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后日本的外资引进及其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成了战败国,战争给日本经济带来了灾难性后果。在恢复全面崩溃的国民经济的过程中,日本政府把引进和利用外资作为长期奉行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外资在日本的经济恢复和发展中起到了推动作用,其经验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战争,战争的胜利使人类文明得到挽救。日本政府对战争的倒错反省,应引起爱好和平的各国人民高度的警惕。  相似文献   

3.
对于战争的思考,首先涉及的便是战争的原动力的问题.20世纪30、40年代,日本之所以能够发动那样一场旷日持久的、非正义的侵华战争,是与日本国内民众的倾力支持分不开的,而这又是由于日本政府长期推行军国主义愚民政策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诺门罕战役是日本、伪满洲国军队与苏联、蒙古人民共和国军队在中国领土上进行的战争.诺门罕事件的爆发不是孤立的,应该从日本侵华战争的大环境中来看.诺门罕战役使日本政府颜面尽失,政治上输的精光,军事上一败涂地.诺门罕战争对欧洲战场是一种支援,而且极大鼓舞了正在艰苦抗战的中国军民的士气和斗志,对远东战局也有不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靖国神社作为日本国家神道神社系统的组成部分,是祭祀战争亡灵的主要场所,与日本历年发动的对外侵略战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名副其实的战争神社。日本政府要员对它的“参拜”,直接反映了日本政府对二战的态度,也反映了日本政府对国际关系的态度,是国国主义势力消长的试金石。  相似文献   

6.
最近几年,甲午战争偶然发生说在日本盛行起来,如称战争是因朝鲜东学党起义而引起,战争是由于日本国内发生政治危机而不得不把内部之争转向对外侵略,战争的爆发是由于阴差阳错的偶然性原因而促成等等,皆属于此类。“偶发说”的要害,是回避问题的根本所在,而去侈谈问题的枝节和表象,从而否定日本早就制定了侵略朝鲜和中国的大陆政策。如日本学者高桥秀直为日本在甲午年出兵朝鲜辩解说:“日本政府不是有意识要开战才出兵的,当时掌握日本政府主导权的伊藤博文……是试图保持和清国的协调的”,后来“伊藤的对朝政策发生变化,是在于日本的内政”。大泽博明也认为:“甲申事变以后,日本政府在外交、军事上对朝政策不是指向对清战争的,‘六二出兵’(1894年6月2日日本政府做出出兵朝鲜的决定)及日清共同改革朝鲜内政案,也不是要对清国进行‘挑衅’,实现日清共同改革朝鲜内政才是‘六二出兵’的真正意图。”所有这些,都是完全不顾最基本的客观历史事实之论。  相似文献   

7.
1937年8月13日,日本海军陆战队在上海集结部队,向驻守在闸北宝山路和八号桥的中国军队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抗战,淞沪战争揭开序幕。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中日淞沪战争正式发生在8月14日。一、“虹桥事件”——日本增兵上海“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北平、天津等华北地区,近卫文麿内阁批准日本军方提出“三个月内解决”中国问题的速战速决计划,日本悍然决定全面侵略中国。7月17日,日本政府召开五相会议,决定动员40万军队用于侵华战争,要用武力灭亡中国。8月7日,日本政府又召开四相会议,根据  相似文献   

8.
二战后,日本制定的和平宪法中规定,“永远放弃作为国家主权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不保持陆海空军和其他战争力量”。然而,近年来日本为修宪开始寻找种种借口。日本政府通过的《2005年  相似文献   

9.
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及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大损害。考虑到中日人民友好关系,中方在《中日联合声明》中宣布放弃中国政府的损害赔偿,但并未声明也放弃受害人民的损害赔偿,中国受害人民向日本政府提出损害赔偿是完全正当的要求。日本法院不应剥夺中国受害人民向日本政府求偿的权利。  相似文献   

10.
护国战争期间,由梁启超领导的进步党、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黄兴领导的欧事研究会及地方势力派组成了反袁势力。在反袁斗争中,该势力面临着军资军械严重匮乏的困境,不得不向日本政府借款购械。反袁势力向日本政府借款购械,既表现出日本政府对中国的政治图谋,又体现了反袁势力为挽救国家危亡所做出的努力。反袁势力与日本政府"借款购械"实则是一种挽救国家危亡的救国行为。  相似文献   

