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人类诸多情感中,最能震撼人心,千古传唱的莫过于发自肺腑的真挚亲情。《人琴俱亡》就是这样一篇让我们感动的文章。《人琴俱亡》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选自《世说新语·伤逝》第十六篇,本文短小精悍,却感人至深。文章通过对子猷动作和语言的描写,表现了他对弟弟真挚的关切和对弟弟去世深深的哀伤。文章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写了王子敬亡故。虽只字未写子猷顿足捶胸,呼天抢地,但此时无声胜有声,子猷内心的伤痛不言而喻,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子猷的悲伤之情。“何以都不闻…  相似文献   

2.
感情真挚是写好一篇作文的关键。唯有情真、情深,作者才能思路通畅,文如泉涌;渎者才能为之动容.受到感染,引起共鸣。真情是文章的生命泉,没有真情,这泉就会枯竭。作文源于情感,好作文源于真挚的情感,也可以说真正的作文是真情实感的产物。那种没有真挚情感的作文,就好比一个人,失去活力,失去精神,乃至于失去灵魂,这样的文章即使“造”出来,也会叫人生厌、作呕。  相似文献   

3.
黄琼  王经 《初中生必读》2010,(11):40-41
分析中考佳作,我们发现,这些文章的作者善于寄托真挚的情感,用真情去叩击读者的心扉,文章由此获得了动人的魅力。具体来说,他们采用了一些值得大家学习、借鉴的技巧: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高考作文中的“套作”现象已泛滥成灾,由于此类作文在高考中能得到高分,因此受到很多同学的青睐,文章开篇就是华丽的排比句,接着就把历史名人硬拉到作文题目上,历史素材天马行空,这类作文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历史材料,照搬名言名句,不能深入地挖掘典故的深层意蕴,语言看似文采飞扬,实则既不贴切,也不生动,思想苍白,内容空洞,甚至不伦不类,毫无个性和特色,语文专家们戏称之为“新八股”。  相似文献   

5.
孙刚 《凯里学院学报》2013,31(4):166-167
美术创作是关于艺术家内部表现欲求的外化显现,创作的样式则是艺术家用以表达观念和情感的语言工具。美术创作论教学中把理论讲授和美术创作完美结合是教学的重点。以《文心雕龙》为佐证,提出美术创作论教学应注重学生情感真挚与言之有物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6.
张萌苗 《现代语文》2010,(4):119-120
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乃至高考作文中,学生抄袭、仿作、套作的作文比比皆是,这种作文往往无病呻吟,缺乏真情实感。就此弊病,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自2001年始,在基础等级里增加了一条新要求——"感情真挚"。所谓感情真挚,就是"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也就是要求学生在作文中自然而真诚地表达内心对社会、人生、生活的真实感受。  相似文献   

7.
《中国基础教育》2005,(6):15-15
熟悉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钟家村小学教师桂贤娣的人都知道。她的声音极富磁性,朗读课文声情并茂.或激昂,或凄凉,或高亢,或低沉,这给孩子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家长们纷纷夸赞:“淘气包在桂老师班上都变得不淘气了。”  相似文献   

8.
诗长言志,词优抒情,李清照是一位善于在词作中表达真挚情感的伟大词人。李清照,我国著名的女词人,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独特的词风被后人称为"易安体"。李清照的词风以宋朝南迁为转折点,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词风清丽,明快;后期词风凄凉、低沉,但真挚情感的自然流露却贯穿李清照词作的始终。为实现真挚情感的自然流露、情感与形式的完美统一,立足语用学,从词语、句子两个方面举例赏析李清照词作情感表达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9.
左建明 《初中生》2013,(14):25-26
很喜欢乐沁馨同学的这两篇作文。《等你回来去踏雨》以真挚细腻的情感和优美流畅的文笔打动了我。作者从"今天早上醒来的时候窗外一片潮湿,很显然昨夜下了一场雨"写起,接着写爸爸过几天就要从远方的城市回来了,作者"希望这几天的雨不要停",让爸爸回来陪自己去"踏雨",很自然地吻合了文章的标题。作  相似文献   

