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一、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与思辨能力内涵思辨能力指用辩证的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中,“思辨”和“思辨能力”多次被明确提出。本文所探讨的思辨能力主要指小学生通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形成的独立思考以及辨析的能力,从而能在学习与真实生活环境中,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能“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让初中生初步触摸哲理,学习思辨,是创新表达、催生智者的有效途径。2013年中考,有哲理思辨含量的命题被“看好”,  相似文献   

3.
思辨能力又称批判性思维。《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发展思辨能力。英语阅读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受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英语阅读课堂出现“思辨缺席”。文章主要阐述思辨能力的内涵,分析教学出现的问题,探讨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自“庄生晓梦迷蝴蝶”肇始,以浪漫主义手法来描写梦幻的文学作品,不绝如缕,源远流长。在数不胜数的“梦幻”作品中,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堪称扛鼎之作,被选入多种教材。如何把握其主题,是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本文试图对《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的主题作一剖析。《梦游天姥吟留别》又题《别东鲁诸公》。天宝三年(744)李白遭权贵谗毁,被赐金放还,开始再次漫游。他离鲁南游吴越,临行时留此诗向朋友们表白心情。《梦游天姥吟留别》有着丰富而深厚的思想内涵,问世以来,对其主题的探讨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传统观点把梦境当做李白追求的无限…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纯然的记梦诗,绝无想象或虚构的成分。又有人说:《梦游天姥吟留别》所描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虚托,但无论是否虚托,梦游就更适于超脱现实,更便于发挥他的想象和夸张的才能了。笔者认为第二种说法比较客观。“诗言志”。“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所以说《梦游天姥吟留别》乃一首纯然的记梦诗,是不确的。  相似文献   

6.
李白诗篇《梦游天姥吟留别》,千年来为人们所激赏。对诗中梦游仙境的理解,则至今存在分歧。如最近出版的《李白大辞典》,提要、鉴赏两个部分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辞条,解释梦游仙境,便是各执一词。前者说,“今天多谓此段象征诗人天宝初供奉翰林时朝廷中诱人而可怖之...  相似文献   

7.
有一种理论认为 ,文学是作家的白日梦 ,是作家平衡心理、实现生活理想的一种途径。作家在生活中有了压抑 ,有不得实现的愿望 ,用文学的形式释放出来 ,用文学的形式得以补偿 ,从而达到一种精神平衡 ,这便是文学的代偿功能。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便是这样的一篇作品。《荷塘月色》作为朱自清的白日梦 ,有着同梦游一般的外部形式。梦游患者的梦游 ,大体要经过三个阶段 :走出室外、梦游、回到室内。这也是《荷塘月色》的结构。《荷塘月色》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交待夜游的原因 ,是为“入梦” ;第二部分描写夜游所见所思 ,是为“梦游” ;第三部分回…  相似文献   

8.
王月枫 《江苏教育》2022,(57):15-17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的六大学习任务群之一。文章以“寻找英雄”主题任务学习为例,立足思辨性教学的重要质素——质疑和批判,引导学生在内容的梳理和质询中,渐入思辨场域;在形象的辨析和批驳中,打开思辨过程;在观点的建构和寻证中,直达思辨本质。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思辨性,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文学作品教学可以依据“文学四要素”架构,从读者与文本、作家、世界以及自我这四个维度实施“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思辨性教学,从而发展学生思辨力,促进学生文学素养与思辨能力的双重提升。  相似文献   

10.
一、解题这首古诗在《河岳英灵集》标题为《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所以有的版本诗题又作《别东鲁诸公》。王瑶的《李白》中写道:“在北方盘旋了几年,他就南下了.他的著名诗篇《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一作《别东鲁诸公》,就是在南下前写的.”“在北方盘旋了几年”,指的是李白于天宝元年(742年)应玄宗征召,满怀政治抱负,赴入京城长安,到屡遭高力士之流的陷害,政治上一筹莫展,  相似文献   

