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中国教育网络》2023,(5):16-21
<正>目前,我国高校数据治理已走过数十年,通过“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国数字教育2020行动计划”“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等一系列重大计划实施和重大工程建设,高校数据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数字化转型时期,数据治理越来越成为高校科学决策与管理的研究热点。现阶段,围绕数据治理,教育部有哪些重要决策和指导?高校信息化领域有怎样的声音?我们一起来看——  相似文献   

2.
<正>2020年底,上海市委、市政府公布《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其中教育是生活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方面,数字校园是数字化示范场景之一.2021年8月,教育部同意将上海作为全国教育数字化转型试点区.同年9月,上海市教委发布《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1—2023)》,其中“课堂教学1加1”(线上资源赋能线下教学)是基础教育重点探索的应用之一,当然这离不开培养师生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趋势的数字思维及提升师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陈辉  熊璋 《人民教育》2022,(24):51-5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推进依托数字科技的教育创新,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杨晓哲 《上海教育》2022,(13):52-53
<正>我们可以预见一种“数字孪生”的教育新生态即将到来,其对学生学习将产生新的方式、新的空间、新的场景。教育中的数字孪生,其对象不仅包括了外在于学习者的学习环境、学习资源,还包括了学习者与教师本身的数字画像与数位存在。无论是实体空间还是虚拟空间,教育都在发生。然而,虚实空间的教育用什么方式产生联动,如何催生一系列的教育数字化转型,促进高质量教育真正实现?随着“教育信息化2.0”的深入开展,以数据为基础,以体验为中心,以智能为导向的进一步深化,我们正在从教育信息化走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时期。在这一过程中,对于教育的各要素与各环节,如何进行数字化设计,显得至关重要。在动态发展中,我们可以预见一种“数字孪生”的教育新生态即将到来,其对学生学习将产生新的方式、新的空间、新的场景。  相似文献   

5.
<正>在线教学为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新的可能J: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是2023年的教育热词。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在您看来,什么是教育的数字化转型?S:在我看来,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其实是希望在当下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大背景下对教育进行的整体性变革。我们特别重视教育的数字化转型。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我们就在做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到今天提出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就不再把信息技术只是当成工具和手段。  相似文献   

6.
每当一种技术成为社会化应用时,它往往会以重构性姿态介入人类生活。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依托的现代数字技术就具有这种特质。随着数字化场景的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既取得了令人欣喜的进展,也产生了诸多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评价就是对数字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过程中的介入程度、实施效度、呈现状况、价值效用等问题进行测度和评判,它有助于我们深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规律性认识。当前,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过于关注变量评价、结果评价、单向评价,相对忽视增量评价、全过程评价、协同评价。循着“明晰评价界限”、“培育数字素养”、“反思评价方式”的致思路向,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评价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已然到来,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教育跟上时代发展和面向未来的潜在要求。教育领域的各种数字化战略、场景和行动无不在诠释着教育数字化转型,但目前教育数字化转型仍处于初级阶段,深入理解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核对其实践落地和行动成功具有重要意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逻辑起点是教育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发展的需求,其中“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的发展”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不变“基因”,转型是服务于人和社会发展的“转基因”变化,这个过程会形成三种新的教育文化基因:学为中心,适性发展;需求驱动,开放创新;人机协同,数据赋能。此外,在智慧教育论的指引下,教育数字化转型通过统筹布局整合进化论、催化论、应变论、嬗变论,促进教育系统的创新和变革,并可以通过数字技术、转型框架、数字领导力、数字能力和成熟度模型来破解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迷思。  相似文献   

8.
以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始终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实践命题。随着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进程的加速,教育信息化进入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阶段,数字教育为教育公平带来了新的发展环境和新的机遇。在乡村振兴和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实践现状如何,正遭遇什么问题,以及如何突破等需要理清。本研究提出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助力教育公平的五个阶段,预测了教育信息化助力教育公平发展的未来趋势,提出了当下信息化视角下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阐明了教育新基建加速数字教育公平“高层次、高点位、协调、升级”发展突破的关键点,以及数字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的政策建议。研究结论可为我国数字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乡村”建设引起社会关注。“数字乡村”建设有助于推动农村社区教育管理信息化、触发数字资源对社区教育的深度赋能效应、促进新型职业农民角色的转换。“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社区教育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例如: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和经费供给滞后,数字化服务能力有待增强;数字化培训体系不健全,专业教师紧缺;社区居民参与意识不足,数字素养与技能亟待提升。“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社区教育需利用大数据高效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助力社区治理数字化转型;构建大数据参与社区教育的多元保障机制,打造社区教育品牌;丰富社区数字化教育内容与形式,保障居民数字化需求。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发展数字教育,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改革所向,更是教育工作者应有之志、应尽之责、应立之功。”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本刊特推出“教育的数字化转型系列专题”。本期策划,我们关注在线教学。数字技术是教育变革的重要推动力和路径,以技术赋能教育成为众多教育人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11.
智能化程度加速提升的数字技术,不断推动着人类生产生活迈向数字化生存新境界。数字技术也被认为具有重塑教育体系和教育生态的力量,并由此掀起了一股教育数字化发展浪潮。在教育领域,以“化”称谓某种教育发展趋势的语词比较常见。但是,类似“教育数字化”之后还冠以“转型”的情况却较为罕见。教育数字化本质上是将数字技术融入教育系统的过程,即以特定技术手段为依托重构和优化教育系统。教育数字化既不可能也不必要“化”到“转型”这一步。并且在实践中,它也存在多重隐忧:扭曲数字化目标,容易偏离教育的初心使命;夸大数字化作用,容易脱离教育的真实需求;淡化数字化阻力,容易忽视技术的负面效应;放纵数字化权力,容易导致技术对人的宰制。教育数字化必须坚持以赋能教育为旨归。  相似文献   

