个赚了钱去养家糊口的职业。我并不是说把教书仅仅看成是一种职业有什么大错,对那些把生存当成第一重要的人来说,在美国这种社会里,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种…  相似文献   

6.
阅读的力量     
<正>人们常说,当一个人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那就去阅读。阅读能带给我们什么?毛姆在《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中写道:“培养阅读的习惯能够为你筑造一座避难所,让你逃脱几乎人世间的所有悲哀。我说‘几乎’,是因为我不想夸张到说阅读能缓解饥饿的痛苦,或者平复你单相思的愁闷。但是一些好的侦探小说和一个热水袋,便能让你不在乎最严重的感冒的不适。”  相似文献   

7.
正他们说,世界上有一种悲哀,叫作胖子。而我,也是他们口中的一员。胖子们的外表并不都如童话故事中所描述的那般可爱,略显臃肿的外形,走起路来摇摇摆摆的姿态,如果跑起来,那就更能成为众人眼中的笑点了。总之一句话,胖子们永远都是被嘲笑的对象。我从小就胖,但我胖得不亦乐乎。我不觉得胖有什么不  相似文献   

8.
蚂蚁进课堂     
一天中午,作为值日教师的我在校园巡视,突然发现操场的一个角落里围着一大堆学生,叽叽喳喳,“肯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我快步跑了过去,拨开人群,原来是一群学生在看蚂蚁搬家。望着几乎痴迷的学生,我不忍心打扰他们。我为他们高兴,因为我看到了他们身上散发出的天性;同时又陷入了沉思:我们的课堂为什么就不能如此有吸引力呢?  相似文献   

9.
做了几年低年级语文教师,经常感到悲哀。每当美术老师与我换课时,那帮孩子高兴地在座位上一边跳、还一边“噢!噢!可以画画了”地嚷着,完全不顾及我的感受。我一脸无奈地看着他们带着水彩笔,兴奋地奔向美术室,那欢呼雀跃的镜头让我心里真不是滋味。唉,什么时候,他们也会像这样爱上我的语文课呢?  相似文献   

10.
常作印 《师道》2007,(3):16-17
说句实话,作为教师我,最怕听的是师德报告。因为每次报告听完,没有自豪,只有悲哀。为台上的“优秀教师”悲哀!更为我们这个群体悲哀!他们催人泪下的报告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  相似文献   

11.
《当代职校生》2014,(1):64-64
长大了,有什么想对自己说的,在这偌大的舞台上尽情地诉说吧,我始终坐在第一席位。你的悲哀、你的徘徊、你的暴怒、你的欣喜,我都感同身受。  相似文献   

12.
我几乎感受不到什么家庭的温暖。爸爸妈妈的事情总是很多,忙也忙不完。大概除了我之外,任何事情都是重要的。他们总说我长大了,不需要他们对我盯太紧了。可是……他们对我简直……在他们的眼里,我根本感受不到  相似文献   

13.
田序平 《教育文汇》2007,(12):29-29
我们班级的晚自习纪律曾一度困扰着我,我几乎牺牲每天晚上的时间,频繁地到教室检查督促,有时甚至整晚坐在教室里。班纪律委员看到有我这样负责的老师坐镇,也就不愿管什么了。学生们似乎摸到了对付我的方法,我一来,他们在几秒钟之内立刻安静下来;我一走,他们在几秒钟之内又立刻哄闹起来。难道我要一直待在班级里吗?  相似文献   

14.
温暖概念80在打上这个题目的时候抬起头深呼了一口气,问了问自己。狐狸心,你给他们留下了什么?我们都生在80年代,而这一代青年无一遗漏的被人称作:垮掉的一代。我肩负这个不知是该高兴还是该悲哀的称号太久,有人说,累了,我们逃跑吧。于是一个个“80后作家”诚惶诚恐抓紧时间跟“80”这个概念划清界限。这不得不说是这个时代的悲哀,我想是这样的。直到徐鹏跟我说:我们该做点什么了。公益活动时间定在国庆,中秋节的前一天。小时候的记忆中,中秋节就是吃。那时侯的家里清贫,平时很少开荤,鸡鸭鱼肉什么的还算是奢侈品,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摆…  相似文献   

15.
以科举求仕,是处于唐季的咸通十哲的重要生活内容。日趋衰落的国势和家境的贫寒,使汲汲于进士一第几乎成为他们唯一的出路。于是他们在觅仕干谒过程中饱尝了种种生活上的艰辛和精神上的痛苦,经受了屡试不第的悲哀失望和一旦擢第的酸甜苦辣。由咸通十哲的经历,可以窥见唐末下层士人的生活与心态。  相似文献   

16.
我只是一个寂寞的小孩,我的思想很难被理解,悲哀也只有自已才明白,只能一个人将眼泪擦干,脸上的笑容像是街上的招牌,早已无人在意那背后的波澜。我从不在乎别人怎样看我。哪怕我在他们心中是那么古怪和不可理解。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改中许多新名词泛滥,把简单的事情说复杂了,把明白的事情说糊涂了;而且,过分强调理论的引用。例如,我们学校进行说课大赛。评分标准有一条:要有理论支撑。我是评委,我就注意听选手们的理论,他们用的比较多的是“建构主义理论”,我看了书,看了很多遍,也许是我太笨,我就不明白,到现在也说不出来。曾经有一个实习生来找我,说是要应聘,要说课,我看材料,竟然也有“建构主义”,我问:“什么是建构主义?”她说不知道,但是现在说课都在用!这样搞下去,实在是教育的悲哀!  相似文献   

18.
近义词辨析比较山西/高世明一、悲哀、悲忿、悲痛、悲恸相同点:形容词,皆有伤心、难过之意。“悲哀”“悲痛”常通用。相异点:“悲哀”侧重于内心的哀愁。唐·杜牧《寓题》诗:“假如三万六千日,半是悲哀半是愁。”田汉《南归》:“我也不愿她来分我的悲哀,而且悲哀...  相似文献   

19.
烛光之夜     
作为一个老师,若不能以开阔的视野和宽广的胸怀去评价孩子,而只是把学生看作一个个学籍号码,我不知道,这对一个孩子,一个家庭会是多大的悲哀。从爱出发,我想,这是一个老师应该遵守的一条基本的教育原则。当所有的孩子都从“教育”这个词中感受到了什么是爱,什么是尊重,什么是努力的时候,我们的奔波劳碌日夜追求也就达到了目的。  相似文献   

20.
有一次,当伯乐从一个磨坊前经过时,听到里面传来一个很悲哀的声音:“哎!像我这样的千里马,却总是在这里不停地拉磨,什么时候才有我的出头之日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