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如果说唐代是中国以至世界历史上最光辉灿烂的一章,那么,隋代则是结束了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的混乱局面,在政治与经济上作出重大改革,在文化艺术上得到很大发展的特定的历史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这光辉灿烂的前再。隋代,虽然只有短暂的三十余年(公元581-618年),但在众多的艺术领域里;在中国绘画艺术方面,却承上启下,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隋代是魏晋南北朝过渡到唐代的一座“桥梁”,由于有隋代中国画艺术的继承和铺垫,使中国绘画创作沿着自己的发展规律迅速迈进,走向有史以来的空前辉煌。隋代中国画具有托举和桥梁作用。它…  相似文献   

2.
隋代破九品中正而确立科举制,开创中国历史分科取士之先河;唐代进一步发展和充实了隋代的人才选拔制度,奠定了影响中国历史长达千年之久的科举制的基础。探讨二者之间的继承和发展,加深对古代科举制度的整体认识与了解。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的特种地图与地图模型吴宏岐我国古代的测量与制图技术曾经远远领先其他国家,各类地图广泛应用于政治、军事活动和生产实践的诸多领域。从绘制地图的原材料方面来讲,早期的地图制作材料以绢帛为主(少数用布料);从隋代开始,由于大编图志风气的兴盛,开始尝试...  相似文献   

4.
汉、隋两代的酷吏虽然在执法严峻、效忠国君、治理有效等方面有相似之处,但是他们之间又有一定程度的差异。汉代酷吏的惩治对象主要是地方豪族、奸吏猾民、盗贼和谋反者,隋代酷吏的惩治对象则主要是吏人和无辜者,这种变化和当时的社会状况有关;隋代酷吏刑罚更残酷,执法更偏颇,品行方面污点更多;惩治对象、刑法特点和皇帝个人因素也造成西汉、东汉和隋代的酷吏结局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隋朝幽州军事防御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州作为隋代东北重要边镇,不仅是防御突厥的军事重镇,而且是守御高丽的重要据点和兼控河北的战略要地,因此隋王朝对幽州的军事防御不断巩固加强,最终在隋炀帝大力建设下,在东北构筑了以幽州为重心,联系北边,兼控河北的军事防御体系。  相似文献   

6.
一、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的意义及现状军事理论课,是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的必修课。主要内容有:《孙子》兵法;毛泽东军事思想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理论;国防;我军军兵种知识;现代军事科学技术;高技术战争;世界军事;军事地形学等等。经过多年实践证明,通过军事理论教育,不仅使大学生了解和掌握了一定的军事知识,而且增强了国防意识,树立了以国家兴亡为已任的历史责任感。尤其是近几年,我国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参军的越来越多,并且有扩展的趋势,这对加速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具有现实意义。这些成果固然应予以肯定,…  相似文献   

7.
隋代作为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封建王朝,虽然只有三十八年的短暂生命,但它却结束了南北朝将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在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兵制等方面,对唐以后各封建王朝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是为人们所公认的。然而,隋代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却一直为人们所忽视。对于隋代文学的主要样  相似文献   

8.
府兵制是隋唐盛世推行的一种兵制,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对府兵制的研究历来为学者所重视,但隋代史料甚少,《隋书》还无兵志,这给研究隋代府兵制度带来极大困难,前贤便以考证隋府名目来扩展研究材料,取得了很大成就。后世出土数量巨大的墓志资料及一批虎符资料为继续扩展新材料提供了可能。本文在继承前贤研究基础上,着重搜检史籍、墓志资料及出土的隋代虎符中对河东诸郡兵府的记载,共搜检河东诸郡十二兵府,并对其进行系统归理与考证。  相似文献   

9.
萧关古道,是历史上关中通往西域的要道,集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于一体。萧关诗旅文化,主要指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描写萧关古道境内地域风光、人文景观以及与古原州有关的诗文歌赋。随着历史的延伸,其中不少作品已成为浩如烟海的古代文化中的精华。本文仪就散见于史籍、碑刻的隋代以前的作品,从区域文化史的角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举荐与考试相结合的选拔人才方式是隋代科举制度的一大特色,与后来成熟状态下科举制依靠被选者自己报名参加考试的方式有所不同。隋代科举考试的科目不很固定,基本定型的科目有秀才科、进士科、明经科、孝廉科和俊士科等。隋代对报名资格、考试程序和考试内容也作了一系列的规定。隋代所确立的科举制对中国选官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冷战结束后,在复杂的国际国内背景下,日本政治日益保守化。其表现一是竭力突破日本和平宪法;二是加速军事大国化步伐;三是否认侵略历史。冷战后的日本政治保守化一方面对日本内政外交产生深刻影响;另一方面,严重伤害了毗邻诸国的感情,对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安全构成潜在的威胁,值得人们警惕。  相似文献   

