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语用学研究认为,话语的语用意义可分为一般语用义(包括语气、语调等)、实现语用义、色彩语用义、言外语用义、文化语用义和社会语用义等几种。这里笔者着重对《雷雨》的一般语用义、实现语用义和言外语用义等方面作简略分析。  相似文献   

2.
语用学视野下的教师语用失误是教师运用教学话语不符合语用学原则。可以将其分为教学话语表达失范、教学话语理解偏差及教学话语语境不当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语用模糊是说话人在特定语境中向听话人同时表达数种言外行为或言外之力的语用现象。它在戏剧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对话中普遍存在,用以突出人物性格和冲突。从语用模糊的角度分析戏剧名篇《雷雨》中的人物对话,纵深地挖掘其中的人物性格和戏剧冲突,展现语用模糊的使用对戏剧冲突发展的突出作用。  相似文献   

4.
幽默对白的运用对于表现艺术作品的深刻内涵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合作原则、语用预设和礼貌原则出发,对小品《婚姻介绍所》的对白进行了语用学层面的剖析,并分析在语用学观照下小品个性化对白的幽默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以微博中的话题评论为语料,以冲突对话为研究对象,解析了网络语境下冲突话语的语用特点和发展趋势,探讨了它对人际关系建构和解构的作用,阐释冲突话语发展所造成的负面语用影响,揭示其人际语用效应,为网络环境中人际冲突的管理提供新的语用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6.
《雷雨》人物形象研读缺少复杂性分析。《雷雨》是复杂性作品,复杂性是哲学上的认识论、方法论。《雷雨》中人物具有复杂性,其复杂性体现在人物冲突、关系、性格与功能。《雷雨》人物形象的研读,需要立足作品与人物的复杂性,并运用复杂性思维与复杂性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大师拉辛的著名悲剧《安德洛玛克》的高超的艺术技巧,着重探讨了其在戏剧冲突的安排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的突出成就。  相似文献   

8.
话剧爝雨》是曹禺先生的第一部戏剧作品,它以其鲜明的时代特色、独特的戏剧结构、丰满的人物形象、个性化的语言,展示出作者对时代的敏锐感受、对社会的精微剖析。这个四幕话剧《:雷雨》不仅奠定了曹禺先生在中国话剧史上杰出的现实主义剧作家的地位,而且也成为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9.
石淑芳 《考试周刊》2012,(42):40-41
【教学目标】(1)明确戏剧常识,了解曹禺及《雷雨》全剧故事梗概。(2)概括情节,把握戏剧矛盾冲突,理解戏剧所反映的深广的社会内容。(3)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体悟人性的复杂性。(4)鉴赏戏剧人物语言。【教学重难点】揣摩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与性格特点。【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印发材料,课前预习,课堂点拨。  相似文献   

10.
莎士比亚的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都出现在16世纪90年代.相差只有三年.两个剧本在题材流变、戏剧冲突、人物形象、文化要义等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通过对这两个剧本的对比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汤显祖戏曲和莎士比亚戏剧的异同,从而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1.
语用学是研究如何理解语言和使用语言的一门既独立又跨学科的科学。语用学与翻译结合的研究是语言学发展与翻译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翻译教学的目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本文拟从语用学的视角探讨语用学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以求指导翻译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12.
戏剧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常用的文学体裁。这种题材以人物台词为手段,浓缩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场景,集中突出了戏剧的冲突。本文以“冲突”为教学的核心,从阅读、欣赏、写作三个维度建构起了立体化戏剧课程,把文学欣赏、文学写作和戏剧表演融为一体,达到提升学生的鉴赏、写作、口语表达等语文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教学背景】《雷雨》是高中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第一课。从它开始,我们将开始赏析现代戏剧、古典戏曲。而《雷雨》又是中国现当代戏剧扛鼎之作,所以,如何处理这篇选文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节选部分的《雷雨》描写了周朴园与侍萍30年后相遇与相认的过程,依据批判性思维的三要点会质疑重实证讲逻辑,对这两个人物形象的鉴赏,应通过质疑—共解来保持心灵的开放,让学生理解戏剧的价值,懂得生活的真正逻辑。具体包括三个环节:从质疑到实证,从批判到立论,从结论到争鸣。  相似文献   

15.
语用学在国内发展二十多年来,反映研究成果的相关研究著作也出版不少,2011年出版的《语用学十二讲》具有其本身的优势,其内容翔实丰富,反映前沿研究和覆盖面广,除了包含一些语用学经典章节,还介绍了指示语、语言中的模因和实验语用学等新兴研究课题,引起了众多语用学研究者兴趣。  相似文献   

16.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斯威彻尔(Eve sWeetser)采用认知语义理论的方法发现词汇语义在社会物质域(sociophysical domain)与认知域(episttemic domajn)、言语行为域(speech-act domain)之间存在着系统的隐喻关联,并很好地解释了语言形式与功能的一对多匹配关系.这为解析复杂的语义现象提供了一条全新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17.
(<雷雨>的戏剧冲突具有复杂性主次性尖锐性和发展性,从而演绎出了戏剧艺术的光彩,成为了话剧史上的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18.
选择《雷雨》第一幕一片断,运用礼貌原则,从话轮抢断、闻者转换、言语行为和次选回应等方面对偏离礼貌常规的话语加以分析,完成了戏剧冲突的语言学解释。从而说明,礼貌原则可以有效地阐释戏剧冲突;会话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对戏剧做出有依据的语言学阐释,使戏剧批评建立在相对客观和可复制的基础上;英语会话学说同样可用于中国戏剧作品批评。  相似文献   

19.
文本解读活动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形式,师生对文本言语和意蕴能否作出深度的体验及挖掘,可以说是文学教学成功必不可少的前提和基础。中学语文课上的文学阅读相对于一般人的文学欣赏而言有其特殊的规律和规定。该文针对当前文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文本解读方面的问题,指出教师只有在语文课程教学要求的规定下,立足人文立场,用全新的解读理念,多维的解读视角,开拓的解读视野,灵活的解读方法重新审视体味我们的语文教材,才能让我们的文学课堂同时体现出“文学”和“语文”的本色。  相似文献   

20.
语用学的发展具有先慢后快的趋势和明显的阶段性,对语用学的研究离不开对语用意义和语境的研究。当前语用学著作似乎对语用意义或语境的讨论远远不够,这与两者在学科内的核心地位极不相称。本研究认为,语用意义并不是一种具体意义,语境意义、非自然意义、施为用意和特殊含意实指语用意义,语境研究包括研究其生成条件或构成要素两条路径,而动态的认知语境观利用关联这个常量来分析语境,因此能够恰当地代表语用学学科的语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