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故乡的老屋     
故乡的老屋是我心中一支绵长古老的歌谣。 老屋是用土坯建成的,冬暖夏凉,给人以温馨的感觉。老屋前的院子很小,小得似乎只能容下两棵果树。  相似文献   

2.
布尔加科夫的中篇小说《狗心》创作于1925年,自问世以来就一直被列为禁书,直到1987年才发表于前苏联的大型刊物《旗》杂志。随即在读中引起强烈反响。除了作品中明显的意识形态批判倾向之外,我们也看到,作为一部受欢迎的小说,《狗心》还具备了故事性强、想象力丰富、语言幽默形象等通俗学所具备的特点。小说借一个怪诞独特的学形象,以科幻小说的模式,对社会和人性本身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因而本试图将其作为一部批判讽刺现实的科幻作品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3.
从一个读者的阅读直觉说,观鲁迅小说,被启蒙者始终处在受审视的低位,他总是把启蒙者与被启蒙者对立起来,启蒙者似乎就是一个拯救者,被启蒙的人群不堪种种,需要批判。需要启蒙的人群虽然是不幸的,但他们同时又让人很生气。这就造成了二者天然的人格对立,甚至是无解的对立。告诉学生真实的鲁迅和复杂的鲁迅,比告诉学生正确的鲁迅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4.
鲁迅先生所作的《故乡》,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叙述了重回家乡的故事,描写了回忆中的故乡,感受到了现实的故乡,同时衍生了构建理想故乡的愿望,表达了对于旧世界的不满,以及创造新世界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5.
《故乡》是鲁迅先生继《狂人日记》之后的又一篇形象深刻地反映三座大山压迫下中国农村落后停滞面貌和农民苦闷麻木的精神状态的杰作。作品揭示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并表达了作家对新生活的渴望。根据表达主题思想的需要,作家出色地运用了对比这一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6.
古老的中国从宗法社会、小农社会一路风尘仆仆的走来,她历来注重独立人格的培养、注重德育与自强不息的精神及历史上兼容并蓄的文化传统.无产阶级的理想是要把每个人的个性彻底解放,建立"自由的、民主的、平等的、福利的社会",从而使得东方从属于西方,完成文明对于愚昧的超越.本文将从现实伦理的角度出发来论证与<宣言>的思想和风格的判若霄壤的通往自由的理想之路.  相似文献   

7.
《古都》的故乡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面:展现了故乡迷人的风景,再现了故乡独特的风俗,表现了故乡纯美的人情。究其原因,是作者悲凉的身世使其渴望家的温暖,渴望拥有人类一切美好的情感;感时伤世,唤起国人守护心灵的故乡;日本传统的物哀精神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根据作者在教学中对鲁迅小说《故乡》的感悟,从形象对照中揭示作品主题、塑造的三种不同人物类型及重点语句释义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对鲁迅先生改造国民思想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云南青年女作家白山的小说《会唱歌的老屋》进行评论。  相似文献   

10.
王永金 《考试周刊》2010,(32):67-68
鲁迅的小说《故乡》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在《故乡》中,作者多角度注入自己深厚的情感,并调用各种艺术手段加重抒情的色彩,即通过第一人称展开故事直接抒情,通过刻画人物抒情,通过描写抒情,等等。  相似文献   

11.
比较阅读是把内容或者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本加以对比、分析而进行的阅读。比较阅读的作用在于通过比较,分析文本内容或者形式上的相同点或者相异点,这样我们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文本的特点,加深对文本更高层次的理解。比较阅读的方法有许多种,  相似文献   

12.
张庆刚 《学语文》2007,(5):14-15
《故乡》的主题主要是通过人物形象展现的。如果说闰土的命运代表了20世纪初中国广大贫苦农民的共同命运,闰土的遭遇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经济破产的社会现实的话,那么杨二嫂这一形象则是另一群破产者——城市小市民的代表,她的命运和遭遇,从城镇  相似文献   

13.
《故乡》不是一篇政治小说,用“农村经济的破产”这一流行的观点来概括它很不妥当。《故乡》所蕴藏的情感体验主要是陌生与孤独。所表现的是作者鲁迅精神家园失落以后虚无的生存状态,以及在虚无生存状态下顽强不息的精神追寻。  相似文献   

14.
鲁迅小说《故乡》是一篇以社会文明批判为主旨的现代小说。如果说五四小说的文化批判是以张扬个性主义、建构自我的现代主体性为目标,文明批判则与之不同,其目的是造就群体和社会意义上的新风尚、新习俗。福泽谕吉认为,文明不能从个人来论定,文明论不在于讨论个人的精神发展,而是讨论广大群众的总的精神发展。所以,从文明论视野来看,《故乡》的乡土叙事有不同于鲁迅其他小说所具有的启蒙主义叙事的特殊品质。这就是:文化批判作为思想批判关乎个体改造,文明批判作为社会批判关乎社会进步,以改变社会群体的生活习惯、生存方式为目的,二者具有不同的意旨和目的性。  相似文献   

15.
在阅读鲁迅先生的作品时,常常为他那精当确切、形象传神的修辞艺术所打动。他行文中的修辞,像是一块无形的磁石,牵扯着人们去咀嚼和品味,又像是一条震颤的琴弦在拨动着人们的心灵,唤起遐想和思考,显示出无比深厚的功力。本文试从遣词炼字和辞格运用两个方面谈一谈《故乡》的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16.
《故乡相处流传》是一部形式特别、意蕴丰富的小说,它由4部分组成。根据叙事学的情节原则对作品进行解读,可以揭示出作品蕴含着作者对人性、对历史的一种深沉思考和反思。  相似文献   

17.
“绝望”一直都是鲁迅小说的主题,这是鲁迅无言的抗争,是来自他灵魂深处的呐喊。在绝望中更能显示人性的光芒,更能看清当时的社会现实。教师可带领学生对鲁迅的两篇小说《故乡》和《祝福》进行对照分析,通过鲁迅对小说人物的刻画来体会鲁迅小说中人物内心的“绝望”,进而体会鲁迅的“绝望”。  相似文献   

18.
《社戏》(节选)与《故乡》均为鲁迅短篇小说名作,两文有许多相同的地方:均以故乡为母题,均塑造了鲜活灵动的故乡人物形象,均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挚爱和对理想未来的憧憬向往;两文异点亦鲜明。对比解读,会更深刻地体悟到先生乡情小说艺术的精妙与思想的深邃。  相似文献   

19.
墨白小说在叙述技法上带有典型的后现代色彩,但是又以浓郁的现实关怀意识使自己的写作规避了后现代写作的一些弊病,从而让他的作品尤其是短篇小说,使读者迷醉倾倒。  相似文献   

20.
《故乡》写的是鲁迅回故乡搬家之事。从文字的表层看,鲁迅对故乡没有多少依依惜别之情,反倒是充满失望之情,可是,从文字的背后看,鲁迅对故乡又是依依不舍,充满思念之情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鲁迅表面上想通过对故乡的失望来"忘却"故乡,减轻思乡之痛,而在内心深处却又深深地"怀念"故乡。吊诡的是,鲁迅对故乡的文字表层的失望之情与文字背后的思念之情都是通过对故乡的景物的描写以及对闰土、杨二嫂的描述表达出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