10.
初中语文教材选取了众多中外名家的作品。在这些名家的笔下,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或苦痛、或悲哀、或欢乐,这些点点滴滴,无一不让人的内心受到触动。但实际上,学生在记录自己的生活时,却是呆板的、僵硬的,甚至是千篇一律的,他们无法将多姿多彩的生活记录在自己的作文中。如何让学生提高记录自己生活的能力,写出自己的感悟,写出精彩的作文,这是语文教师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11.
王林 《现代语文》2006,(11):30-31
元稹的妻子韦丛,二十岁时嫁与元稹,七年后,元稹已经当上了监察御史,韦丛却离他而去。元稹悲不自任,为妻子写下诸多千古绝唱的悼亡诗。由于对元稹的生活品节后人多有争议,因而对其悼亡诗情感的真挚与造作、情缘真伪后人一直争论不休。孟子曰:“以意逆志”;鲁迅先生也强调:“解读作品要顾及作全人和作品的写作背景”。我们要想正确解读元稹的悼亡诗就必须体会、触摸其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12.
赵爱全 《现代语文》2011,(4):129-130
《高考作文分等评分标准》将"感情真挚"列为基础等级中的最高一等(第一等)。"感情真挚",即感情真诚恳切。"真"即真诚,真切;"挚"即诚恳,恳挚。"感情真挚"是指文章中所表达的对社会、人生、生活的发自内心的真实自然的感情,不是人云亦云,也不是无病呻吟。  相似文献   

13.
同学少年您说"把生活写出来就是文章",这一理念想要着重强调的是什么?"把生活写出来就是文章",并不是说文章是简单记录生活的"流水账",而是强调文章要有来源于生活的真实性。情感是文章的灵魂,为文的真实重在表现自然真挚的情感。其实,作文如做人。以诚待人的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喜爱与认可,如果像《红楼梦》里的王熙凤一样,待人虚情假意,自然也就无人会对她报以真正的情意。同样,一篇文章,如果缺乏真挚的情感,就很难打动读者,引发共鸣。  相似文献   

14.
人类最复杂的东西就是情感,而最具有个性的、最能打动人的,也是情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若想打动人、感染人,就要挖掘内心深处的灵魂,抒写发自内心深处的真实感情。敞开心扉,“以自己的心灵之火点燃别人的心灵之火”,才能取得感人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的基础,正是一个个自身和谐的生命体,现代教育的终极价值是体现生命的意义。如果把教育的内容作个分解,“生命教育”无疑是最重要、最迫切的教育。因为即使“生命教育”的缺失而酿就悲剧,那么,一切教育都会失去意义。可以说,教育的起点是人,而“生命教育”则是教育的基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顾飞 《考试周刊》2011,(87):53-53
新课程标准提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的确,情感是语文教育中最有价值、最应重视的东西,而作文应该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因此,在作文中有真情实感尤为重要。"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相似文献   

17.
谢晓环 《山东教育》2007,(10):31-31
《唯一的听众》是一篇撼动读者心灵的美文。一位音乐学院老教授引领“我”由不自信到自如纯熟地演奏小提琴的经历,使得人与人之间耶真诚无私的美好情谊熠熠闪光。同时引发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要倾听微笑,要宽容关爱,要持久地关注、培养学生踺康成长。欣赏清新语言、涵咏文字内涵、领悟抓住人物活动表情达意的方法是把握文本的关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设想《送友人》是统编语文教材八(下)第六单元中的一首古诗。这首送别诗的场景充满诗情画意,感情真挚动人。诗人李白对友人难舍难分的情谊主要通过“青山”“白水”“孤蓬”“浮云”“落日”“班马”六大意象进行表达。本微课以课前自读、问题设置等方式解读这六个意象分别是怎么表达惜别之情的,侧重对“落日”和“班马”两大难点进行精讲。希望通过对意象群的解读,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诗歌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  相似文献   

19.
以“我心中的黄河”为题,写一篇作文,抒发你对黄河的感情。文体不限,字数600字左右。  相似文献   

20.
王道敏 《现代语文》2010,(10):36-37
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阅读教学过程不仅是语文知识传授、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而且是情感活动的过程,即教材的创作情感、教师的教学情感和学生的学习情感三者的沟通、融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教师之心与作者之心、学生之心,达到心心相印、情情相通。在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