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校课程的特色:内涵与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校课程评估中,课程的特色虽分值很高但相应诠释多不到位,这不但影响对课程特色的合理评价,而且还削弱了课程特色评估对课程特色建设的导向作用。从澄清高校课程特色的涵义入手,对课程特色评估的指标、主体、程序进行探讨,对填补高校课程特色评估理论的空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红 《黑龙江教育》2006,(11):51-52
进入了知识社会后,在终生教育和学习化社会思潮的影响下,我们已经认识到通识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对当前和今后的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本文认为作为通识教育载体的通识课程弥补了专业课程的不足,满足了学生和社会共同发展的需求,在实现高校课程价值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课程创生是对幼儿园课程各基本要素进行主动的变革与建构,具有自觉性、反思性、过程性等特征。当幼儿园及教师真正践行幼儿园课程创生时,幼儿园课程将真正走向开放多元,教师将真正成为幼儿园课程的反思性建构者,课程运作将真正走向追求实践理性。幼儿园课程创生的实践路径包括幼儿园及教师主动开发与建构自编课程、幼儿园及教师主动改造与重构他编课程等。  相似文献   

4.
课程思政是落实新时代以立德树人铸就教育之魂的战略举措。课程思政要求把思政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发挥专业课程育人功效。高校艺术教育应顺应课程思政发展新趋势,结合艺术课程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的特点,确定艺术教育课程思政的价值定位,从教师队伍改革、实践平台搭建、课程教学体系构建、健全教学评价机制等角度探索艺术教育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5.
乡土课程的实施受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要求的制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乡土课程应该破除三个狭隘认知,体现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建立乡土文化联结、激发乡村教师活力的三重价值.新乡土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应该体现"经验接近性、评价多元性、融合探究性、目标综合性"几个特征,在实践中坚持小步子前进的原则,在做的过程中逐步内化并形成习惯,最终通...  相似文献   

6.
7.
科学课程是与科学文化、教育文化、社会文化相关联的特殊文化形态,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对科学课程进行文化学分析、阐释和建构,不仅有利于科学课程文化基本属性的揭示、科学课程基本理论的建设,更是科学课程改革与实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科学课程的文化学研究”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尚未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因此,有必要对“科学课程的文化学研究”的理论依据、实践价值、基本框架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8.
高校课程建设的内涵与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建设是高校一项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其内涵包括课程设计、课程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当前课程建设存在着设计雷同、标准简单和技术落后等问题。今后应注意树立现代课程观,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9.
《课程.教材.教法》2016,(11):95-100
教师个人课程是教师根据自身的课程理解和实践经验,对既定课程进行加工重组和自我建构,从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实际运作的课程。它具有实践性、个体性、生本性、建构性和缄默性等特征。开展教师个人课程研究具有促进学生差异性发展、提升教师课程实践能力、助推课程改革深化、拓展课程研究视域等价值。教师个人课程的实现既要强化教师的课程理解、课程素养及实践反思的内生机理,又要加大政策引导、文化引领及制度保障的外驱策动。  相似文献   

10.
教学质量是高校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而课程是实施教学的最基本场所。因此,高校要实现教学质量的可持续提高,就必须形成以质量为核心的课程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课程质量管理观,落实全方位的课程质量实施举措,建立健全课程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和丰厚的文化蕴涵。"语文课程的文化研究"不仅是课程理论建设的需要,而且有利于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发展。然而,这一课题目前尚未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因此,有必要对"语文课程的文化研究"的内涵、价值与走向等几个基本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阐释。  相似文献   

12.
教师课程创生的缘起、涵义与价值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李小红 《教师教育研究》2005,17(4):24-28,23
“教师的课程创生”源于但又超越“课程实施的创生”。它主张作为课程主体的教师自觉地主动地变革课程的各要素以达到促进课程完善、教师成长和学生发展的目的;强调教师在整个课程运作过程中都应该充分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具有自觉性、批判性、全程性和持续性等特征。倡导和认可“教师的课程创生”这一命题,将使:我们的课程观念由单一封闭静止转向多元开放和动态建构;教师的课程角色由忠实执行者转向反思性建构者;课程运作的价值取向由追求技术理性转向追求实践理性和解放理性。  相似文献   

13.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发展性课程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在吸收新的课程理念的基础上,对传统课程进行了批判和反思的成果,具有发展性特点,不仅有利于英语学科的发展,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长足进步。《课程要求》在过程和方法维度上的变革提倡通过基于计算机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实现自主学习;在知识和能力维度上的变革强调对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训练,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上的变革进而强调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培养。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实现了开放性的课堂,多元的评估标准以及行动和参与的教学过程,具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背景下,传统的高考制度设计与新课程的理念要求存在诸多矛盾,高考公平再次受到考问。重新审视新课程背景下高考制度的现实困境和发展趋势,坚持评价与新课程理念的有效结合,在公平公正原则的主导下,实现引进与吸收,重塑符合新课程理念的高考价值选择,对于维护考试公平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行动研究与课程改革纵深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课程教学行动研究探讨,提出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行动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反思近年来的教学行动,探讨出该课程改革的思路和措施,提高教师的教学与科研的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略讨论了在新课程背景下对高考改革的合理期望,高中新课程四实验省区已有的改革实践中的成绩和问题,以及高考改革未来的可能趋势。  相似文献   

17.
从高等学校职能、课程发展、课程资源的自身价值三个方面论述高等学校课程资源的缘起,厘清高等学校课程资源产生与发展的原因及其内涵,以期使人们对高等学校课程资源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促进高等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转化  相似文献   

18.
通过解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哥勘,分析了大学英语课程评估体系的要求及特征,并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四册第四单元TheMulticulturalSociety为例,实例解析了其教学路径。  相似文献   

19.
校本课程建设:内涵回归与价值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下校本课程实践中,存在过份注重外延发展而忽视内涵发展的现象。本文从内涵与外延关系的角度进行了反思,并通过对校本课程内涵发展的性质及其实现的探讨,提出应让校本课程真正回归学生的个性发展,自主解决学校实践中的真实问题,从以师生为主体的自组织评价中获得发展的新动力,最终实现校本课程的内在价值,为学生拓展出一片个性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文章试图用"泰勒原理"中教育目标的确定、学习经验的选择与组织、教学结果的评价四个维度去解读现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通过对比发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正践行着《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许多原则,这就进一步体现了"泰勒原理"对课程设计的指导性和我国大学英语改革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