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慧贇 《学前教育》2023,(19):60-62
<正>共情是指站在对方的立场,设身处地体验和感受他人的情绪和想法,并以此为基础来进行思考和行动的一种能力。对幼儿来说,拥有共情能力可以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我,更融洽地与同伴、老师和家长互动,收获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和关注幼儿的情绪情感,是帮助幼儿提升共情能力的基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倾向于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看待事物。因此,  相似文献   

2.
胡伟敏 《学前教育》2023,(Z1):94-96
<正>自信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幼儿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培养阳光自信的幼儿一直是我园的核心教育理念之一。为此,在教师学习培训中,我园对该理念进行了持续性的强化,确保每一位教师都能对“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方法和策略”了然于胸。然而,从日常互动和学期评估的效果来看,幼儿自信心的提升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田筱 《教育》2022,(11):92-93
陶行知曾说:"我们应该成为儿童,才配做儿童的先生."在学校班主任工作中,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有的学生脾气非常倔,你越利用老师的威严进行批评,他的反叛性格就越强,就像个皮球那样,你拍得越重,他弹得越高.有时候尽管表面上虚心接受,但行为上却坚持不改变.长此以往,就很容易引起师生关系紧绷,从而导致教师在学生中的威望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4.
5.
<正>孩子上课走神、迟到、说谎、打架、不交作业……面对种种教育难题,若您的手里只有“钉锤”,那看什么都像“钉子”;若带上尊重、共情、倾听、具体化……这些工具,每个问题都有可能迎刃而解。初二女生小敏最近上课没精打采,尤其是数学课。班主任李老师找她谈话时,小敏皱着眉头沮丧地说:“我是不是很笨啊?数学只考了这么点分……唉,怎么学都学不好!”见小敏自信心不足,李老师马上给予她鼓励:“小敏,别泄气,你一点都不笨,只要坚持努力,数学一定能考好的。”小敏听罢,低头不语。  相似文献   

6.
论教师共情     
教师共情作为教师专业能力的构成性要素,其发生与人类遗传、主体意识、环境影响等因素紧密相连。而探究教师共情的本质,其根本上具有着道德属性。若要推进教师共情的培育,相关教育实践无疑有诸多不可为之处,包括无视教师的过度共情、忽视教师共情的重心等;教育也有诸多可为之处,包括积极推进教师共情内容的构建、教师共情实践的引导等。  相似文献   

7.
<正>滋养一生的童年,初识自然教育我是在大自然中长大的,童年的乐趣,很大一部分是和大自然连在一起的。回想起那时的岁月,犹如展开一轴长长的画卷,花儿次第开放,连绵不绝。小时候生活在山村里,前面是清澈的河流,后面是连绵的大山,每天穿梭在青山绿水之中,探索自然的乐趣。  相似文献   

8.
教师作为一种助人的职业,应该具备更高的共情能力。共情能力是认知能力与情感能力的结合,教师具备较高共情能力对于师生关系,教与学的效果和学生品格的培养,都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教师共情能力的高低会受教师内在因素影响,如教师个性特点,对于共情能力教育价值的认识程度等等,而共情能力的发挥也会受一些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教师要在实践中从观念和行动上去主动培养共情能力。  相似文献   

9.
教师作为一种“助人”的职业,应该具备更高的共情能力.共情能力是认知能力与情感能力的结合,教师具备较高共情能力对于师生关系、教与学的效果和学生品格的培养,都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教师共情能力的高低会受教师内在因素影响,如教师个性特点、对共情能力教育价值的认识程度等,而共情能力的发挥也会受一些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教师要在实践中从观念和行动上去主动培养共情能力.  相似文献   

10.
陈敏 《广西教育》2011,(10):29-30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立足学校、发展学校、以校为本的“校本研修”,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贵港市港南区木松岭学校于2008年年底对“立足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与策略”课题进行立项,并开展了研究,现在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课题结论证明:立足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可以分四步走。  相似文献   

