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颜昌茂 《图书馆》2023,(6):49-54
文章对元宇宙的内涵特征及其信息技术基础进行了探讨,认为元宇宙可以为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提供新思想、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方法,图书馆也要紧跟科技信息潮流技术,站在科技发展的至高点,探索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潜力。坚定信息技术提升图书馆发展新动能的信念,培养元宇宙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夯实信息技术提升图书馆发展新动能的支撑。积极采用VR/AR技术打造新型虚拟空间图书馆,积极采用数字孪生技术打造新型数字化图书馆,积极采用共生技术打造新型生态系统图书馆,这是塑造图书馆发展新动能的“赶考”之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意义]自Web1.0时代的图书馆发展至Web3.0阶段,技术与图书馆从相加到相融,双向协作促发展。通过拆解元宇宙技术创新思维及逻辑,以具身阅读为切入点,研究元宇宙图书馆的建设路径和创新功能。[方法/过程]以厘清元宇宙和图书馆发展逻辑共通点为起点,验证元宇宙图书馆的存在合理性,以结构主义范式分析元宇宙图书馆结构的整体、关系、主体、自调、转换等多重结构属性,聚焦具身阅读行为,辨析元宇宙图书馆溯源与认知、连接与断连、沉浸与脱离、公共与私域、再现与真空的多重关系。[结果 /结论 ]通过具身认知视角展开元宇宙图书馆中阅读认知行为的仪式、融合、社交特性的相关分析,探索元宇宙图书馆在原有图书馆功能基础上,进行多重建构认知视点的阅读认知、灵境泛在多维呈现的阅读融合、反哺个体拓宽社交范围的阅读社交、多元价值引导下虚实演变的阅读仪式、以图书馆为中心延展多边经济的阅读产业链方面的功能创造与创新。  相似文献   

3.
元宇宙时代信息伦理将面临新的挑战,厘清信息伦理的认知误区,能够为其健康发展指明方向。文章探讨了元宇宙时代信息伦理的具体表现及产生原因,指出元宇宙时代信息伦理存在的主要困境有信息隐私泄露风险、信息滥用风险、信息歧视风险、信息污染风险等,从技术根源、社会根源、主体根源分析了信息伦理困境的成因,提出了构建以“顶层设计、技术规制、社会监督、伦理教育”四位一体为基础的信息伦理失范行为治理体系,以有效应对信息伦理困境。  相似文献   

4.
从技术、时空、功能等维度重新界定元宇宙的内涵,并将其发展路径划分为启动探索期、架构完成期和生态成熟期3个阶段。探讨基于物-人-场景的图书馆与元宇宙虚实融生,重点分析元宇宙图书馆存在的数据保存和流动风险、虚实世界强联通困境、技术和管理风险等问题。针对数据存储、计算与处理架构的底层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哈希网络交互的元宇宙图书馆数据治理架构,构建包括基础设施、技术基座、安全可控、内容创作和创新应用的泛在互联可信的元宇宙图书馆发展生态链,治理虚实共融的元宇宙空间再造、知识传播和服务新价值重构。人与技术协同治理,从教育、规制及伦理等方面推动数智治理的相关实践,实现元宇宙图书馆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智慧图书馆是在传统图书馆的物理世界和数字图书馆的数字世界之上进行“数实融合”的产物,而元宇宙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虚拟与现实的融合,也即“数实融合”;数实融合主要在于三元空间的交叉融通,从三元空间视角可以全面深刻地认识元宇宙与智慧图书馆。本文首先从空间视角出发,解读元宇宙和智慧图书馆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其次,阐述图书馆中智慧的起源以及智慧图书馆在元宇宙数实融合空间中体现出来的大成智慧;再次,分析元宇宙包含的三维、三元、三基,并通过数字经济的“四化”得以实现,以及元宇宙环境下智慧图书馆数实融合的技术实现;最后,探讨元宇宙环境中智慧图书馆数实融合空间的构建伦理与风险。通过元宇宙的技术体系,可以从网络连接、数据处理、确权认证、虚实交互和内容生产五个方面打造智慧图书馆的书、人、法,实现数实融合,但必须要遵循科技伦理,提升法律保障,同时还要避免隐私风险、产权风险和治理风险。图5。参考文献25。  相似文献   

