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素玲 《文教资料》2011,(20):73-76
理性的超越性在哲学脱胎于神话的过程中已经初露端倪,人类对自然的好奇和疑问,置换为对神的言说;把现存经验世界的起源,追溯到超验的创世神及其世界。理性的超越实质是一种否定性的精神超越,它以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的划分为前提,具有二维的指向性,一是对现实生活否定与变革的"批判意识",二是对未来生活重建与构造的"自由意向"。马克思实现了从理性的精神超越到实践的历史超越,使理论批判真正成为了现实的批判;在构建未来生活的向度时,走出了抽象思维领域的困境,敞开了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历史空间。  相似文献   

2.
"历史是凝固的现实,现实是流动的历史。"历史无时不在启迪着今天,昭示着未来。现实热点和历史教学那样的紧密相连,而我们缺少的是从纷繁芜杂的现实热点中寻找历史智慧的眼睛。如何帮助学生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地去看待过去、理解现在、把握未来,  相似文献   

3.
时代的发展、实践的创新,要求"世界历史视角"应当成为我们新时期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自觉追求,从而确立"中国视角"与"世界历史视角"并行互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格局。  相似文献   

4.
历史是过去和现实在永无休止地对话,是过去和现在有某种深刻联系的一门学科。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需要"以史为鉴"、"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使"前车之覆"成为"后车之鉴"。借鉴历史的经验,可以提高人们了解过去、把握现在和科学地预见未来的能力。本文从功能、  相似文献   

5.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非历史性的自在存在和自在联系当然"存在",但并不是感性实践活动中的、现实的存在。不同于抽象主义、还原主义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历史唯物主义对于存在世界的理解普遍地贯穿着以实践为基础的历史意识,由此克服了传统哲学在本体论、辩证法和认识论领域遭遇的一系列困境,可以称之为实践贯穿的历史内在论。历史唯物主义由此超越了抽象形而上学的问题框架,走向对社会历史具体的存在论分析。  相似文献   

6.
高小燕 《考试周刊》2011,(72):173-173
历史老师给别人的感觉好像离现实比较遥远,甚至有些人认为历史老师比较古板,比较迂讷,不善言辞。历史本身给人一种比较厚重的感觉,那么历史老师应该如何拉近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如何让学生觉得历史是一件很有"玩味"的学科,能轻松地获得历史知识?历史是一门描述性学科,要生动地再现已逝的历史,离不开教师的描述。  相似文献   

7.
引言在韩国,长期以来,"历史意识"一词以历史认识与历史思考能力为主要构成要素,也包含实践性等较宽的内容([1])。因此,"历史意识"的范畴远远超出了学校历史教育的水平与范围,已经涉及人们总体的生活领域。正如学者所说:"历史意识的概念十分模糊、难以理解,但是其适用范围十分广泛。"  相似文献   

8.
高秋艳 《学子》2014,(7):82-83
一、背景介绍2011版《历史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知识与能力"中明确提出:"理解历史的时序,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过程与方法"中建议"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运用时序与地域等概念,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9.
历史学作为人类社会中众多学问的一种,有其自身的本质特征与功用。历史教学在客观上与学理上皆应与历史学的内在要求相一致。而社会变迁的影响和与时俱进的呼声,把诸多因素带入课堂,作为传统学科的历史学也不能因其"传统"之名而免受影响,历史教学在教学方法、技术、手段等方面都在全面进行改革,但同时也出现了过分强调现实要求,而偏离历史学的本质、违背史学精神的倾向。教学改革表面繁荣的背后隐藏着一些需要反思的问题,由此需要对历史教学究竟应该是何种进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如今,官方正史虽仍占据主导地位,但是民间历史话语却在夹缝中茁壮成长,两种话语的碰撞,让人们注意到了隐藏在历史深处的矛盾、断裂和空白。官方历史长期占据的真实性、客观性、权威性被逐渐颠覆,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和态度陷入迷茫和混乱。本文从新历史主义理论出发,对"历史"的内涵和意义做了别样的阐释,对中国当下众说纷纭的"历史观"做出现实关照。  相似文献   

