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臧铯 《新闻实践》2006,(11):60-61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新闻学院,与位于东海岸的哥伦比亚新闻学院遥相呼应,各具特色。除了在业内极负名气的亚洲问题报道之外,新闻学院还特别重视经济报道的教育。他们单独开设了有关经济报道的课程,旨在为美国一流的财经媒体与大型综合媒体培养熟练的写手,一出校门,就能“上阵打仗”。  相似文献   

4.
丁泽 《青年记者》2001,(1):45-47
在美国,一提到记者,很多美国人马上想到的是电视里的记者形象。这不仅是因为电视新闻在美国影响巨大,而且是因为一批电视记者的工资数额也是像电影、电视明星一样的巨大,并往往成为人们争相谈论的话题。这样的记者也确实是明星,但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当电视记者的确不是好玩的。人们的目光被年薪几百万美元的明星夺去,往往也就容易忘了明星像中彩票的人一样是珍稀动物。在美国,记者的社会地位可算不低,自称记者一般不必脸红心跳。但  相似文献   

5.
杜健 《青年记者》2022,(17):71-72
美国智库作为政府重要智囊在美国对华政策走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样本分析方法,研究10家美国知名智库发布的涉华报告对新华社外文报道的转引情况,发现新华社外文报道已经成为美国智库学者跟踪中国动态的重要来源之一。此外,本文结合数据分析结果进一步探讨如何提升面向美西方“关键少数”的精准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6.
复旦新闻系毕业的徐敏子,原是我在《文汇报》工作时的同事。她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去了美国旧金山,并在一家中文报——《世界日报》当记者。二十多年的海外记者生涯,养成了她“撰文、摄影-肩挑”的采访特色,获奖多多,在当地华人圈子里很有知名度。  相似文献   

7.
如今人们也许很难想象,即使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从事体育新闻报道的女性还面对着来自男运动员、男教练甚至是男性同行的威胁与折磨。现在,很多刚迈入体育新闻行的年轻女孩往往认为从事这份工作是理所当然的。她们对于前辈们为争得平等的待遇所付出的努力缺乏认识和感恩的心态。  相似文献   

8.
9.
在美国,我们常驻的中国记者就变成“外国记者”了。由于环境条件以及社会制度的不同,我们的工作方式和在国内当记者却又颇有相异之处。在一个信息的社会里美国是个舆论传播工具极为发达的国家,人人都不可避免地时时生活在各种新闻的“袭击”之中。在某种意义上说,这对于我们的工  相似文献   

10.
1993年3月,我再次被派往新华社华盛顿分社任记者.头一次是在1982年,这次重返华盛顿,中间已隔近10年的时间.华盛顿分社的工作条件也巳今非昔比.首先是电脑发稿代替了过去记者用笔写稿、然后交给报务员译电、作孔、电传等冗杂的过程.现在在电脑上写完一篇稿子后,只需敲打一下发稿按键,几秒钟后稿子就从华盛顿传回了北京  相似文献   

11.
12.
单波 《当代传播》2000,(5):43-44
阿尔弗莱德·马歇尔在《经济原理》开篇中说,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极其繁多,但是只有两种力量是最持久和最普遍发生作用的,其一是宗教的力量,其二是经济的力量。只要关注一下西方人强烈的宗教信仰和错综复杂的宗教问题,我们就能体会到马歇尔所说的宗教的力量,但这种力量总是被经济的力量拉到俗世中来。如在美国宗教界,一向占据主流地位的基督教新教各教派和犹太教,其影响相对地都有所下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一部分人沉溺于重视物质的环境中,一味追求物质快感,无暇寻求精神慰藉。即便是力图摆脱世俗的干扰、重振基督教社会的福音…  相似文献   

13.
14.
我在美国当记者宋晓刚1993年9月13日,关于巴勒斯但白治和平协议的签字仪式在美国白宫南草坪举行。上千人出席这个举世瞩目的仪式,各国媒体更是争先派记者采访,美国的CNN等电视台从天不在便开始由最大牌的主持人邀请中东问题专家做各种现场新闻分析转播,上百...  相似文献   

15.
1997年7月至2000年11月,我受新华社领导委派,先后在华盛顿和联合国从事新闻报道工作。本来记者就有;无冕之王"之美誉,而在美国这样的西方大国当记者,就更引起国人羡慕。但在美国当记者,有苦亦有乐。新华社华盛顿分社有10多名记者和行政技术人员,其中绝大多数没带家属,大家相互戏称"光棍",没有带家属倒不是国家政策不允许,只是家有老小和其他一些实际问题,只好过"牛郎与织女"的生活。以我为例,迄今结婚22年,其中12年一人在国外工作,爱人在北京带孩子。虽然为孩子作出牺牲心甘情愿,但  相似文献   

16.
岁月匆匆。今年初,我结束了在美国的四年记者生活,回到新华社国际部工作。回想这几年,既紧张艰苦,又充实难忘。在美国当记者,机遇多,挑战和考验也多。在那里,我采访过许多人,值得回忆的事情也不少。下面几段经历,是印象最深的。 长岛采访王嘉廉 出国长驻的人都说,回国之前特别忙。去年底,当我接到总社的调令准备回国时,也颇有同感。但我想,再忙也要去采访一个人,那就是美国联合电脑公司(简称CA公司)董事长兼执行总裁王嘉廉,他的英文名字叫Charles(查尔斯)。  相似文献   

17.
一、认清形势,直面热点,实现"议题同构" 2009年7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我国年中经济数据,各家媒体年中经济报道就此展开.上半年经济热点众多:国际原油价格逆市上涨、原材料价格高企、人民币汇率升值、市场需求萎缩等难点凸显、中央陆续出台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四十天内五次强调要坚持双政策、社会各方围绕中国经济能否企稳回升展开讨论.这些都顺理成章成为各个媒体"年中经济报道"竞相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各媒体从业者迅速总结应对紧急事件的经验并成书, 《媒体应对紧急事件手册》一书已于近日出版发行。据悉,很多高校新闻专业教授已将此书列为新闻专业学生的必读教材,这里摘译的仅是其中几篇的片段。阅读全书,除了能让我们感受到美国媒体“新闻产品”的生产流程特色,还能引发我们的思考:如何进行新闻教育?把这些处于操作层面的“经验总结”当作新闻学教科书,美国的新闻教育是在“生产职业新闻人”。反观我国,为什么新闻专业学生毕业后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逐渐进入角色?为什么我们常常会有“新闻无学”的感叹?陈旧的新闻学教育思想难辞其咎。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