6.
元宇宙给阅读带来诸多新特征,图书馆需要应时而变,创新阅读推广方式。文章基于虚拟视觉叙事感知理论,从阅读推广的刺激介质、信息映射和终端反馈等维度,构建了元宇宙环境下图书馆阅读推广框架。指出场域空间、技术载体可成为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刺激介质,而虚拟体验、交互共享与场景交融可实现元宇宙的感知信息映射,最后通过记忆存储、读者画像和感知反馈,完成阅读推广。  相似文献   

7.
元宇宙技术的出现和在社会多个行业的应用,将会推动图书馆从智慧空间建设走向空间智慧化建设。在“第二人生”等游戏平台中的虚拟图书馆建设实践,为元宇宙时代的图书馆空间智慧化建设积累了经验。在元宇宙时代,图书馆人需要感知元宇宙赋予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全新认知与技术驱动理念,秉持图书馆虚拟空间与物理空间相融共生、交融赋能的原则,努力推动元宇宙图书馆智慧化文化、教育与工作场景的创建。  相似文献   

8.
本文立足于世界3理论和知识组织原理,对元宇宙时代图书馆职业变迁展开理论分析和讨论。从元宇宙所具备的信息交流方式变革和个体沉浸式参与两个维度入手,以客观知识世界内在结构的表征和图书馆在社会认识高级进程化中的作用为理论分析路径,对元宇宙语境下图书馆的形态和功能进行探索和分析。研究发现,以“世界3”内在结构表征为目标的知识组织将是元宇宙时代图书馆的主要业务突破口,而经过整序的客观知识世界将是图书馆促进社会认识高级化进程的基础;元宇宙时代,图书馆将面临由场所到场域的形态之变和由制度设计到思想实验平台的功能之变。基于新型的元宇宙场景对图书馆的未来展开讨论,有助于图书情报领域展开前瞻性的理论建设与实践转型。参考文献43。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来,图书馆界掀起了元宇宙研究与应用热潮。图书馆之所以拥抱元宇宙,不仅与这门职业特有的信息与数据管理技能有关,而且与将交流置于重要位置的核心价值有关。如今不少图书馆和相关研发机构已经在图书馆元宇宙应用领域积极作为并谋篇布局,期待元宇宙能为图书馆事业的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打开一片新的天地。本文从一线工作的图书馆员的角度出发,对元宇宙与图书馆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事业发展的影响做一些探索。并从我们为什么需要元宇宙?元宇宙技术将给图书馆带来什么好处?以及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三个方面展开。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应在三个方面下功夫。第一,着力推进业态重塑,努力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知识服务新业态的基本架构;第二,着力发挥职业优势,将图书馆特有的关联技术应用于数据与数据、人与人,以及数据与人之间的互动之中,并促使其增值;第三,着力事业发展转型,以元宇宙技术为突破口,加速培育并创新适应新技术环境的管理体系与服务方式,并有力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  相似文献   

10.
司娟 《晋图学刊》2023,(3):72-79
学界对元宇宙与图书馆的运用和实施做了大量研究,但尚缺乏对这些文献的系统性梳理。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图书馆可以利用元宇宙技术,构建新的场域空间,拓展新的资源获取途径,发展新的服务生态;中国图书馆要走本土化的元宇宙道路,储存与传承经典文化,构建书香社会,强化原发性技术探索,实现元宇宙技术自主化与可控化利用。本文从一个文献视角总结了元宇宙在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为图书馆发展元宇宙提供了学术线索参考。  相似文献   