11.
徐娅 《教师》2011,(6):97-97
历史学家马克·布诺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说过:"各时代的统一性是如此紧密,古今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对现实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要解决这一点,我们就须在历史和现实之间寻找有效"切入点",  相似文献   

12.
与大陆学界对宋代历史评价长期流行的"积贫积弱"说相反,日本、法国、英国、美国等众多研究汉学的外国学者却对宋代历史给予极高评价。在国外学者眼里,宋代政治之成熟,尤其是经济之昌盛,思想文化之繁荣,科技之发达,无论是在中国历史上还是世界历史上都是空前的;宋代不仅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文明昌盛的黄金阶段,而且也是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一个极其重要和辉煌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个具有伟大思想家品位的伟大作家,《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没有只咀嚼个人一己之悲欢,而是通过"空"、"色"、"情"三个世界的构建,表现了对历史、现实和人生重大问题的深入思考,使《红楼梦》具有了深厚的人文内涵、历史底蕴和哲理意味。而对这种思考的形象表现,以及对理想的展示和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又使这部旷代奇作具备了广义上诗的性质。  相似文献   

14.
谯伟 《教学与管理》2007,(9):105-106
法国历史学家布洛赫曾经说过:"通过过去来理解现在,通过现在来理解未来."卡尔说得更明白:"只有借助现实,我们才能理解过去,也只有借助过去,我们才能充分理解现实."新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历史课程应该坚持时代性,培养全球视野,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全面体现历史教学的本质要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胡桂珍 《考试周刊》2012,(5):143-144
多媒体教学通常是指以计算机为中心,把超文本的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运载信息的媒体结合在一起形成合理教学结构的过程,而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历史教学的预定目标的实现。根据《历史课程标准》,历史课程目标主要有三个:"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体来说,是指"通过普通历史课程学习,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实中存在的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某些思想困惑,从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相互关系的宏观视野深入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所包含的复杂特征、历史价值和世界意义,提出并论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深刻把握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所蕴含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矛盾的基础上对资本生产力历史作用的自觉运用,是在自主开放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自觉学习和借鉴,是以全面超越资本主义发展特征和价值取向为目标追求的自觉的历史创造,是在"世界历史"时代从民族特殊性出发开辟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伟大实践等观点。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和古今中外一切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一样,十分注意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具有浓厚的历史意识。本文从改革开放理论这一方面分析邓小平的历史意识,认为"改革动力论"基于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入认识和旧有体制历史积弊的深刻反思;开放理论的提出体现了邓小平广阔的世界历史视野和纵横比较的历史思维;"文革有‘功’说"凝结着"坏事变好事,教训变财富"的历史智慧。  相似文献   

18.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历史"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这就给历史老师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历史教师只有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集上,才能让学生弄明白"历史其实就是过去的现实、现实其实就是正在进行的历史"这一道理,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观,正确对待历史事件和解剖现实生活,不拘泥于历史,不迷惑于现实.  相似文献   

19.
所谓"生命化的课堂"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课堂与现实生活、与学生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使课堂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乐园。历史教育在人文素质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功能,它同其它学科一样,都是为培养有思想、有创造性的人才奠定基础。然而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历史教学过多地注重系统知识的学习,把生动有趣的史实简单机械地归纳为背景、过程、影响等内容,使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失去了兴趣,历史课也就成了学生的休息课、睡觉课,学生的学习进入了"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的怪圈中。如何使历史课堂充满生命力,提高历史教学的实效性?我认为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最为关键。  相似文献   

20.
张贺 《成才之路》2012,(7):70-70
历史与现实是彼此沟通的。目前历史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走出困境,须确立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生态观,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有效开发利用历史课程资源,加强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相互联系,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