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嘉应学院学报》2021,(1):99-103
高校"金课"是教师用心钻研课程,追求立德树人业务能力和效果最优化,激发学习者乐学、真学、慧学和获得良好感知与收益,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不断革新升级、质量稳步提高的过程和结果。高校打造"金课"可以从"金"师资、"金"媒介体系和"金"学习者等三方面着手使力,即:激发教师乐教、善教和用心教学的内部驱动力;革新课程、教学与环境等媒介体系,体现"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标准特征;点燃大学生乐学、真学和慧学的热情,引导其成为有学术志趣的学习者。  相似文献   

2.
在教育部淘汰“水课”,打造“金课”,着力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背景下,地方高校进行了一系列围绕“金课”建设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地方高校通过基于“金课”建设和人才培养需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更新教学观念,深化课程教学范式综合改革;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重构专业课程体系,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构建智慧教学场景,助推教育教学改革;部门协同联动,构建“金课”建设新机制等强有力的措施,为全面打造各专业“金课”作出了一系列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得到广大师生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3.
打造数字化教学“金课”是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中高职“教学革命”的关键。高职数字化教学“金课”建设应基于服务学生学习理念,体现高职教育属性和教学规律,围绕数字化时代“三教”改革,以促进课程教学全程留迹及教与学精细化管理服务、推动课程考核与成绩评价机制创新、提升评教评学的数字化水平为价值追求,通过高起点实施教学数字化顶层设计、高标准优化智能化教学环境、高水平建设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高质量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高水平打造个性化在线课程、高精度开展教学质量诊断与监控,落实数字化教学“金课”建设,实现教师教学成就感与学生学习获得感双提升以及学校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双促进的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4.
高校“金课”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金课”建设是顺应教育发展的历史规律,以先进教学理念为指导的科学化建构过程。文章尝试将OBE教学理念引入到“金课”建设中构建“OBE金课”教学模式,并结合社会工作专业“社区工作”课程实例,进一步阐述“关系分析—预设产出—实现产出—评估产出”的“OBE金课”模式实践路径,以期为“金课”教学设计提供参考,也是OBE理念在微观课程与教学本地化实践的一次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5.
樊梅 《亚太教育》2022,(5):169-171
“金课”建设是促进高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学生高级思维、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教师作为课程教学实施与评价考核的主体,在“金课”建设中负有重要职责。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前沿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知识,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和信息素养,辩证地使用各种理论和学说来改变和重构教学模式,将学生培养成为有独立思考及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课程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建设“金课”、打造“金课堂”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目前,高职院校金课建设存在着思想基础不厚实、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高、建设生态欠佳等问题。为此,高职院校需夯实“金课”建设的思想基础,建立“金课”人才支撑,搭建“金课”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教师乐教善教、学生乐学善学、教学效能高的“金课堂”,建设“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背景下,落实“金课”建设要求、打造混合式“金课”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在认知维度上,教师要提高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在实践维度上,教师要用“金课”标准引导教学、优化混合式教学模式、革新传统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金课”成为高校课程改革与建设的目标,探索“金课”的建设模式与方法是提高课程建设质量的关键。如何充分利用线上和线下教学优势,构建有效可行的混合式“金课”模式,在课程建设、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课程资源、课程推广等方面仍然面临着一些现实困境。高校领导与教师应正视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存在的困境和问题,积极探索“金课”建设的有效路径,建成高水平、高质量,满足学生需求的“金课”。  相似文献   

9.
开放教育混合式“金课”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同类别课程,具有体现开放教育特征的课程设计原则及实现路径。围绕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考量开放教育特点,大学英语混合式“金课”遵循“实用性、应用性、接受度”原则,具有自身的价值意蕴。面对可能存在的课程建设困境,以混合式教学动态支架模型为理论框架,教师、学习活动、学习资源成为支架的关键要素,创建课程初期、中期、后期不同强度的社会临场感、教学临场感、认知临场感,满足成人学习者在不同阶段的学习需求,促进有效学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李其云 《英语广场》2023,(10):78-82
高校外语界围绕“金课”建设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探讨了“金课”建设的标准和关键内容,提出了基于内容依托教学理念的“金课”建设思路,为外语教学革命提供了有益的指导。该教学理念强调学生要依托相关学科知识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综合运用英语语言技能的能力。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以英语语法“金课”建设为例,尝试依托各种体裁的英语学科知识,采用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兴趣,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提高英语教学的实际成效。  相似文献   