11.
元宇宙概念的流行引发了整个社会的关注,图书馆界也在第一时间投身到了融入元宇宙的学术研究及实践探索之中,沉浸式体验作为图书馆走向元宇宙的突破点,是图书馆学界未来关注及研究的焦点。沉浸理论、分布式认知理论、具身认知理论等构成了元宇宙图书馆沉浸式体验的主要理论基础;5G技术、扩展虚拟现实(XR)技术、全息通信技术等构成了元宇宙图书馆沉浸式体验的主要技术基础;沉浸式图书馆线上线下游戏服务构成了元宇宙图书馆沉浸式体验的主要实践基础。元宇宙图书馆虚拟数字人、元宇宙图书馆沉浸式资源空间、元宇宙图书馆沉浸式服务开展是元宇宙图书馆沉浸式体验的主要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阅读空间、阅读场景、阅读产品、阅读主体4个方面探讨元宇宙技术赋能阅读发展新样态,并提出元宇宙赋能下图书馆阅读服务发展路径,即完善馆藏资源建设与管理,宣传推广元宇宙阅读,加强元宇宙阅读人才队伍建设,合作开展元宇宙阅读服务,持续优化元宇宙阅读环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元宇宙的提出激发了高校图书馆领域知识交流与科研创新的活力,为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模式变革与创新提供了新思路。[方法/过程]文章揭示了元宇宙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共生的哲学形态,将场域理论的基本逻辑应用于学科知识交流与学科资源交互之中,采用质性分析法深入挖掘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服务的环境、用户、资源三大需求动力,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场域交互下的智慧空间服务、用户定制服务和资源平台服务于一体的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创新服务模式。[结果/结论]文章从元宇宙虚实相生理念和技术特性出发,梳理其在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服务中的潜在驱动力,为高校图书馆从资源能力向服务能力转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空间理论为切入点,分析元宇宙图书馆空间生产的内在逻辑与实践。基于元宇宙图书馆的空间性及其意义,从虚拟场景与具身性在场、情境构造与多样空间生产、可见性与元宇宙图书馆空间的社会化生产3个维度分析元宇宙图书馆空间生产实践,探究元宇宙图书馆空间生产中的视听具身、认知具身、想象具身等多重具身感知以及元宇宙图书馆空间生产中读者的情感凝聚、互动仪式和阅读升维。  相似文献   

15.
新技术环境下,图书馆加快应用元宇宙技术,探索智慧图书馆沉浸式服务,为图书馆智慧化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和实践场域。文章梳理元宇宙核心技术和智慧图书馆不同发展阶段的技术基础,探讨二者之间的契合点,据此提出融合路径。围绕智慧图书馆设备、技术和职能等核心要素,结合元宇宙关键技术、内容创作和生态系统,设计元宇宙智慧图书馆技术架构和功能,构建虚实共生的AI+3D+VR元宇宙智慧图书馆场景和服务模型。最后,基于元宇宙智能互动引擎,探讨元宇宙智慧图书馆沉浸式教育和学习空间场景技术开发,体验知识服务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元宇宙集成了大量前沿科技,凭借能够映射现实的沉浸式虚拟空间成为各领域的研究热点,图书馆行业欲破解当前面临的发展难题,就应把握好元宇宙发展机遇。文章分析了图书馆元宇宙的发展需求,阐述了图书馆元宇宙的发展特征,提出了注重技术发展与应用、完善相关规则制度、构建图书馆元宇宙社群等图书馆元宇宙发展策略,以期构建图书馆元宇宙,助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加速了社会虚拟化进程,虚实融合的元宇宙话题火爆出圈。基于“元宇宙”文献梳理,元宇宙与图书馆相关理论的缘起与内涵界定可知,元宇宙图书馆智慧生态系统是图书馆生物人、数字人之间通过元宇宙技术对智慧资源进行收集、整理、传递、序化、分解等循环往复后,使知识在实体图书馆和虚拟图书馆融合的智慧环境下得以交换价值和能量流转,形成的一种动态、复杂、非线性的知识社交系统。其构建是因再造知识空间的需要、转变知识交流的需要、活化社会交互的需要,核心要素包括元宇宙图书馆资源、元宇宙图书馆人、元宇宙图书馆技术、元宇宙图书馆环境。元宇宙图书馆智慧生态系统可为提升图书馆在动荡不确定因素下的数字化服务能级和完善图书馆服务体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数智化时代背景下,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如何更好地创新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依托于5G/6G、AI、XR、数字孪生、区块链等技术的元宇宙提供了思路。元宇宙赋能图书馆社会教育变革面临着机遇,探索元宇宙赋能图书馆社会教育应用场景的策略成为时代命题。文章首先界定社会教育元宇宙等相关概念,探讨相关的6个应用场景;然后从6个方面对元宇宙赋能图书馆社会教育的应用场景进行理性审视;最后从政府、图书馆、产业组织、个人4个层面提出审慎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环境需求、情感需求、教育需求和个性化需求5个层次,以及馆员个人需求和工作需求两个层次,分别论述了元宇宙在图书馆的应用潜力。在此基础上从图书馆整体的角度论述了元宇宙应用于图书馆的服务优化,并对元宇宙应用于图书馆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文章阐释了“元宇宙图书馆”的概念,从元宇宙图书馆的建设良机、建设优势和建设模式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认为元宇宙图书馆能保证虚拟世界中的文明不断生长和永远存在,做到公益性去中心化,且能创造真正的社会价值,不仅拓展文明生长空间、延伸知识服务维度,还能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提升文化自信,是非常可期待的另类文明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