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短视频具有简短高效、画面感强、方便阅读的优势,加上技术和平台的加持,其制作、分享和传播日趋便捷,极大地改变了过去以文字报道、电视新闻为主的生产和传播方式。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110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26亿人,用户使用率为95.2%。  相似文献   

2.
<正>CNNIC与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6.12亿,占网民整体的73.9%,其中手机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5.90亿。截至2018年12月,短视频用户规模达6.48亿,用户使用率为78.2%。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越来越成为视听媒体发展的主阵地。作为主流媒体,2018年3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正式成立。新成立的总台整合中  相似文献   

3.
段鹏 《新闻大学》2022,(1):86-95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与发展,短视频社交平台与日常生活的关联度越来越高,伴随着平台社群化、场景化、情感化趋势的逐渐加深,用户在短视频社交平台中的群体性参与行为也不断增多,由此在不同层面创造了效益,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平台经济的发展.本文立足于这一背景,深入探讨小红书、抖音、哔哩哔哩等短视频社交平台中的社群与群体行...  相似文献   

4.
和莹 《青年记者》2020,(9):40-41
短视频快速发展,使用户自主生产新闻内容成为一种潮流.短视频UGC新闻,是指在短视频平台上由用户发布自主生产的新闻(资讯)内容,时间长度在5分钟以内,新闻线索发现、手机拍摄、上传(平台审核上传)等一系列流程均由用户完成的新型新闻生产方式.短视频UGC新闻生产理念:分享性与公共性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短视频用户规模达6.48亿,用户使用率高达75.8%.目前新闻资讯类短视频生产模式主要有两种:以梨视频为代表的新闻短视频客户端和以新京报“我们视频”为代表的短视频栏目.  相似文献   

5.
董潇潇 《传媒》2019,(9):48-50
短视频是继文字、图片、传统视频之后新兴的一种互联网内容传播形式。短视频并非全新事物,其在互联网发展早期就以UGC等形式广泛出现。但近两年,随着移动互联网普及、大数据以及智能编辑、人脸识别、动作捕捉等新技术加速应用,短视频这一内容形态以极低的技术门槛以及非常便捷的创作和分享方式迅速获得用户的青睐。尤其在资本加持下,短视频平台数量激增,用户在线时长超越长视频成为仅次于即时通讯的互联网第二大应用类型。  相似文献   

6.
孙冬鑫 《新闻前哨》2022,(18):40-41
<正>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推动着人类交流模式的变革,也深刻影响着内容形式的转变,从文字、图像到视频,数字内容产业不断繁荣兴盛。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的社交娱乐需求持续提升,易于制作和传播的短视频内容逐渐受到用户青睐。根据QuestMobile报告,截至2020年12月,中国短视频行业月活跃用户达8.72亿;短视频应用的月人均使用时长达42.6小时,年度同比增幅39.7%。  相似文献   

7.
彭卉芝 《新闻传播》2023,(18):35-37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为用户生产内容(UGC)赋权,普通用户也能通过媒体平台方便快捷地进行内容生产与创作,贡献“个人智慧”。于小红书而言,“其基于技术赋能、UGC内容生产转向、内容营销兴起的大环境,高效整合了用户、品牌方、平台官方账号等内容生产主体,定位于境外购物、生活领域、美妆护肤、热点事件等几大内容类型,建构了社交化内容表达体系,形成了聚焦性内容社区。”可见小红书平台真实用户分享的“个人智慧”所打造成的内容分享社区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平台形成的团体性智慧内容资源库,在指导用户日常生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探讨小红书内容资源库的特征并从技术支持、内容生产者与内容接收者的不同视角出发,探究UGC模式下的小红书集体智慧聚合的动力。  相似文献   

8.
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4.4%。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快速增长,目前已经超过9.6亿。新闻短视频是传播媒介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产生的一个新兴事物,随着媒介的不断升级,新闻传播领域正面临着从文字到视频、从静态到动态、从一维到多维的重大变革,短视频正成为新闻信息传播的主要形式。在新闻短视频生产传播过程中,脚本文案又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从脚本文案在新闻短视频生产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出发,分析了新闻短视频脚本文案的基本概念、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创作原则和方法等,目的在于提升新闻短视频脚本文案的质量,促进新闻短视频的发展,进而推动媒体新闻信息传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互联网快速普及,集聚千万流量的短视频平台用户持续增长,传播优势愈加突出。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增长最为突出,达到9.62亿,与2021年12月相比增长了2805万,在整体网民中所占比例高达91.5%。短视频平台已经迅速成长为用户信息获取的重要平台之一。于是短视频新闻也迎风生长,各大媒体凭借自身优势开始在短视频新闻领域开疆拓土,纷纷入驻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建立账号,或是创建自身专属短视频新闻平台,丰富新闻传播形态,实践媒体融合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10.
陈然 《传媒》2019,(6):47-49
技术的进步不断革新着现有的媒介生态,并对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和内容分发带来颠覆性的影响。移动互联网时代,“碎片时间+流动空间+场景”正在组建新的传播时空。在用户需求和媒介技术的双重推动下,移动短视频已经成为中国民众信息消费与社会交往的主流形态。据《中国移动互联网2018半年大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短视频行业用户突破5亿人,休闲放松、获取资讯是用户使用短视频的主要动机。  相似文献   