11.
淘汰“水课”,打造“金课”,是在近二十年来应用型高校办学规模快速扩张、教学质量严重下滑的背景下,对教学质量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从学生的视角出发,以学生为中心,研究和探讨学生对当前课堂教学的认识、评价与感受,建设有获得感的“金课”,才能提高本科教育教学水平与质量。文章通过调查分析研究学生课堂获得感的来源、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对高校“金课”建设提出相关建议,以提高学生课堂获得感,从而提高“金课”建设的实效。  相似文献   

12.
彭越 《大学教育》2023,(19):26-30+34
为提高课程质量、实现教育现代化,环境化学课程从认知理论的学习分类出发,结合布鲁姆教学目标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与实践,构建以认知理论为基础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结构,开展基于递进式认知情感的教学内容整合、基于认知发展的资源建设以及基于认知促进、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的教学设计与技术运用。教学实践中以学习者学习过程为基础的结果呈现与教学评价表明,环境化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线上与线下学习的有效融合是增强教学效果的关键。以上结论为混合式“金课”的建设提供来自民族高校课程建设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3.
文章阐述了“金课”的内涵、基本类型和基本特征,指出高职院校要以立德树人为基本任务,以产业链为依托,以1+X证书建设为推力,以培养“三创”人才为目标,科学设计“金课”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进而提出旅游管理专业“金课”建设要以实践教学为抓手、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制度和文化建设为保障,坚持“分层多元教学”理念,从教学、学习、保障三个维度出发,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分析信息化时代高校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和现状,以南京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术英语演讲课程建设为例,阐述了对照“金课”标准提高教学团队信息素养的必要性和具体要求,以提高课程的建设水平,打造满足新时代学生学习需求的外语“金课”。  相似文献   

15.
"金课"建设是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立足点和突破口。推动"金课"建设必须依靠育人前线和教学一线的教师。目前,高校本科教育"金课"建设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也是教师的教学认知问题,即教师是否能够认识到"金课"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否愿意采取相应的教学调整和变革。本质问题则是教师能否实现自身角色快速转换,进而在"金课"建设中贡献自己应有的智慧和力量。因此,建设一流本科教育"金课",必须破解教师存在的课程育人主责角色不清晰、课程教学主动角色不明显、课程变革主要角色不到位、课程研究主体角色不显著等角色认知和行为障碍,实现教师角色转换,推动一流本科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和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6.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资源丰富权威,与高中思政课教学内容天然契合,具备转化为良好教学资源的功能优势。丰富权威的知识资源能强化高中思政课政治引领力;品类多元的文化资源能聚合高中思政课思想感召力;全效性媒体资源能提升高中思政课学生获得感;开放共享的课程资源能增强高中思政课教学时效性。高中思政课教师巧用、活用、善用、精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资源,将其高效转化为课程资源,对于增强思政课教学时效性和实效性、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金课”建设是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高职院校应改变“水课”的教育生态基础,疏通“金课”建设遇到的目标、双师、绩效、地位、驱动等现实“堵点”,从管理、供给、需求三侧调节,全面优化教育生态,以有效促进“金课”建设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杨晶晶  龚露 《教师》2023,(25):99-101
教育学课程是高校师范专业的一门具有奠基性的教师教育课程。近年来,教育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教学目标模糊、教学内容繁杂、教学模式陈旧、教学评价形式单一等问题。文章作者基于“金课”建设背景,针对高校教育学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修订课程目标、整合教学内容、采用多元教学模式与方法、构建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等四个方面的具体举措,旨在提高教育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使其成为具有显著特色的“金课”,进而提升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思政课改革要贯彻落实“大思政课”理念,善用“大思政课”能有效提升高职思政课学生获得感。“大思政课”教师队伍奠定高职思政课学生获得感之基,“大思政课”教学内容铸造高职思政课学生获得感之魂,“大思政课”教学方法夯实高职思政课学生获得感之根。践行“大思政课”理念,要因材施教:培养“大先生”,建设善用“大思政课”育人“大队伍”;因事而化:化用新时代“大事件”丰富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因时而进:开展凸显职教特色的实践教学以及“互联网+”新态势下的思政课创新教法;因势而新:建设“大课程”体系,搭建思政课教学“大平台”,应用协同育人“大机制”。  相似文献   

20.
"水课""金课"已写入教育部正式文件,这是近期高等教育的热词。文章描述了"水课"的表现,分析了"水课"存在的原因,并对"水课""金课"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提出"以学生学习为导向"的理念进行课程评估设计,通过评估剔除"水课",以评估指标体系作为标准建设"金课",提高课程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