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只河蚌张开壳儿在河滩上晒太阳。有只鹬看见了,猛地把嘴伸到壳儿里去啄肉。蚌急忙把壳儿合上,牢牢夹住了鹬的嘴。鹬用尽力气拔不出嘴来,便对蚌说:“你不松开壳儿,没有了水,你会干死在河滩上的!”蚌听了,也对鹬说:“我就夹你的嘴。你吃不到东西,也会饿死在河滩上!”就这样,鹬和蚌相持着,谁也不让谁。正当双方仅剩一点力气时,一个渔夫看见了,不禁喜笑颜开。他想把鹬和蚌一齐捉住,可渔夫的走路声引起了鹬的注意。鹬向后一看,见到渔夫正一步一步地向它们走来。它感到不对劲,转身想逃,可是它的嘴还在蚌的壳儿里呢!它不管三七二十一,一下子飞了…  相似文献   

2.
先看一个案例:一位教师教学寓言《鹬蚌相争》,学生针对课文提出了“鹬的嘴被蚌夹住了怎么还能讲话”的问题,老师马上捕捉住这一生成点,组织学生讨论:“课文应该怎样修改才合理呢?”学生经过讨论,一致认为应该把“说”改成“想”。  相似文献   

3.
鹬和蚌在河滩上互不相让,都想把对方置于死地。渔夫看见了,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它俩一齐捉住了。渔夫边走边得意洋洋地哼着小调。鹬和蚌想到自己就要变成渔夫的美餐了,心里十分懊悔。鹬后悔自己因为侵犯蚌,弄得现在性命难保。蚌埋怨自己太固执,死夹住鹬的嘴不放,才弄得如今两败俱伤。鹬勉强撑开嘴,悄悄地对蚌说:“老弟,你还是先松开壳儿吧,要不然,咱俩都得死。”蚌想了想说:“好吧!我滚到地上,夹住渔夫的脚,你就趁机飞走吧!”“那你怎么办?”“别管我!你先走吧!”说完,蚌就松开壳儿,往地上一滚,猛地夹住了  相似文献   

4.
一天,一只蚌正张开壳晒太阳,一只鹬看见了忙去啄蚌肉,蚌急忙合上壳,夹住了鹬的嘴。它们谁也不愿退让, 相持着陷入了僵局。两个渔夫走来,同时捉住了它们, 两人为了这便吵开了。一个涨红了脸说:“这是我先捉住的,你放开!”“什么你的?”另一个渔夫瞪着眼说,“这分明  相似文献   

5.
鹬蚌相和     
鹬和蚌被渔夫捉到以后,他们在渔夫的家里很后悔。鹬说:“蚌兄弟,都是我不好,不该去啄你的肉,弄得咱们俩到了这种地步,真是害人又害已,太对不起你了。”蚌说:“也不能全怪你,我也不应该用外壳夹你。”鹬说:“临死之前咱们交个朋友吧。”蚌说:“交个朋友是好,不过你说临死之前,我不同意。”  相似文献   

6.
渔民意外地抓住鹬和蚌以后,把它们带回家往水缸边一丢,说:“今天运气真好,捉住了一对大傻瓜。晚上我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顿了!”等渔民走后,鹬埋怨说:“都怪你,夹住我的嘴不放。”蚌也不甘示弱地说:“要不是你来啄我的肉,我能飞到天上去夹你吗?”就这样,他俩你一言、我一语地吵了起来。  相似文献   

7.
1 “鹬蚌相争 ,渔翁得利”“鹬蚌相争 ,渔翁得利”纯粹是寓言 ,在大自然中 ,鹬可以吃蚌 ,而蚌却奈何不得鹬 ,渔翁从蚌里是得不到鹬的。鹬的喙又细又长 ,像大锥子一样锐利 ,一旦发现爬到岸边微张两壳的河蚌 ,只要用尖嘴狠狠地从两壳间朝里一啄 ,就把它的神经系统啄瘫了 ,使它根本来不及关闭两张硬壳。蚌壳合不拢 ,如何夹住鹬的喙 ?只有眼睁睁的等死。鹬从容地吃完蚌肉 ,两翅一抖 ,就飞走了。渔翁赶到那里 ,只能拾到两张蚌壳。2 笨狗熊狗熊就是大家常说的黑熊 ,人们常说黑熊笨拙 ,其实黑熊并不笨。它是一位游泳能手 ,又是出色的潜水员。黑熊…  相似文献   

8.
自从渔夫把鹬鸟和蚌抓回来之后,就把它们牢牢地兜在鱼网里,不仅鹬鸟有翅难飞,蚌也因为离开水太久而渴得眼冒金星。为此,它们俩互相埋怨个不休。鹬鸟说:"都怪你,要不是你夹住我的嘴不放,我会被渔夫抓到这儿来吗?"蚌听了,好不气恼,怒气冲冲地讥讽道:"凭什  相似文献   

9.
微格情景庞老师和学生一起分析完了《鹬蚌相争》这篇课文,问同学们:“这篇寓言说明什么道理,谁能说说?”一个名叫董娟的女生站起来说:“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不要为了一件小事相争不让,让第三者得利。”师:“还有谁说?”一名叫刘兵的男生站起来说:“老师,我不同意董娟的说法,鹬和蚌相争是生死相争,不是小事之争。”师:“提得好!大家都想想,对刘兵和董娟说的,你们怎么看?要说出根据,谁来说?”董娟:“就是指小事!书上写的是双方互不相让,要是指生死之争,就不能写让不让。”师:“刘兵,董娟用书上的话作根据,我看有道理…  相似文献   

