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历史观,深刻把握世界现代化一般规律,扬弃既有现代化模式,全面总结中国现代化探索历程与经验,具有秉持独立自主性与发扬历史主动性的鲜明特质。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历史观,丰富了人们对世界现代化历史的认识、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重塑了中国人民的历史自信,坚定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信心。  相似文献   

2.
中国式现代化是唯物史观与中国具体实际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碰撞、融合、产出的进行时态,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叙事。中国式现代化是对全球现代化进程中的认识论转向,扬弃并超越了资本主义世界观,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力证了唯物史观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在推进现代化的实践进程中开辟的具有世界共性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蕴含着丰富的理论意蕴、人民意蕴和世界意蕴。从理论意蕴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道路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实践样态。从人民意蕴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奋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并致力于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世界意蕴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书写社会主义新篇章,彰显实现现代化新可能,有着深刻而广泛的世界历史意义。因此,深入挖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蕴含的多重意蕴具有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体现。历史的观之,这一现代化实际上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缜密的关联。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决定了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思维基础;中国社会的阶层特点决定了国家管理方式;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决定了经济的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5.
中国式现代化纾解了西方资本主义逻辑架构下的现代化发展困囿,打破了现代化趋同于西方化的逻辑悖论,展现出了异于西方现代化的文化根基、实践意指和价值导向。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中,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探索实践中形塑而成,为人类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集真理性、实践性和价值性于一体的中国式现代化,在彰显中国智慧、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赋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6.
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打造出独立、富强的中国,也为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模式,成为备受瞩目的话题。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在于它所具有的民族维度与世界维度,是中国与世界的现代化;蕴含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三大关系,是追求人的解放的现代化;诠释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遵循客观规律的现代化。研究中国式现代化成功的三重意蕴,即“两大维度”“三大关系”“三大规律”,有利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发展,加快实现我国的“千秋伟业”与“崇高事业”。  相似文献   

7.
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途径。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历史过程。要从近代以来中国发展的历史背景来考察中国式现代化,要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斗争中阐释中国式现代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分水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走向成功的根本保障。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国式现代化呈现出不同的历史特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呈现出超越性、独特性、全面性及自主性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8.
中国式现代化究竟具有什么样的文明意蕴?我们必须有一个清晰而正确的认识,有负责任的担当与切实的行动。中国式现代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人类文明发展史续写新篇章;既基于自身国情又借鉴他国经验,既传承历史文化又融合现代文明,既造福中国人民又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打破一些人对“西方式现代化”的迷思,为人类社会现代化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作出新贡献,为世界和平发展提供新机遇;是中国谋求人类进步、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为人类社会对现代化的探索增添新助力。  相似文献   

9.
现代化是国家发展的主题。如何从自身实际出发,选择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之路,是摆在许多国家面前的一道难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成功的原因,就在于其是一条扎根于中国现实国情,创造性的走出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一条既合规律性又合目的性、既恪守正道又开拓创新、既彰显民族性又包含世界意义的现代化之路。梳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蕴含的辩证逻辑,是从理论上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的内在需求,从而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基础和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0.
厘清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建构之维""特征之维""价值之维"有助于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建构贯穿于救国、兴国、富国和强国的全部主题和主线,经历了百年求索奋进而日趋成熟定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为根本保证,以人民至上、谋求共同富裕为核心要义,以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本质要求,以和平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崇高目标的新型现代化道路,具有超越西方现代化模式、领跑人类现代文明之路的鲜明特征和显著优势。其成功开创不仅昭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标识的中华民族步入了不可逆转的复兴征程,也彰显了书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新篇章、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及开辟世界现代化发展新路径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构建生命共同体,推动实现绿色发展,具有深刻的生态意蕴。其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理念,强调自然内部生态系统的平衡共生、人与自然的共存共荣、人与人的和谐共处;生命共同体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目标,是涵盖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强调以系统思维加强生态现代化治理、倡导全球生态共同治理进而构建地球家园的共同体;绿色发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方式,旨在以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路径,为引领全球携手走向生态、绿色、环保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新范式,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在生态层面的显著体现。  相似文献   

12.
在文明视域下审视中国式现代化,能够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更能发现其具有深厚的文明底蕴。中国式现代化包含了中华文明、社会主义文明和人类文明新形态三重文明向度。中国式现代化传承和弘扬具有以民为本、天人合一和天下为公等精神品质的中华文明;遵循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根本原则、描绘了社会主义美好蓝图,复兴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文明;坚持和平发展、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和拓展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13.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党的中心任务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人的现代化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这直接关涉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性质、方向、水平和实现程度。因此,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阐明人的现代化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的时代要求,剖析当前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其形成因素,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党深刻总结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得出的,体现了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和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的统一,是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的规律体系,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发挥基础性作用。进入新时代,迈上新征程,党对中国式现代化规律体系的认识必将更加全面和深入。  相似文献   

15.
实现人的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从必然王国飞跃至自由王国,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价值和理想追求,也是一个极具社会历史性的过程。远大理想的成真离不开阶段性理想的实现,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要用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内涵丰富,体系全面,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继承与创新性发展。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三重意蕴,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及助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命题,具有深刻的教育意蕴。中国式现代化是教育先行的现代化,教育强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力量。中国式现代化所具有的“中国特色”对教育提出新要求新挑战,如大力兴办教育事业、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和改进生态文明教育、积极开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要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作用,需要注重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高度谋划推动教育工作,积极探索“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以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为统领、持续推进教育改革创新,着力构建适应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的新时代中国教育学,研制出台教育强国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追寻现代化梦想,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伴随着意识形态的重大争论。成功开辟现代化道路,体现世界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与科学意识形态指引有着本质性关联。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是马克思主义行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卓越证明,也是在社会思潮“万花纷谢一时稀”背景下逐步走上正轨,在力排各种意识形态偏见或者误解、拒斥各种“左”和右的干扰中创立起来的,因而中国式现代化的意识形态意蕴具有历史性维度。同时,它也具有共时性维度,即其意识形态底蕴都具有对话和交锋色彩,体现了自己的主体性、独创性和有效性。发掘中国式现代化的意识形态意蕴,不仅有助于我们深明道路背后的“主义之争”,而且有利于坚定“道路自信”和“意识形态自信”,从而引领和保障中国式现代化扬帆远航、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18.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抓手,学习把握其思想内涵对于我们深入理解二十大精神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从超越性这一角度出发比较了中西现代化的异同,从工具理性、道路选择、生态伦理、价值理念等不同角度进行对比,说明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式现代化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以此来坚定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为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寻找可靠的理论依据和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了工艺技术教育、民族实业教育、专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现代职业教育等五个发展阶段。时至今日,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呈现出特有的时代意蕴,即以人为核心,围绕经济、文明、生态、外交四个方面在职业教育领域上展开对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在路向上采取从整体把握,深化产教融合,拓宽成才通道,推动技术创新,共建共享打造双赢局面等措施。  相似文献   

20.
论中国传统历史观的唯物史观胚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接受和认同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是从唯物史观开始的,以往的研究忽视了这一事实与中国传统哲学提供的历史土壤的关联。以“通古今之变”为宗旨的中国传统历史观“善言古者,有节于今”、“食足知礼,民惟邦本”、“势非圣意,理势合一”等观点,在肯定历史进步和变革,重视经济因素和民众力量,探求历史趋势的客观性和这种趋势与历史规律的统一性等方面,与唯物史观有诸多相似之处,这无疑为接受和认同唯物史观提供了思想土壤。进化论的一些观点延续和展开了传统历史观中与唯物史观相近似的因素,并贯注了新的时代内容,使传统历史经变革和融合发展为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