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典册”一词是我国古代典型的综合性文档名词之一,由“典”和“册”两个词素构成,构词方式为联合式。它产生于较早的先秦时期,在各朝代持续应用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具有多个文档义项,该词在古代官府使用较多,而民间很少使用,被应用于宗庙祭祀祖先、求年祈福与战争等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2.
字母词入"典"的相关争论往往有非此即彼之嫌,效果不佳。本文跳出非此即彼的思维窠臼,从源头上澄清字母词本质、法令、入"典"原因三个绕不开的关键话题,以深刻理解字母词入"典"引起的相关争论,确立对待字母词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3.
胡祥雨 《历史档案》2017,(4):100-106
新发现的吴达海揭帖可以确证吴达海曾为《顺治律》上请御制序,而且上请时间是在顺治三年正月而非五月。清廷在顺治三年对修律宗旨作了改变。吴达海在顺治三年正月所呈律典与顺治四年颁布的《顺治律》是不同修律宗旨下的产物。前者参酌满、汉,后者则基本复制明律。修律宗旨的变化是《顺治律》御制序成于三年五月而《顺治律》颁布却在四年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象刑"只是《尚书·尧典》"象以典刑"含义的一个方面,此外还应有"典"、"刑"以及"象刑"、"象典"的内容。"典"产生于原始宗教崇拜,是祭祀活动仪式准则的规范化;"刑"以祭祀和"典"为依托得以规范化。"典"、"刑"构成原始社会主要规范形式。  相似文献   

5.
基于执法缘情的思想,早在西周时期古人就提出了"三典刑三国"的原则,即"三典"理论。在"三典"理论的影响下,中国各朝代的"五刑"轻重有所差异,分析其间的差异,浅探治世之成败,略有所见,或可有益于当今学术界之研究。  相似文献   

6.
2016年是《中华大典》的收官之年。历经20余年的辛勤编纂,《中华大典·法律典》已全部完成出版,献于世人。《法律典》作为《中华大典》24典之一,工程宏大,任务艰巨,编纂过程复杂且繁重、费时且艰辛,是一个重大的、系统的史料整理过程。作为一项伟大的文化工程,《法律典》是一部中国古代法律史料的宝库,是一部中国传统法律的大型类书,它的出版具有史料保存、人才培养和工具书编纂等重大贡献,对推动法学理论研究、弘扬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和建构中国现代法治图景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黄册"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核实人口、征收赋税徭役的重要依据,始见于宋代文献,元代未有记载,盛行于明朝时期。"黄册"一词由"黄"、"册"两个词素组成,其中"黄"表示颜色或人口的含义,"册"表示籍册之意。"黄册"一词通常用以指代户籍簿册,且专指性极强,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户籍类文档名词。本文通过计量语言学方法,结合"黄册"一词的结构属性、文献记载情况探索"黄册"的起源,并定量分析"黄册"一词的发展演变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就像欧洲的"文艺复兴"是从恢复古罗马的文化传统开始一样,欲实现复兴中华民族的"中国梦",也必须要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开始。因为一个中断了历史和传统的民族,不可能仅仅依靠全面"移植"外来文化而再现属于自己的辉煌。而全面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则是认识、学习、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第一步。目前,很多人把中华传统文化等同于儒学,而且只讲典籍,这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窄化和不全面的认识。我曾经把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概括为"三根柱子两层楼"。  相似文献   

9.
"文案"是由"文"和"案"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双音节合成词。据目前所知,它最早作为文档名词出现在东汉的《太平经》中,有公文、案卷之意。后期"文案"增加了指代文书档案官职、图书账册、文书档案工作等含义。"文案"一词自汉代出现后,除在元代和民国的使用频率略有下降外,其使用频率一直呈逐渐增多的趋势,尤其在明清时期达到了使用的高峰期,现代"文案"更是在各个阶层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0.
“簿”字晚出,始见于隶书,“籍”字始见于战国文字。二者结合之“簿籍”一词首次出现在东汉时期《论衡》中,出现以来就泛指官府文书以及指代登记、书写所用册籍,如户口簿、军队名册、账簿等。“簿籍”一词的通用性和使用频率在东汉之后到隋唐两宋时期有了明显提升,并且词义逐渐丰富,开始涉及赋役、土地等相关含义。元朝时期由于文化发展差异以及忽视科举制度的重要性,“簿籍”一词使用次数减少,明清时期使用次数到达最高峰。民国时期,该词应用大幅度减少,逐渐消亡,成为历史名词。  相似文献   