11.
根据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发布的最新数据,2014年中国智能手机发货量预期为4.5亿部,其中支持4G功能的智能手机为1.2亿部。①中国智能手机用户规模化增长与4G网络的来临,将引爆视频网站移动端的另一场战争。2014年1月,Twitter旗下的短视频分享应用Vine一炮而红,Instagram就迅速跟进了短视频分享功能。在国内,爱奇艺推出了"啪啪奇",新浪和腾讯分别推出了"秒拍"和"微视",纷纷进入短  相似文献   

12.
张志安  林功成  章震 《传媒》2019,(5):15-18
2018年,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成为继微博、微信后互联网又一“明星产品”。截至2019年1月,抖音国内日活跃用户已经突破2.5亿,月活跃用户突破了4.5亿。抖音不仅成为年轻人进行日常表达的重要平台,也预示乃至引领着中国互联网的视觉化传播趋势。面对抖音短视频如此迅猛的发展趋势和庞大的用户基数,从2017年3月份开始,主流媒体纷纷入驻抖音平台。从数据上看,媒体抖音号开设时间短、涨粉快,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3.
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到9.34亿,用户使用率为90.5%[1]。这意味着,短视频已成为国内互联网的底层应用。短视频新闻通过微观化叙事及视听一体化的传播优势,将传统的图文和视频新闻以更直接简单的方式呈现,日益成为人们接受信息的新习惯,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也发展成为主流媒体新闻传播的新阵地。本文从短视频新闻传播实践出发,以湖北日报抖音号为研究对象,分析目前主流媒体爆款短视频新闻的基本特点,并提出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用短视频APP作为自己减压的方式,古往今来从文字到图文的改变让人们看到社会的进步,走进图文时代,再到微信微博的产生,使得社会发生了天翻覆地的变化,一条简单的问候,一个动态小视频的传播都可以引起人们的好奇心。人们足不出户"走天下",如今用长视频到短视频的变化来弥补节奏快、压力大的现代生活,例如:快手属于腾讯系、美拍属于美图系、秒拍属于新浪系、火山视频属于今日头条系、抖音属于今日头条系等等~([1]),最后盘点得出短视频形势最强的便是腾讯和今日头条。其中知名度最高和用户量最多的当属今日头条系。用户对短视频APP的使用背后会有活跃用户增比的统计,其中根据《2018年5月短视频平台类APP》报告显示,抖音、火山和西瓜三个APP的月活用户总数为4.2亿。笔者在此文中将以抖音短视频APP为例进行受众分析。文章将从抖音短视频的产生背景与传播方式的变革、抖音短视频特点、抖音短视频APP的质疑与负面评价、抖音短视频受众网络调查分析等四个部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近日,中国网络视听行业发布的一组数据引人关注。在经历多年的高速增长后,移动互联网用户人数、使用时间已经接近饱和。而短视频行业继续高速增长,截至2020年6月,全国短视频用户达8.18亿,日均使用时长超过即时通信软件,增至110分钟,成为人们"停留"时间最长的网络应用。长视频用户日均使用时长从100分钟降至96分钟。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移动短视频迎来爆发式增长,抖音日活用户超10亿,已成为重要舆论场。在移动短视频火爆的当下,谁赢得了流量,谁就赢得了发展先机,对于城市发展尤其如此。城市形象,是城市重要的对外名片和发展软实力。通过移动短视频的有效传播,城市形象一改过去的标签化与刻板化,城市IP更有趣、更鲜活、更多元。从2017年开始,短视频助力首批网红城市出圈,重庆、西安、成都、武汉、长沙等成为热门打卡地。在抖音公布的2018年城市形象短视频播放数据中,重庆以113.6亿次夺魁,西安、成都紧随其后。网红城市竞逐日益激烈,借助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淄博烧烤”这样的城市新IP迅速涌现,  相似文献   

17.
正一、融合力评估成为广播电视宣传管理的必要手段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兴起,广播电视传播和管理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4年1月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其中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4.28亿,手机视频用户规模达2.47亿。面对这些数据,没有哪一家广电媒体可以无动于衷。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已经深刻改变着广播电视的传播和接收方式。中央电视台2012  相似文献   

18.
2023年8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26亿人,短视频已经成为融媒时代的重要传播路径。在融媒背景下,短视频与电视、报纸、广播和其他传统媒体形式结合,为新闻报道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本文详细讨论了融媒时代短视频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9.
曾经有人预言,“如果未来几年有一家网络公司超越了Google,那么这家公司必定出现在网络视频领域”。网络视频是指依托宽带网络,利用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以互动的方式向用户提供包括直播、点播、回放视频等在内的交互式视频服务。2005年著名视频网站Youtube应运而生,2006年国内的优酷、土豆等视频网站随势而起,而后随着个体化无组织的播客网站以星火燎原之势大规模发展,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达3.0l亿,网络视频产业发展成为一种相对成熟的媒介生态。  相似文献   

20.
陈筱萌 《青年记者》2020,(8):107-108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观看视频不再受限于场地,且视频的表达方式相较于文字能够吸引更广泛的用户群体。我国的视频网站有着相当规摸的用户群体,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7.59亿,较2018年底增长3391万,占网民整体的88.8%,其中长视频用户规模为6.39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