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关注到了现代学校教育给孩子造成的沉重负担,所以近期才会有“低段年级学生严禁组织书面期末测试”的文件出台,这样一种规定,势必引发我们对低段语文终结性评价这一池“春水”的思考,也推动我们探寻合宜的低段语文终结性评价方式。一、语文终结性评价狭义的语文教育评价即特指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评价,语文终结性评价可以理解为对学生一个学期语文能力形成的评价。低段语文终结性评价的目的,是对低段语文教程  相似文献   

2.
刘晓丽 《成才之路》2010,(24):79-79
实施新课程以前,对学生的评价往往取决于期中、期末的考试成绩,注重终结性评价而漠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实施新课程以后,教师充分认识到这种传统英语评价体系的弊端,积极地建立了一种新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全方面地去衡量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孙永恒 《甘肃教育》2007,(12S):50-50
物理德育即物理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它是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借助教材中的思想品德形象有意识地对学生施加影响.促进他们良好思想道德、情感意志及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的教育活动。物理教育与德育始终联系在一起,“授业”和“传道”不能脱离。物理教学是实施德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之一,是进行德育的一条主渠道,  相似文献   

4.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有意识地把一定的社会意识、道德准则转化为学生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换句话说就是外在的社会意识、道德准则内化为学生思想品德的过程。因为德育过程是一个“内化”的过程,那么在这个“内化”过程中,就离不开学生自我意识的参与,所以学生个体的自我意识的强弱、结构以及可疏导的程度是影响德育过程和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仅就德育过程中学生个体的自我意识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形成性评价体系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选取某高校2018级口腔医学专业59名学生作为教改组,实行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以2017级口腔医学专业的61学生为对照组,在教学中采用终结性评价的评价方式,最后通过分析教改组与对照组的期末成绩来判定新评价方式的实施效果。结果显示,教改组期末成绩的及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能有效提高学生系统解剖学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6.
英语教学中的终结性评价忽视语言学习的积累过程,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形成性评价可以弥补这一不足。本文通过收集学生平时学习中的形成性评价资料和期末及中考成绩,并用SPSS19.0分析数据,研究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相关性及终结性评价的多元回归分析。从数据结果来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存在统计学意义的显著相关,而且学生的单词词组掌握情况,即学生平时的听写成绩和作业情况及课文背诵情况等,对终结性评价的成绩有很大的解释力度。  相似文献   

7.
单一的终结性评价长期主宰着学生和教师的命运。为了追求一个好分数,使得师生深陷题海,往往造成了一批高分低能的“书袋子”,甚至是“书呆子”。要改变这种存在着极大弊病的单一的评价方式,应该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统一的评价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下面是对学生和教师评价体系操作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政治课教学中要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既注重考查学生学习的过程,又看学生学习的结果.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要综观学生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练习、课外运用及考试等整个过程.终结性评价主要是学期末的评价.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一个关于学生的相对完整、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构建德育新体系,进行德育课程体系改革,必须以研究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和规律为基础,要重视思想品德的形成性评价,对德育内容体系进行教育目标分类,确定德育的阶段目标及终级目标和水平,将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研究和实验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0.
在大学外语课教学中要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既注重考查学生学习的过程,又看学生学习的结果。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对学生课前预习情况,课堂上的表现,课后运用及期末考试等整个过程。终结性评价主要是学期末的评价。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一个关于学生的相对完整、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下的初中英语教学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过程性学习与评价体系的建立。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过于注重教学效果的终结性评价,即期中、期末、学年评价,终结性的评价主要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参考依据,不能有效调动学生英语学习与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在新课标的教学探索中,笔者将形成性评价应用于初中教学过程,并对形成性评价实践方式与效果进行探讨和反思。  相似文献   

12.
“批评”,在教育学中是指德育的一种方法和途径,是对学生不良行为所做的否定性评价。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身某些思想品质和道德行为上的缺点、错误,促使其克服、纠正、和最终彻底消除这些思想和行为。“批评”  相似文献   

13.
信息网站     
近年来,双峰县石牛乡学区积极构建德育立体网络,收到显著成效。首先,该学区以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作为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将师德教育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细化并纳入《德育工作评估方案》。一方面对教师,坚持将评估结果与奖惩挂钩,凡是德育考核不合格或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重大失误的,均实行“一票否决”,另一方面对学生,则根据《德育评估方案》,改班主任“一言谈”为“学生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相结合,改终结性评语为形成性评语与终结性评语相结合,并建档立卡、定期督查,将德育寓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其次,该学区办…  相似文献   

14.
随着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学生的评价由传统的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转向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相互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正是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共同组成的。  相似文献   

15.
石洁 《学科教育》2004,(4):28-31
新课程下,倡导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使用过程性评价,而且要建立一种过程性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不仅可以实现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全面发展.而且可以提高教师的能力,促使教师逐渐成熟,从而实现教师的人身价值。  相似文献   

16.
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是面向“过去”的评价;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是面向“未来”、重在发展的评价。传统的评价往往只要求学生提供问题的答案,而对于学生如何获得这些答案的却是不甚关心。这样的评价会导致学生只重结论,忽视过程,不利于其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也限制其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促进发展的评价不仅需要终结性的结果评价,更需要形成性的过程评价,应是通过关注“过程”而促进“结果”的提高,评价的重心在“过程”。  相似文献   

17.
思想品德评定是德育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是对学生某一阶段道德行为表现的一种评价,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自我认识、培养道德判断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在小学生思想品德评定问题上。长期以来,只是由班主任在期末复习的紧张状态下,挤出时间,凭着个人印象笼而统之地写上几句,这很难对儿童的思想品德的各个方面作出正确的评价。我们认为,在儿童学习、生  相似文献   

18.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各科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因“材”施教,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中学物理课本中,有许多物理学家感人的事迹,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深刻的思想性,蕴含着科学家的治学精神和许多个性品质培养的契机,有意识地挖掘和运用这些因素,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最佳素材。  相似文献   

19.
以往小学科学教学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以期末一次考试成绩和一份学生成绩单等终结性为主的评价方式。过分地强调了“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了对学生的激励功能。过分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不利于帮助学生自我认识和健康成长。转变小学科学教学的评价方式,实行多元性评价,对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20.
德育评价的缺失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的学校德育工作并不尽如人意,或者可以说,学校德育工作仍存在令人尴尬的局面:学校、教师强调政治思想工作,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可谓用尽心思,又是上政治课、听报告、写心得,又是参观教学基地、邀请劳模作报告等等,然而,实际效果却不佳,不仅没有激发学生政治思想学习的热情,有时反而使部分学生产生了厌烦与反感。整个德育工作缺失严重,而缺失最严重的莫过于“德育评价”。一、德育评价的缺失1.学生德育评价参与主体的缺失:单一目前的德育评价,无非表现为政治思想课的考试或考查,以简单的分数代替学生的德育评价;或者表现为班主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