11.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规定的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一,对接的是“思维能力”这一核心素养。设计“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要搭建思辨平台、注重思辨要素、统筹思辨性读写进行整体规划。实施“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要关注教学内容和载体以及学习主题、学习情境和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已经颁布,提出了"群文阅读"、思辨阅读,为语文教学提出了新视角、新路径。那么文言文选修课堂应该有着怎样有效的教与学呢,课例《永恒:定格在性格的审美中——〈项羽之死〉》力求以语文核心素养为指引,紧紧抓住《垓下歌》的内容,组织思辨阅读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垓下歌》里品鉴人物形象,使学生在具体的思辨活动中有所为,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同时,磨砺学生的思辨能力,在思辨阅读中还原“语言”框架下的思维、审美、文化的有效延展,濡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曹兴戈 《现代语文》2002,(11):26-27
新旧高中语文教材都选编了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下简称《梦游》)作为讲读课文,看来是视为经典篇目的。然而阅读原诗,再读教参分析、课文提示与练习设计,觉得后者对诗歌主题与手法的分析很难与原诗“粘合”,颇有曲解和随意拔高之嫌。“梦境美好”说难以成立。《梦游》的主体是写梦境。诗人写了怎样的一个梦,怎样的一个仙境,弄清这个问题对于分析诗歌主题和手法至关重要。旧教参将梦境四景概括为诗人追求“梦寐以求的乐土”的过程,新教参则定性曰“这样的‘梦游’真是一种美的享受!”一句话:诗人描绘的梦境是“美好”的。关…  相似文献   

14.
是“乐土”,还是“恶梦”?──浅谈《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的梦境江苏省姜堰中学陈章明关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神仙洞府的描写,人教版的《教学参考书)认为:“这便是诗人所梦寐以求的乐土”,在“思考和练习”参考答案中又说:“诗人所以把这些幻想中的事物...  相似文献   

15.
《高级中学语文课本》第三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9月第一版)选有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同册《教学参考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2版)总结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全诗通过梦游的描绘,写出了作者憎恶封建现实,追求自由乐土的思想,表达了蔑视封建贵族的反抗精神。”(148页)同时分  相似文献   

16.
<正>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思辨性阅读与思辨性表达各有侧重又相互促进。“思辨”在我国最早出自《中庸》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句话,意思是慎重地思考、明确地辨析。思辨性阅读是以思辨为主要特征的阅读方式,是阅读主体对文本信息进行深入思考辨析并作出合理评判的阅读活动。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评论者对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梦境”的阐释,不外乎是说诗人憎恨封建社会的现实,追求自由、理想的乐土。例如: ①高中《教学参考书》云:“这是一首以游仙诗的形式表现鄙视权贵、追求自由生活的浪漫主义杰作。”说什么梦游之仙境,“描绘得富丽堂皇……呈现出一个相敬相爱、雍雍穆穆的极乐世界。”②朱东润先生主编,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其“解题”写道:“通过梦游,抒写了对山水名区和神仙世界的热烈向往,表现了作者鄙弃尘俗、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思想。”③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白诗选讲》认  相似文献   

18.
<正>基于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整本书阅读”等学习任务群的深刻理解,著名特级教师刘晓军在他的校园成长励志小说《阿文进城》《闯进冬至节的羊》《霸王龙返乡》(以下简称“三部曲”)中,每一册后面都设置了“助读对话”,包括“‘每章一问·自圆其说’话题备选”和“‘整书研读·集体分享’话题备选”,每一个读者都有了抓手,以“话题备选”为支架,展开思辨阅读和整本书阅读。一、“每章一问·自圆其说”引导学生从故事表面走向思辨在《阿文进城》中,作者设置了“阿文为什么恨爸爸?能否用表格列出六条以上的原因。”“从哪些细节描写最能看出乡下孩子借读不易?”“阿文的病痛除了现实环境不适、水土不服,更多的是来自哪些因素?你的身边有这样的转学生吗?”……这些问题首先引发思辨:“为孩子好”是不是真的好?  相似文献   

19.
李白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主要代表作家 ,尤善于古体诗的创作。这首《梦游天姥吟留别》便是其古诗的代表作。唐玄宗天宝三年 (744年 ) ,李白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 ,被放出京。第二年 ,他将由东鲁 (现在山东 )南游吴越 ,故写了这首描绘梦中游天姥山的诗 ,留给在东鲁的朋友 ,所以也题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但这又不仅仅是一首赠别诗。清人陈沅 :“题曰留别 ,寄去国离都之思 ,非徒酬赠握手之作。”(《诗比兴笺》)诗人在这里是托梦游天姥山以寄意 ,表达了对权贵的无比蔑视和对自由生活的热烈追求。《梦游天姥吟留别》也不仅是其古诗…  相似文献   

20.
开学啦     
《红领巾》2010,(3):28-29
在“飞进书丛”中,我们曾经介绍(jie shao)过1865年出版(ban)并风行至今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动画片《爱丽丝梦游奇境》讲的则是爱丽丝长大后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