12.
关于军事变革的称谓,作者认为称军事转型更科学;复杂性科学对新军事转型的贡献主要表现在掌握高新技术、提供基本概念、培育信息意识和建立系统思维四个方面;科学转型与军事转型是相互促进的;中国也在经历新军事转型。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解放战争,这是一场美苏参与、国共双方政治军事的实力较量.其间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军事各种因主矛盾冲突纵切交错,历时四页.其中苏联与中共关系的变化与发展,一定程度决定了这场战争的历史走向与结局.一、历史的回顾抗日战争时期,苏联系取了与蒋介石政府合作的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给蒋政府较大的支持和征助.!938年三明回国时曾要求苏联向中共提供投助,伏罗希洛夫说;“如果没有中国国民党允许,苏联向中共供应武器是不当的。mp1940年…  相似文献   

14.
隋代门荫制度在前代基础上有继承和发展,它仍然以地位尊卑为主要依据,但具有重勋爵、轻门资的时代特征,内容表现为:承袭封爵,授与散品,担任近卫之官,出任较低级文武职事,这些特点的形成与隋代政权的军事贵族色彩,门阀士族势力的进一步衰落,以及封建官制在隋代的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对于隋代,这个夹在分裂的南北朝与世界性帝国唐朝之间的朝代,学术界习惯于将其仅仅看作一个过渡时期,甚至与唐代一并处理。文章将重新考察莫高窟隋代洞窟的开凿背景,以进一步准确把握隋代佛教美术动态。隋窟在莫高窟现存洞窟中所占比例高达两成。这些洞窟的营建处于国家振兴佛教的大潮流中,却是基于敦煌民众内在、自发的信仰和经济实力的造像活动。这一点从隋窟内尚无大型经变,小窟偏多,其中一些是对北朝洞窟的改造等情况可以看出。敦煌的隋代造像活动,最终因为与中央的联络中断而陷入停滞,不过其造像活动中体现出的独特创意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图不仅从我党一党的范围,而且从敌、我、友三个方面;不仅从军事斗争的角度,而且从政治和军事的整体;不仅从抗日战争一个阶段的任务,而且从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全部使命,来阐释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思想的内核与意义。通过此种阐释,意在揭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本质所在.并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事力量何以能在抗日战争中成长壮大起来,抗日战争何以能成为中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7.
历史实践证明,解放战争战略决战首选东北战场,是中国共产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一个极其英明的抉择。东北特殊而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夺取东北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良好的经济条件和军事力量的绝对优势。为东北野战军进行战略决战提供了充分的后勤与军事保障;中共中央对东北局领导机构和主力部队的精干配置,为东北战场的胜利准备了充分的主观条件;中国国民党在东北决策上的失误则是东北野战军夺取胜利中不可忽视的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18.
开创工人技术培训与考核的新途径──阿城继电器厂工人技术考核取得突破性进展刘义技术工人是企业产品的直接生产者,他们的岗位技能高低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阿城继电器厂1993年通过对全厂2166名技术工人的培训与考核,在这方面进行了突破性地探...  相似文献   

19.
罗曼 《宜宾学院学报》2011,11(2):89-91,112
《隋代墓志铭汇考》是研究隋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宝贵资料。但其释文仍有疏漏之处,主要有文字可识而未释、文字误释等。  相似文献   

20.
魏源、曾国藩、黄兴和近代中国军事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军事逐渐由封建阶级军事演变为资产阶级军事。在近代中国军事变革过程中,湖南人作出了特别重要的贡献。其中魏源的军事思想标志着近代中国军事变革思想的萌芽;曾国藩的军事思想和军事实践标志着近代中国军事变革实践的开端;黄兴的军事思想和军事实践,则标志着中国近代军事思想体系的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