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科学不端行为现象产生的原因,指出加强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教育、建立和健全科学道德行为监督机制并辅以媒体进行舆论监督等几种防止和减少科学不端行为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基金应该加强对科学不端行为的防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不端行为是指“在科学研究与评价过程中出现的伪造、剽窃以及其它违反诚实性规范的行为”。科学不端行为是客观存在的,这是本文首先从实证角度给出的证实。进而文章分析了中国科学基金的运行,机制,发现在这个机制下科学不端行为有机可乘。文章最后对中国科学基金应“如何加强对科学不端行为的防范”提出了四点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3.
吴蔚 《教育与职业》2006,(19):34-35
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查处了19起科技工作者违背科学道德的行为.并在其网站首页进行了公开通报。据介绍.这次集中公开通报学术不端行为的查处案例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涉及的学术不端行为有弄虚作假、剽窃、假冒签名、一稿多投等。2006年上海交大汉芯造假、清华大学一位院长助理因为抄袭论文被撤销教授头衔.四川大学两位教授的学术道德问题等事件闹得沸沸扬扬。  相似文献   

4.
学术不端行为已经成为科技期刊论文质量很大的困扰,如何应对和防范学术不端成为各大期刊面对的重要问题。科技期刊作为科研成果发表、科学精神传播的重要平台,如何把关学术不端行为是对每个期刊编辑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从不端行为的界定,不端行为及原因分析,科技期刊编辑如何正确处理学术不端行为,以及如何防范和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对期刊论文质量及期刊的声誉有很好的把关,对建设良好的学术环境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国内大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国外高校的学术不端预防和处理方面的制度文本进行分析和比较,发现国内外高校学术不端预防和处理制度在制定的政策依据、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识、调查处理机制、救济措施、对预防和教育重视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国内高校要完善学术不端预防和处理制度,加强对学术不端问题的相关立法,明确科学具体的学术不端行为判断标准,细化学术不端行为调查处理措施,健全学术不端处理的救济条款,完善学术不端预防教育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学报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辨别和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学报的办刊质量,本刊已从2009年12月起,启用中国知网"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SMLC)"对来稿和待发稿进行检测。学术不端行为是指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出现的违背科学共同体行为规范、弄虚作假、抄袭剽窃或其他违背公共行为准则的行为。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学报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辨别和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学报的办刊质量,本刊已从2009年12月起,启用中国知网"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SMLC)"对来稿和待发稿进行检测。学术不端行为是指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出现的违背科学共同体行为规范、弄虚作假、抄袭剽窃或其他违背公共行为准则的行为。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强调:"高等学校对下列学术不端行为,必须进行严肃处理:(一)抄袭、剽窃、侵吞  相似文献   

8.
科学道德问题纷繁复杂,其中最典型、最严重的当数科研不端行为。从个体、社会、管理三个层面对科研不端行为进行归因分析,对于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科学道德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科学道德问题纷繁复杂,其中最典型、最严重的当数科研不端行为.探究科研不端行为的基本内涵、社会危害、归因分析、防范路径等基本理论问题,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科学道德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职业教育研究》2004,(4):77-77
在近日举行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五届一次全委会上,陈宜瑜主任表示,将坚决抵制科技界的腐败、违规及背离科学道德的行为,认真受理科技工作者的投诉和举报,加大对违反科学基金管理规定和违背科学道德行为的查处力度,同时制定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处理不端行为暂行办法》,从制度上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负责人介绍,1999年至2003年,共收到科技工作者关于投诉和举报的来信来函445件。对重要的投诉和举报,经过调查核实,最终被认定属于科学不端行为并受到处理的有40余件。被处理的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  相似文献   

11.
<正>为了提高学报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辨别和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学报的办刊质量,本刊已从2009年12月起,启用中国知网"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SMLC)"对来稿和待发稿进行检测。学术不端行为是指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出现的违背科学共同体行为规范、弄虚作假、抄袭剽窃或其他违背公共行为准则的行为。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  相似文献   

12.
<正>为了提高学报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辨别和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学报的办刊质量,本刊已从2009年12月起,启用中国知网"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SMLC)"对来稿和待发稿进行检测。学术不端行为是指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出现的违背科学共同体行为规范、弄虚作假、抄袭剽窃或其他违背公共行为准则的行为。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  相似文献   

13.
<正>为了提高学报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辨别和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学报的办刊质量,本刊已从2009年12月起,启用中国知网"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SMLC)"对来稿和待发稿进行检测。学术不端行为是指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出现的违背科学共同体行为规范、弄虚作假、抄袭剽窃或其他违背公共行为准则的行为。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研究生学术不端引发社会关注。文章梳理了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危害及国外学术不端防治的经验,分析国外防治做法带来的启示,指出要从健全防治制度建设、加强学术规范教育、制定科学招生标准和培养方案、充分发挥导师和社会公共媒介力量等方面着手构建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防控体系,构建研究生学术不端预防处理体制机制,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科学研究制度中,科学规范制度预设了科研诚信,普遍主义、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组织的怀疑主义都以诚信为前提和基础;而科学奖励制度则强调科学发现的独创性,由此加剧了科研人员之间的竞争,并使他们在遵守科研诚信并付出科研努力却得不到科学奖励的情况下,有可能为了满足个人需求而违背科研诚信,实施科研不端行为。科学规范与科学奖励之间的内在张力成为科研不端行为的重要制度成因,并为治理科研不端行为制度建设的合理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大学教师学术不端行为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教师学术不端行为是广泛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的泛化导致了学术声誉的失落。强调学术声誉防治学术不端行为是有限度的,必须从价值重构与制度保障两方面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防治。价值重构的核心理念是学术责任和科学的精神气质,主要措施是提高学术诚信意识、强化学术良心以及提倡道德实践。制度保障的核心理念是社会控制理论,主要措施是学术共同体控制、组织控制、法律控制以及舆论控制。防治学术不端行为需要综合防治,未来更需要创建学术平等、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的环境。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提高学报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辨别和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学报的办刊质量,本刊已从2009年12月起,启用中国知网"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SMLC)"对来稿和待发稿进行检测。学术不端行为是指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出现的违背科学共同体行为规范、弄虚作假、抄袭剽窃或其他违背公共行为准则的行为。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强调:"高等学校对下列学术不端行为,必须进行严肃处理:(一)抄袭、剽窃、侵吞  相似文献   

18.
学术不端行为通常被看作是道德建设问题,这种看法意味着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取决于道德意识,是一种自主的道德行为;但是根据社会建构论的观点,学术不端行为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在整个建构因素中,主要涉及到制度制定者、科学社团、学校、研究者、媒体等6个因素。它们都可能成为学术不端行为的触发因素,但是不同因素在其中的主导作用并不相同。所以面对具体的学术不端行为首先要抓住主导触发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学报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辨别和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学报的办刊质量,本刊自2009年12月起,启用中国知网"社科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SMLC)"对来稿和待发稿进行检测。学术不端行为是指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出现的违背科学共同体行为规范、弄虚作假、抄袭剽窃或其他违背公共行为准则的行为。  相似文献   

20.
正为了提高学报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辨别和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学报的办刊质量,本刊已从2009年12月起,启用中国知网"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SMLC)"对来稿和待发稿进行检测。学术不端行为是指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出现的违背科学共同体行为规范、弄虚作假、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