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关“素质教育”的提法或界定,有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仔细分析可以看出相关人士对“素质教育”的认识由粗浅到成熟,对中小学教育的评价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有据可查的资料显示,有关的提法始见于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当中说明“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这为教育体制改革指出了目标,是完全应该的,为教育界所接受的。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提出,“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相似文献   

2.
最近某权威杂志上有篇奇文,认为不宜将“十年浩劫”作为“文革”的代名词。理由是:“十年浩劫”这个词组意味着十年中一点好事也没干,此其一。其二,对火烧圆明园、南京大屠杀,学者们并未用“浩劫”这样的词,对“文革”却称为“浩劫”,有欠公允。其三,不能把“文革”十年说得一团漆黑,这样有损党的形象。  相似文献   

3.
在素质教育研究中,人们对由“应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提法存在诸多疑虑,本对这些疑虑作了必要分析,认为不能因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存在联系就否定“转轨”;也不能以素质教育推进缓慢为由来否定“转轨”,“转轨”不仅是必要的、紧迫的,而且其提法也是科学的。  相似文献   

4.
《三月风》今年第二期发表文章说,很长时期流行一种理论,叫做“好事变坏事,坏事变好事”,而且似乎已经成了一条规律.其中特别强调的又是所谓“坏事变好事”这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有些幼儿园提出了个很响亮的口号:‘一切为了教学’。我认为这个提法欠妥。幼儿智力的发展和提高固然需要高质量的引导、教育,但是幼儿膳食的好坏,营养素摄取的多少,也对幼儿智力的发展和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实践证明,营养素缺乏的幼儿的身体素质和智力一般都要低于达到膳食营养标准的幼儿。可以说,幼儿教育和幼儿膳食是幼儿智力发展和提高的不可缺少的两个环节。好的幼儿膳食加上高质量的幼儿教育,确实有利  相似文献   

6.
本刊曾经在2011年第7期围绕“科学课教学如何体现科学本质”的话题组织了一个“专题策划”,对“什么是科学本质”以及“在科学课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体悟科学的本质”的问题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水滴石穿”是成语。成语词典的解释是,滴水可以使石穿。水滴石穿的寓意是积极的,比喻坚持不懈,集细微之力也能成就难能之功。但是,从科学角度看,我认为,水滴——石穿,是个不科学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李镇西同志在《权威转化:学生自理的良策》一文中,就班级管理明确提出了以“法”治班的观点。他说:“制订班级法规”,并采取“相应的强制办法”,以“避免有法不依”。班级条例一旦生效,便成了班级法律。这样,班级管理便“由人治”走向“法治”……对李老师所持之观点本人不敢苟同。现浅谈几点看法愿与李镇西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9.
提到“素质教育”,自然想到“应试教育”,两者似乎水火不相容。笔者认为,这是一个认识误区。“素质教育”的对立面不是“应试教育”,而是“反素质教育”。首先,从教育的范围上看“,应试教育”发生在教育部门(学校)“,反素质教育”除了发生在教育部门(学校)外,还发生在整个社会。其次,“应试教育”根据其目的和方法的不同(下述),有肯定的一面,也有否定的一面。“反素质教育”是彻底否定。再次,“应试教育”是“实质教育”——“传统教育”——“科学主义”发展的产物,而“素质教育”是“形式教育”——“进步教育”——“人本主义”发展的产…  相似文献   

10.
《今日教育》杂志社的编辑同志:很冒昧地提一点建议:我在阅读《今日教育》总第86期的内容时,发现在目录中出现了“德育教育”专栏,在20—21页“编者按”中也三次提到了“德育教育”。我认为,“德育教育”这个提法有些不妥。因为“德育”就是指实施思想品德教育,如果在“德育”后面再强调一个“教育”,就只能理解成“思想品德教育的教育”,显然是不妥的。重庆市云阳县云硐中学王星非常感谢王星读者的严谨和审慎!“德育教育”这一提法,曾陆续出现在新华网《德育教育的目的要明确》、中国网《周济部长谈未成年人德育教育:学生要减负,老师最幸福》、北京市中小学数字德育网《关于对数字化德育教育的看法、意义》等媒体、文章中。2005年2月27日,教育部部长周济在中央电视台系列节目“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中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近几年来,在教育领域我国投入最大并取得一定成效的主要有两方面:农村教育与德育教育。”2005年4月12日,教育部党组成员、中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组长田淑兰同志在“教育部廉政文化进校园和青少年廉洁教育研讨会”上的讲话《统一规划积极试点稳步推进青少年廉洁教育》中,也谈到:“去年中共中央先后颁布了8号和16号文件,这是加强学生...  相似文献   

11.
张颖 《中国德育》2006,1(12):85-86
近年来,我发现“德育教育”的提法在报刊、杂志、电视、网络等媒体上时有出现,在一些“教育基地”的门口,也挂有“××学校校外德育教育基地”的牌子。思来想去,我觉得“德育”与“教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将两词连用并不妥当。大家知道,所谓德育,就是指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如果再称“德育教育”,那就是“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的教育”,按照这种说法,智育就可以称为智育教育,体育就可以称为体育教育,美育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价值取向,一种理想的教育模式,概而言之,是着眼于开发人的潜能,以完善和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说到底是主体性教育。科学课标中将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课程的总目标,而且把面向全体学生作为科学课程基本理念。1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1·1  相似文献   

13.
“早恋”提法不科学——兼与王中彬同志商榷●天津宝坻一中马志国读《一份中学生早恋的调查报告与对策》(《教学与管理》1996年第5期)一文,感到作者王中彬同志为“探索青春期教育的规律”所做的研究工作十分有现实意义,提出的“中学生追求异性是青春期生理发展的...  相似文献   

14.
在大量为素质教育发展献许献策的文章中,有一类呼声比较强烈,也值得深思。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认为唯有彻底改革高考,素质教育的发展才有希望。代表性的说法有:“高考改革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高考要全面地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高考改革是新课改的钥匙”、“高考录取制度关乎高中素质教育的成败”,等等。  相似文献   

15.
“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提法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有一种意见认为,“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这个提法“含义不清、似是而非”,很“不科学”,在实际应用中后果不好,主张“今后不宜再提”。(见《国内哲学动态》1979年第六期赵树松的《我对‘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问题的一点看法》)我们不同意这种看法。下面我们就这个问题发表一点意见,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我们认为,毛泽东同志的“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这个提法,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因而是科学的。它总结了人类认识史的积极成果,对认识过程中的飞跃现象  相似文献   

16.
17.
18.
我们经常讲“传统语文教学”,经常分析“传统语文教学”的利弊。但是,“传统语文教学”到底是什么样子?时光流逝,事过境迁,现代人,尤其是现代年轻人,已经无法亲身体验了。1962年,张志公先生出版了一本书,名叫《传统语文教育初探》。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张先生对此书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并改名为《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于1992年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再版。这是国内出版的少数系统研究传统语文教育的专著之一。张志公先生在此书中不仅对传统语文教学进行了系统的介绍,而且还系统地分析了传统语文教育的经验和问题。为了使大家对“…  相似文献   

19.
20.
徒跃林 《历史学习》2007,(12):22-22
苏联解体后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前苏联”这个词。直到今天,各种媒体中还在使用,我认为,“前苏联”的“前”字应删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