10.
很多老师对寓言类文本的教学解读往往存在着模式化、功利化的倾向。对此,笔者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寓言两则》中的《鹬蚌相争》为例,提出寓言类文本教学解读的一些基本原则。一、抓住寓言类文本的核心价值进行解读许多老师执教《鹬蚌相争》,往往先是读读演演,然后写写课后的问题:"鹬和蚌傻在哪儿?"课到这儿就结束了,不无遗憾。解读此类文本,我们首先需弄清楚寓言是什么?"寓  相似文献   

11.
无法预约的精彩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课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苏教版)第七册《鹬蚌相争》一文。《鹬蚌相争》的故事学起来可真带劲,孩子们诵读着,表演着,乐不可支。奇怪的是,每逢这种时候就分外活跃的小常今儿个怎么似乎游离在外?我正待悄悄过去看个究竟,他已经高高地举起了小手。“老师,我觉得课文有问题!”语气是那样地兴奋,“你看,书上写鹬威胁蚌说:‘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你想呀,鹬的嘴正被蚌夹着呢,怎么可能说话呀?”“是呀是呀,这样想来下面也有问题。下面课文又写蚌得意洋洋地…  相似文献   

12.
开心语文     
<正>讲话松嘴爸爸讲成语"鹬蚌相争"时,说:"蚌把鹬的嘴夹上以后,蚌说我今天不松嘴,明天不松嘴。太阳就会把你晒死的!"6岁的孩子听到这里,问爸爸:"蚌说话是不用嘴的吗?""不用嘴能讲话吗?""那它讲话时,嘴不就松开了吗?"今天的事今天完成爸爸:"凡是今天能完成的事情,一定不要拖到明天。"儿子:"这太容易了。把饼干盒拿来!"  相似文献   

13.
鹬蚌相争     
一只河蚌(bàn$)张蚌壳,躺在河滩晒太阳,这时飞来一鹬(yù)鸟,伸嘴速去啄蚌肉。河蚌急忙合起壳,鹬嘴紧紧被夹住,使劲挣扎跳乱脚,河蚌还是不放松。此时渔民来这里,一起捉住蚌和鹬。鹬蚌相争:比喻双方争执不下,第三方从中得利。鹬蚌相争$江苏省无锡市厚桥镇嵩山小学@赵耀昌~~  相似文献   

14.
出自《战国策·燕策二》 :“赵且伐燕 ,苏代为燕谓 (赵 )惠 (文 )王曰 :‘今者臣来过易水 ,蚌方出曝 ,而鹬啄其肉 ,蚌合而钳其喙。鹬曰 :“今日不雨 ,明日不雨 ,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 :“今日不出 ,明日不出 ,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 ,渔者得而并禽之’”。鹬 :一种长嘴的水鸟。渔 :捕鱼。鹬和蚌互相争持 ,让捕鱼的人从中得到好处。用来比喻双方僵持不下 ,结果两败俱伤 ,第三者从中得到利益。也作“鹬蚌相争 ,渔人获利。”、“鹬蚌相争 ,坐收渔翁之利”。也单作“鹬蚌相持”、“鹬蚌相争”、“鹬蚌相斗”、“渔人得利”等。鹬蚌相持,渔…  相似文献   

15.
我一直以为“雨”只读“徊”。《鹬蚌相争》一文中,鹬威胁蚌说:“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必有死蚌。”学生把“雨”读成第三声,我没有任何怀疑。  相似文献   

16.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条小河边,蚌爸爸和鹬爸爸遇到危难,小蚌和小鹬听到各自爸爸的呼救,赶紧往小河边赶了过来。原来,蚌爸爸和鹬爸爸已经被一个渔夫装在背篓里,小蚌和小鹬十分着急,一起商量营救爸爸们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1.小白兔正在玩耍,小黑猪过来要和她交朋友。 2.小白兔一见小猪又黑又笨,躲得远远的说:“我不和你交朋友。” 3.一天,小白兔在田里收萝卜,一棵大萝卜就是拔不出来。 4.小黑猪忙跑过去,用嘴拱了几下,没费多大的劲,大萝卜就出来了。  相似文献   

18.
师:寓言、童话、儿歌这些文体,大家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很熟悉了,今天我要问问你们,谁知道“寓言”这两个字的含义是什么?  相似文献   

19.
【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一只蚌跟它身旁的同伴说:“我身体里边有极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它的同伴高傲地回答道:“赞美天空,赞美大海,我身体里面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很健全。”这时,正好一只螃蟹走过,它听到了两只蚌的对话,它对那只健全的蚌说:“是的,你的确很健全,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乃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寓言中的螃蟹把“痛苦”说成是“珍珠”,使你想到了些什么呢?请以“痛苦”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写作指导】…  相似文献   

20.
《小学青年教师》2011,(11):16-18
一、认识“鹬”“蚌”,导入新课 师:老师今天上课,只给同学们提两个要求:会说、能做的.主动说,主动做;有问题大胆提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