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本文从“趣味物理”、“名人轶事”、“尖端科学技术”、“地方资源”等校本课程资源内容入手,在课堂教学中将校本课程资源与情感教学目标有机整合。以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使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和新思想,了解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联系。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现。  相似文献   

4.
儿童文学校本课程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它和小学语文国家课程存在一定联系,也有着根本区别。在课程目标上,它以审美能力、趣味和习惯的培养为核心;在课程本质特征上,它强调开放性,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5.
校本课程的提出,为我国教师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高等师范院校应在加大教育课程比重、丰富教育课程门类、增设课程与教学系或相应系别、加强教师在职继续教育、参与有效的校本培训等方面作出积极反应。  相似文献   

6.
学生全面成长(特别是个性成长)、教师发展(特别是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形成是同一问题的不同方面,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组成学校教育共同体,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苏文木 《教育家》2004,(10):20-22
我们曾经历过“创新教育”口号刚提出时的激动,我们曾经历过如饥似渴地学习有关创新教育理论章的时刻:四五年时间过去了,我们全面地审视中国基础教育的现实,终于发现,创新教育并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趣味物理"、"名人轶事"、"尖端科学技术"、"地方资源"等校本课程资源内容入手,在课堂教学中将校本课程资源与情感教学目标有机整合,以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使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和新思想,了解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联系,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9.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自愿、自主进行的,建构具有本校特色的、可供学生选择的校本课程的实践过程。校本课程开发自主开放、给教师赋权增能,扩展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凸显了教师教育智慧的作用。校本课程开发是教师教育智慧增长的重要途径,有关反思性实践、行动研究和发展性评价等工作,都应该注意规范性和实效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泰勒认为无论是教育目标的确定还是学习经验的选择与组织,都要深入研究学生的需要和兴趣,评价结果也要看是否满足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校本课程开发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在知识习得、思维训练、人格健全等方面的和谐发展.笔者认为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石,而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如何满足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并使校本课程本身不断完善则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泰勒认为无论是教育目标的确定还是学习经验的选择与组织,都要深入研究学生的需要和兴趣,评价结果也要看是否满足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校本课程开发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在知识习得、思维训练、人格健全等方面的和谐发展。笔者认为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石,而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如何满足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并使校本课程本身不断完善则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促使校本课程开发的自主权获得了制度的保障和法律的认可。教育公平的话题,依旧凭其推动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独特价值备受关注。通过研究教育公平,从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三个层次分析校本课程对教育公平的功能所在,基于"目标模式"审视校本课程开发,透析校本课程开发在课程目标、内容、组织和评价里的教育公平,有利于校本课程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构建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3.
课程是组成学校教育的核心部分,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占主导地位。它是完成学校各种教育目的、任务、工作的有效媒介。但是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学生性格的个性差异,知识体系的更新与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成为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又一个媒介。这也是教育改革深入的产物,不过校本  相似文献   

14.
黄浩 《辽宁教育》2014,(8):76-77
正自2001年以来,我国各地中小学兴起了一股"校本课程"热,作为舶来品的校本课程已经日渐成为中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抓手。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校本课程的开发并非一帆风顺,教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操盘手",很多时候并未真正发挥主体作用。校本课程开发缘何受阻?迷局将如何破解?校本课程的"泛化"校本课程在实际开发中因失去焦点而泛化。课程目标宏大模糊。在一些课程开发的案例中,课程目标描述显得过于宏大,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环境教育校本课程既要结合地域和学校的实际,又不能离开环境教育的基本目标.环境教育校本课程的内容包括环境认知教育、环境问题教育、环境价值教育、环境道德教育、环境法规教育、环境审美教育等.  相似文献   

16.
于翔  姜红  江永玮 《文教资料》2007,(25):137-139
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的教育一直在不断改革中前进,最近几年所大力提倡的"校本课程",加速了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步伐。但随着改革的深化,暴露出的问题不容忽视。"校本课程"的主要问题在于颠倒了国本和校本的关系,片面地排斥国本而夸大了校本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作用。如果任由校本自由地泛滥,将会导致基础教育的混乱。深层次地探索和正确地认识国本与校本的主辅。相辅相成的关系,对于正确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观念,保证我国的教育改革走上正确的健康的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校本课程是校长的课程 新课程改革为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设了学校课程。国家课程是由国家编制管理的课程,地方课程是由地方负责开发管理的课程,而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决定、由教师负责开发的课程。自主性校本课程开发,为校长表达教育思想搭建了平台,  相似文献   

18.
机器人教育的创新性、实践性能较好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及综合实践能力。目前中小学并没有将机器人作为一门专门课程开设,如此难以充分发挥机器人教育的价值。在三级课程体系下,机器人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有效地实现机器人教育的价值。本文就中小学机器人教育校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培养德育校本课程,是指学校遵循《中学德育大纲》,以及有关教育政策法规和德育规律,以学校自身特有的德育资源为依托,组织本校教师根据本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的课程目标、计划,编写课程教材,正式纳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德育课程。  相似文献   

20.
体验式心理健康校本教材开发是基于体验式学习模式。内容从经验、反思、讨论、分析和经验评价开始。H学校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本校更有效地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的方式即开发本土化的、本校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