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阴霾遮蔽了整个天空的日子里,在苦痛磨砺着艰难人生的岁月中,亲爱的同学们,请让我们擦干眼角的泪水,轻轻打开《名人传》,从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的人生历练中汲取精神的力量吧。记住:扼住命运的咽喉,明天的成功必将属于你!  相似文献   

2.
徐蕊 《现代语文》2009,(7):123-124
张承志是一个典型的理想主义者,在《黑骏马》中他用超越性的眼光对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命存在的意义进行了探索,忍受失落的悲伤和精神无归属的苦闷,继续爱和怀念着草原上的索米娅和奶奶,升华了对生命的感悟。  相似文献   

3.
引言张承志的早期中篇力作《黑骏马》向我们初步展示张承志作为一个具有浓厚理想主义色彩的作家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对生活的审美理想,这些东西在张承志以后的文学创作中一以贯之,且又有新发展和突破。本文试以《黑骏马》为切入点,通过对张承志对人生痛苦和苦难的独特感悟的考察,分析一下这位理想主义者从灵魂上对痛苦的超越及面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一《黑骏马》给我们的第一感受,无论是从描述的爱情悲剧和生活的场景上,还是从小说具有的诗的律动和节奏的语言上与表现手法上,都是悲怆而高亢的,正如那首从形式和情感两方面始终贯穿作…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部最甜蜜的描述童年生活的小说,全世界的读者都在证实着马克·吐温在一个世纪前对本书做出的评价——安妮是继不朽的爱丽丝之后最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儿童形象(爱丽丝是指《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主人公)。  相似文献   

5.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在文学传达中作家经常会遇到两个问题,即:语言的一般性与形象的个别性的矛盾。语言的历时性与形象的共时性的矛盾。本文结合中外文学大师的大量文学创作实例,从诗学与美学的高度,阐述了如何解除文学传达中以上矛盾,即"语言痛苦"的技巧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杨玉霞 《德州学院学报》2004,20(3):55-58,96
八十年代孙犁创作的<芸斋小说>在对人性的揭示,个人命运与社会、时代关系的探究中,渗透着浓重的命运感与沧桑感,氤氲着沉郁的悲剧意识.孙犁在对悲剧的积极超越中实现了现实主义的完满,增加了作品的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7.
《店员》(1957)是马拉默德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马拉默德成功塑造了两位主人公莫里斯和法兰克的形象,从而揭示出该部小说的深刻主题:通过受难实现道德的超越。作者在这部作品中不仅反映了犹太人的生活状况,更告诉了读者生活的真谛。  相似文献   

8.
在新旧时代交替,社会制度变更时,社会便为出身贫寒而又有才能的人提供了活动的舞台。他们于是有了告别过去,创造光辉成就,跻身名流的可能。他们的精神晕眩,心理压力,内心感受都很相似,内心深处的自卑使他们痛苦不安。这时有的人在目标无法实现时,便极  相似文献   

9.
朱自清先生的早期散文《绿》,原是《温州的踪迹》中的一篇。这篇游记体的写景散文,是作者一九二四年二月八日写的,但文中所记的第二次到仙岩的时间,却大约是一九二三年的秋天。那时,作者在温州浙江省立第十中学(兼师范部)任国文教员。《温州的踪迹》中的诸篇,就写于这一时期。文中所记的梅雨潭在浙江  相似文献   

10.
小说《风景》是现代“新写实主义小说”的重要作品。本文为此着重剖析其中几个典型人物,揭示其深刻的内涵,说明“新写实主义小说”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1.
朱自清是“五四”以来重要的散文作家。《绿》和《荷塘月色》是他写在二十年代的两篇为人传诵的名作。这两篇散文,写景细腻逼真,设色与情致俱佳,文采斐然,达到了高度和谐的艺术境界,很能代表作者的风格。本文试图就这两篇散文探讨一下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色。情恳辞切,娓娓而谈,不尚浮华,不摆架子,这是朱自清散文为人所称道的特点,也是这两篇散文的一个显著特色。  相似文献   

12.
影片《巴别塔》通过参考圣经创世纪中巴别塔的故事,揭示出:交流超越语言,因此人们应该在认同人类情感共通及人类是一个整体的基础上包容无论是在语言、性别、社会关系、种族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囚绿记>(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是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陆蠡的一篇借物抒情散文,写于抗日战争爆发后的上海孤岛.  相似文献   

14.
《囚绿记》(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是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陆蠡的一篇借物抒情散文,写于抗日战争爆发后的上海孤岛。文章讲述了作家与常春藤的一段“交往”经历:“瞥见”绿、“留恋”绿、“幽囚”绿、“开释”绿、  相似文献   

15.
王宝成是农民文化活土成长起来的作家,其作品对农村生活的眷恋和农民文化的皈依情绪中浸润着理性思考的痛苦;王宝成又是一个不倦追求艺术超越的作家,作其品对于人的生存状况的哲理思考和关爱个体生命的人类情怀中涵蕴着无法释解的情感重负。痛苦的眷恋和沉重的超越构成了王宝成创作生命流程的二重奏。  相似文献   

16.
广西来宾诗人罗勋的诗集《痛苦之门》写出了诗人的痛苦体验以及对自我存在的思索。在倒立的思想中执着于自我灵魂的解剖,拷问生命存在的意义,既写出了残酷的现实对人们思想的肢解,也写出了一个孤独地执着于堂·吉坷德式理想信念的诗人形象。  相似文献   

17.
李丹 《现代语文》2008,(3):46-46
《绿》是一篇充满了浓浓诗意的散文。它之所以脍炙人口,传诵至今,不仅在于它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梅雨潭那“奇异”的、“醉人”的绿,而且还在于它字里行间所蕴含着的浓郁的诗意、生动传神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和充沛真挚的感情。  相似文献   

18.
<正> 高中语文的教育对象——高中生,在生理上正处于从少年到成年的过渡期,在这一阶段,高中生积极的、独立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正在形成,想象力越来越丰富;对现实的审美态度也逐渐形成,而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对于一些艺术作品已经能够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审美,进行鉴赏。这  相似文献   

19.
生命,一种永远的诱惑与秘密。语言,一个熟稔又陌生、古老而常新的问题。诗(艺术),一座难进更难出的曲径深宫。而“语言、生命、诗原本是三位一体的东西。真正的语言是诗的语言,真正的诗性是人的本性,人类将在语言的虹桥上走进诗意的生命”。──《超越语言─—文学言语学刍议》中如是说。富于新意和深度的化合。一种经过多维多向的追问、梳理、探寻、阐解的确认与指实、概括与抽象,一种充满热情和信念的设立与构筑,理想与建议。由此,语言与生命显象出原有、能有、应有的力量和光辉,创生出了一种文学言语的新图景,全书既涵含有语言本体论的色…  相似文献   

20.
付建军  刘文宽 《初中生》2008,(12):18-21
[题目] "不!"历史的天空中曾经回荡过多少个这样理直气壮的声音."不!"现实的土地上仍然传扬着多少个这样斩钉截铁的回答.于是,我们的眼前会浮现出一幅幅感人肺腑的画面.于是,我们的心中会感悟到一个个颠扑不破的道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