11.
“信息”一词源流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行业是信息行业,但是学术界对于“信息”一词的起源一直纷争不断。目前流行的廉洁有两种:一说为起源于唐代,另一说为起源于晋代。实际上,两种说法都不准确。从词源上来看,在不晚于南北朝时期的梁朝,“信息”一词就已经开始使用了。  相似文献   

12.
丁海斌  丁思聪 《档案管理》2021,(1):23-25,29
在"文件"一词的源流考证问题研究过程中,发现有较《兰仑偶说》更早的对于"文件"一词的记录,出现在《枢垣纪略》一书中。此外,一些学者提出了根据音训的方式分析判断该词的源流,但这种推导缺乏事实支持。目前所见,"文件"一词不应为"文卷"转化而来,而应是在近代为表达特定的语境被选用的专用词汇,产生后一直沿用。  相似文献   

13.
字母词入"典"的相关争论往往有非此即彼之嫌,效果不佳。本文跳出非此即彼的思维窠臼,从源头上澄清字母词本质、法令、入"典"原因三个绕不开的关键话题,以深刻理解字母词入"典"引起的相关争论,确立对待字母词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世界历史上天文记录保存最完整、最系统的国家。中国古代辉煌的天文学成就与之息息相关。“候簿”为中国古代指代原始天文观测记录簿的专业名词,在中国古代天文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天文观测记录的内容包括日照时数、行星位置、星月运动、太阳高度角、风向等。“候簿”一词的产生可追溯到唐代,自唐代以后一直延续使用到清代,并在清代的使用频率达到顶峰。其义项在历史沿革中未发生较大嬗变。民国时期,“候簿”一词随着近代天文学的产生而逐步消亡。  相似文献   

15.
耿波 《现代传播》2019,(5):104-109
'创世电影'指的是以其逼真的'电脑合成技术'营造了环境,同时以浩繁的故事情节、人物和情节,将观众裹挟进去的电影形式。'创世电影'的核心特点是挑战人文主义。在中国电影中,中国的'江湖文化'电影具有'创世电影'的特征。徐克的'狄仁杰系列电影'是真正意义上的'创始电影',具有开启先河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因其注重家文化,开出'创世影像'的可能难度很大,但并不是没有,徐浩峰的电影就具有这样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中国、日本、朝鲜(韩国)三国作为都使用汉字的国家,对于有偿使用媒体、非人际传播、明示广告主、发布产品和服务信息的现象,都使用"广告"这一词汇,这是很有趣的现象.如果这个词汇是这三个国家根据自身历史发展和语言特点分别发明的,那么应该像三国指称近代化使用"维新""开化"和"洋务"一样,有不同的表述.我们有理由猜测,广告一词在近代中日韩三国应该来自同一个源头,经过流变,在三个国家分别落户.  相似文献   

17.
朱载堉创建的十二平均律,作为音乐中的等比级数音律系统,不仅被广泛应用到键盘乐器之中,同时也是我国音乐理论的重大突破,解决了传统"三分损益律"不能还原问题,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任晓琴 《新闻世界》2014,(9):135-136
微电台的出现打破了广播的终端限制、地域限制以及听众的年龄限制,为传统广播带来了新希望。微博看得见、强互动性的传播方式不仅拓宽了广播的发展渠道也带动受众结构趋于年轻化,微电台必将助力传统广播进入全媒体的新时代。本文从麦克卢汉"四元律"出发全面解析微电台的特点并提出了微电台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陈芳 《兰台世界》2014,(12):124-125
朱载堉创建的十二平均律,作为音乐中的等比级数音律系统,不仅被广泛应用到键盘乐器之中,同时也是我国音乐理论的重大突破,解决了传统"三分损益律"不能还原问题,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三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第一次论述中国梦,就突出了中国梦所蕴含的历史感。所谓历史感,就是立足今天,敬畏昨天,揭示明天。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引用了"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三句诗,来象征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他还强调,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这说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当今中国"最大公约数"的政治主题,是从深厚的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中发掘和引伸出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