11.
1869年(明治二年)6月,根据日本明治天皇的“思召”(意见),将明治维新的戊辰战争中拥戴天皇而阵亡之人加以祭祀,日本政府创建了日本的东京招魂社。1879年,招魂社更名改称为靖国神社,被祭祀的人中包括了1877年(明治十年)征讨西乡隆盛的西南战争中政府军战死之人。19世纪80年代以前,靖国神社中先后祭祀的阵亡军人的灵牌位共计是14722人。其后,随着日本对外战争不断扩大,被祭祀的人数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2.
李大钊以甲午战争为界将近代中国外交划分为"夜郎自大时期"和"痛心疾首时期"。这种认识源自于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并随着认识的深化提升为一种爱国救国的理论。李大钊的甲午观表现在现实层面,就是痛恨日本政府对华的欺凌,参与抗议日本政府的活动及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运动,开始学习早期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  相似文献   

13.
二战之后日本的对外赔偿作为国际关系史上的特例,配合了美国"冷战"遏制战略的开展,违反了战后初期盟国的决议,是美国东亚政策演变的结果之一;战后赔偿是不彻底和不完善的,日本政府内外有别,对本国受害者的赔偿是对外战争赔款的数倍,未能起到战争赔款的作用,对日本战后战争反省的态度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4.
日本侵华战争是日本国策发展的必然产物。1936年8月日本内阁五相会议和四相会议制定了把中国变为日本附庸的政策,1937年8月17日日本内阁会议决定放弃“不扩大方针”,标志着日本政府正式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14年侵略战争中,日军占领中国半壁河山,粗暴践踏国际公法,犯下了战争罪的全部罪行,即破坏和平罪、常规战争罪和违反人道罪,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与屈辱。  相似文献   

15.
每当讲授近代中国人民抗战史时,都会发现这样的问题:每次问及学生如何看待中日关系,不少学生不假思索地答道:“来个东京大屠杀.”“抵制日货.”“核轰炸日本人.”在谈及中国与邻国的领土领海争端,如中日钓鱼岛之争,菲律宾、越南非法侵占中国南海岛礁等问题时,学生也义愤填膺,希望政府应该强硬一点,武力收复被他国侵占的领土,似乎除战争外,别无他法.有些学生对战争史特别感兴趣,对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认识不足.这些使我们想起2012年日本政府所谓“国有化”钓鱼岛后,全国多地发生反日爱国示威游行.在游行示威中出现打砸日货、砸坏日系车辆、打伤日系车主等现象,另外游行示威之后街上垃圾满地,公共设施被破坏.  相似文献   

16.
鲁光凤 《贵州教育》2010,(17):30-32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在二战期间制造的最惨绝人寰的历史灾难,它留给南京市民、中国人民、世界人民无数令人震惊、难以尽述的伤痛记忆。然而,更令热爱和平、崇尚正义的人们无法接受,难以面对的是,战后日本政府对待战争的态度——篡改历史,否认事实、美化侵略。日本政府为什么要这么做?怎么能这样做?有必要引导我们的学生去探究根源,寻求真正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7.
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透视(下)--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日本政府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运用多项政策,鼓励和引导大学、研究机构与产业界进行合作,希望能在高新技术领域得到有效的发展,并以高科技成果来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日本政府的政策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增加政府投入,建立官产学合作的科研体制。日本政府对研究与开发投入的比例比欧美国家的政府投入比例都小,尤其对企业的研发活动的资助比例很小。近几年日本政府开始通过多项科技计划,增加了大量研究课题和研究经费,积极支持国立研究机构和大学研发活动,并将投资重点放在航天、能源、原子能、情报通信、新材料、生命…  相似文献   

18.
日本和平宪法规定日本不保留军队,没有交战权。日本政府却通过一系列立法,建立起自卫队,参加联合国维和活动,并建立起战争体制,突破了和平宪法的限制,使日本成为军事大国。  相似文献   

19.
[背景材料]今年8月15日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62周年纪念日,日本政府当天在东京武道馆举行了"全国战殁者追悼仪式"。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仪式上表示,日本要反省战争,为世界的永久和平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日本不仅人均寿命全球第一,出生率在国际上也是处于最低水平。日本已经成为全球少子化的先驱国家。人口少子化是日本政府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现在日本政府十分重视少子化问题,如今日本政府正在考虑推动"带孩子上班"等相关政策来缓解少子化问题。少子化现象背后隐藏着很多因素,当然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现代女性意识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