11.
李朝英 《教师》2020,(4):107-108
近年来,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相伴相生的是,独生子女群体普遍存在唯我独尊、缺乏同理心、人际交往能力弱等现象。由此,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成为社会各界日益关注的话题。文章结合具体案例,提供了一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2.
教师的教育特质:共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情,被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是影响教育进程和效果的最关键的特质。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要想真正地建立与学生的良好关系,深入学生的心灵,对学生起帮助与引导作用,就必须具备共情这一教育特质。  相似文献   

13.
胡晨园 《科幻画报》2022,(11):120-121
随着新时代信息化的发展,我国教育事业蒸蒸日上的同时,各种各样的社会信息也在不断地冲击着学生的思想情感。面对因时代潮流所衍生的学生问题,对于班主任来说更是首先会受到影响,如何在大环境大舆论的环境下,帮助学生们保持本心,身心健康地持续发展,则成为了班主任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从目前的教育情况来看,中职班主任的工作方法并未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更新换代,许多固有经验可能更多地束缚了班主任们对当下学生的教育创新,对此笔者提出几点思考与对策,希望能够通过“同理心”这一心理学手段,来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实现学习进步,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张馨予 《学前教育》2022,(19):51-53
<正>某日上午,小班一位幼儿家长打来电话,说:“孩子双腿的膝盖都磕青了,问老师,老师居然说她不知道,孩子没跟她说过。”这让疼爱孙子的奶奶无法接受,于是打电话找园长哭诉。安全问题是影响家园和谐的主要原因之一,作为园长,我非常理解家长在碰到这种事情时的心疼和愤怒,也非常理解老师们在面对这种情况时的难过和委屈。那要如何有效规避此类问题,减少问题的发生呢?  相似文献   

15.
共情疲劳是教师职业倦怠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关爱的代价",会对教师自身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产生负面影响。笔者通过分析来自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845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数据发现,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普遍存在轻度及以上的共情疲劳。因此,中小学教师的共情疲劳现状亟须关注,教师需要学会识别共情疲劳的症状,并积极进行调适。  相似文献   

16.
共情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善于共情的教师可以充分理解和体验学生的内心感受。共情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发展。教师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在与学生日常交往中培养和提升自己的共情能力,并与学生一起享受共情所带来的幸福和快乐。  相似文献   

17.
<正>在《教育评论》2018年第11期中撰文指出:教师共情就是教师能够设身处地从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对学生的想法和感受能够感同身受,并在此基础上采取行动,促进学生发展,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培养:第一,跨文化模拟。共情的教师必须能够走出自身文化,并充分了解学生的文化,从而以一种积极的方式回应学生。跨文化模拟会让教师清晰地意识到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不同处境学生的感受,从  相似文献   

18.
转眼间,迎来了又一次期中家长会。开学伊始,我和家长已探讨了这学期的计划,感觉此次家长会要说的内容不多,我便改变了以往陈旧模式,决定用一些暖暖的文字,和家长拉近情感的距离,让他们和我形成合力,润物无声,化育无形!  相似文献   

19.
cherry 《母婴世界》2014,(8):128-129
案例分析 妈妈在家里打扫卫生时,4岁的丫丫也跟着跑前跑后想帮妈妈的忙、.但是丫丫总是给妈妈帮倒忙,不是把垃圾打翻,就是把水洒出来,忙得不亦乐乎。妈妈对丫丫说:“丫丫,别闹了,妈妈在忙。”可丫丫执意不肯,就是吵着闹着想要帮忙这时,妈妈实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训了丫丫几句,丫丫“哇”地哭了起来。在书房的爸爸听到丫丫的哭声,连忙跑出来,当了解发生什么事之后,爸爸会意地笑了,蹲下身来安抚着丫丫。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从师生关系双主体出发,该放手时就放手,唤醒学生学习的潜能。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还应该该出手时就出手,引导学生学习走向更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