12.
李阳 《教师博览》2023,(26):18-19
<正>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带给我们新鲜的体验和不胜枚举的新生事物,另一方面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心理认知。教师正面临一个矛盾——教师个性化的自我认同与数字化教育变革下的顺应潮流之间的矛盾。作为一名亲身经历高中教育从一支粉笔的赞歌走向信息媒体遍地开花的数字课堂崛起的高中英语老师,我也是从不断的怀疑、困惑、深思中走过来的。然而面对人工智能高度发达,Chat GPT颠覆人类认知的客观环境下,我们必然要在这个数字化浪潮中“积极向上,适应潮流和应对变革”,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一方面,教育数字化可以支撑和保障教育的改革措施落地;另一方面,数字化转型必须以教育的改革作为目标和方向。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也特别强调:“要聚焦数字中国,大力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按照‘需求牵引、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的原则,抢占未来发展先机,切实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目前来看,在各方努力下,各高校在已有的教育信息化基础之上都取得了不错的进展。然而,如何深度开展并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是当前大家应着重思考的深刻命题。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这为新时期教育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在教育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北京市教委加强顶层谋划与设计,先后组织开展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双百”示范行动,总结凝练“北京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  相似文献   

15.
<正>教育是一个多要素参与的复杂互动过程。不仅教育过程本身具有普遍的复杂性,个体也存在极大的差异性,这进一步增加了教育模型构建的难度。教育数字化成为国家战略从2017到2023年,“数字经济”连续7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2021年以来,国务院陆续发布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十四五”国家信息化发展规划》等多项推动国家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和政策文件。这些政策和文件的发布,充分体现了我国推动社会全面数字化转型的决心。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战略部署,为民族教育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的薄弱环节,也是国家重点帮扶的对象。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加大民族教育信息化投入,已经基本填平了“数字鸿沟”,初步具备了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和条件,但又面临“新数字鸿沟”的严峻挑战,原有的“跟随”“模仿”较为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模式难以持续。未来,民族教育有望借助数字化转型的机遇,构建“人机共育”教育,破除阻碍发展的“四大障碍”,开辟民族教育新未来。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的数字中国大会专门设有一个“数字教育发展与治理论坛”。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西电”)成功构建了“AI+教育”新生态。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中小学数字化教育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商家捕捉到教育数字化平台建设中的巨大商机。专业视频编辑解决方案供应商——品尼高公司近日启动了“品尼高数字艺术教育示范校”活动,推广其数字媒体解决方案。活动首站在济南开幕后,随后将拓展到广州和杭州等城市。面向教育信息化的解决方案的推出是品尼高顺应行业应用快速发展的趋势,依托其广电级技术优势,为中小学打造数字化教学平台的重大举措,将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据悉,品尼高还与北京泰盛德电子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出“数字艺术创作室”和“校园视通”解决方案,把广电级的技术…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学》2003,(3):18-21
现在.“数字化”这个词.在长宁区,从区长到企业经理甚至居民区的干部.都在频频使用。上世纪的“长宁效应“.到两年前的“数字长宁”的提出.“数字长宁.教育先行”已经浑入人心。去年.长宁区区长薛潮调研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工作时,对全区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提出了要求.总结了完善长宁区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大规划所要考虑的问题:1、校园网“校校通”未来三年如何运转。2、教育平台资源库如何充实。3、多媒体教育和上海多媒体产业园如何相结合。4、如何推广“多网合一”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数字化转型是在信息化、数字化基础上,通过充分挖掘并发挥数据的价值,以实现对教育系统的重塑,这为教育数字化转型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对教育系统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和要求。文章从数字技术发展和教育创新发展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发现当前的教育已然具备数字化转型的现实基础。然而,目前人们尚不清楚如何系统地去布局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为此,文章从“转什么”“如何转”“谁来转”“转去哪”四个维度构建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行动框架,并强调:在规划转型战略时需考量目标与过程的系统变革,在设计转型方案时应遵循政策导向与实践导向的双重范式,在落实转型实践时需重视“政-校-家-社”多元协同,在检验转型成效时应聚焦教育新生态的“创变”。理清现实基础并据此制定明确的行动框架,是我们寻找未来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路向的出发点,亦是推进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落地的行动指南,需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