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系统地讨论了方伯谦在第一次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提出的中国应采取攻势防御战略的建议和中日两国实际指导战争的方略,在上述战略讨论的基础上,重新审视了战前的紧张局势,中日两国的备战措施和丰岛海战的过程,深入探讨了中国海军此次海战中失利的原因和方伯谦的个人表现、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2.
甲午中日战争中,济远舰管带方伯谦在黄海海战后被清廷“正法”,究竟是冤杀,还是罪有应得?对此,以往的史料中存在着截然相反的记载。一些论者根据新近发现的《卢氏甲午前后杂记》的有关记述,认为方伯谦被杀确系冤枉。本文认为:《卢氏甲午前后杂记》关于丰岛海战中的方伯谦和方伯谦被处死的记述,严重失实;关于黄海海战中的方伯谦的记述互相矛盾、漏洞百出。因此,《卢氏甲午前后杂记》非但没有为方伯谦“保船西驶”提供充足的证据,反而恰恰证明了方伯谦“临阵惊慌”、“仓皇脱逃”的可耻行径。  相似文献   

3.
北洋舰队济远舰管带方伯谦,于甲午中日黄海海战后被李鸿章奏请清廷正法,究竟是冤杀,还是罪有应得?百余年来一直众讼纷纭。本文根据新近发现的原始资料《卢氏甲午前后杂记》,佐之以其他有关史料,认为黄海海战中,方伯谦在济远舰尚有战斗能力的情况下,“首先逃走”,“实属临阵退缩”。因此,按照北洋舰队的有关“军律”,将其处以极刑,是罪有应得,无冤可言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20、30年代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日海战战略的演变,是马汉理论的继续和发展。美、日两国海战理论均师出马汉,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出现美胜日败的结局。其结局的不同,乃是灵活运用马汉理论与机械运用马汉理论的必然结果,而不是对马汉理论的否定。  相似文献   

5.
戚其章同志在《历史研究》1981年第6期发表《方伯谦被杀是一桩冤案吗?》一文,对拙作《丰岛海战》(《历史研究》1980年第4期)提出一些意见。本文将就戚文所提意见,对丰岛海战作些补充说明,并讨论方伯谦被杀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福州三坊七巷的朱紫坊,有座中国国防部长题匾的“方伯谦故居”。获此殊荣的方伯谦是中国近代海军的第一代名将,也是中日甲午海战冤死的惟一  相似文献   

7.
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是日本蓄谋已久的结果。所谓清政府"妄自尊大"与"中断韬光养晦政策"并非导致中日战争的直接因素。作为甲午序战的丰岛海战,清政府在付出巨大牺牲的同时,也在事实上挫败了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偷袭牙山港的战略意图。此战中"广乙"舰管带林国祥的历来评价甚有值得商榷之处。"济远"舰悬白旗遁走也并非投降行径。对于方伯谦"掩罪邀功"的指责也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8.
对中日甲午战争双方海军战略的比较考察刘向阳,张红军中日甲午海战是一场近代化的大规模海战,其胜负不仅取决于双方海军力量的强弱,更取决于双方海军战略的优劣.在这场战争中.中日双方究竟各自采取了何种海军战略?双方的海军战略究竟孰优孰劣?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双方...  相似文献   

9.
冷战后,随着国际战略形势的巨大转变,中美两国战略利益、两国战略性质也相应发生改变,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复杂多变的波动时期。而对于现实国家利益的追求始终是主导美国对华政策的根本原因。中美两国在安全领域、经济领域、台湾问题及人权问题方面既有共同利益又存在巨大分歧,因此中美关系始终在冲突与合作中摇摆,但两国的共同利益大于分歧,合作仍是中美关系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0.
方伯谦被杀一案考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是一桩历史的冤案。一八九四年九月二十四日,中日甲午黄海海战的第六天,硝烟未散,济远舰管带(舰长)方伯谦即被正法。清帝赐予的罪名颇为吓人:“首先逃走,致使船伍牵乱,实属临阵退缩。”于是,一个小舰长便背负了黄海大海战失败的全部罪责。从此,方伯谦成了历史的罪人。时至今日,已达八十余年。历史的实际果真如此吗?这要从头查起。我们透过纷繁的史料,可以从中得出结论:给方伯谦定罪的唯一根据,乃是战后海军提督(司令)丁汝昌向北洋大臣李鸿章拍发的一纸电文。电文虽短,干系至大,现全文摘示:  相似文献   

11.
甲午中日战争时,“济远”舰管带方伯谦因两次畏敌带舰先逃,被李鸿章处死于旅顺。后来,有不少人为他鸣冤。近年以来,我研究了有关史料,觉得此案确有问题。我曾于1953年《新史学通讯》8月号上发表《中日甲午战争“济远”舰先逃与方伯谦问题》一文,初步提出不同意见,认为“济远”舰在牙山、丰岛及黄海两次战役中英勇打击了敌人,方伯谦在战争中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处死方伯谦,是北洋实力派李鸿章、丁汝昌、刘步蟾等制造的冤案。  相似文献   

12.
中国和日本是东亚地区两个最重要的大国,具有两千多年友好往来的悠久历史。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中日两国的经贸合作取得了空前的进展。但由于历史问题等消极因素的影响,中日关系时常出现波折。历史问题是阻碍中日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但中日关系的发展也有诸多有利因素:经济上的相互合作、文化上的频繁交流、安全上的相互借鉴,已成为双方共同的战略利益。中日两国应从大局出发,积极消除消极因素的影响,充分利用各种积极因素,推动中日关系在新世纪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背景材料] 中新社北京3月22日电 3月21日.普京总统与胡锦涛主席举行中俄首脑定期会晤。这是两国元首在不到一年时间内的第五次会晤。他们一致同意进一步加强、深化两国战略协作和务实合作,把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推上更高水平?此次访华,普京总统还与胡锦涛主席共同出席了“俄罗斯年”开幕式,两国元首确定今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  相似文献   

14.
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新世纪之初美日两国领导人都调整对外战略,使日美同盟在20世纪90年代重构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加强,这对日本战后防卫战略产生了重大影响,加快了日本取消不能行使集体自卫权限制、完善战时法制、重新确立防卫模式等重大军事战略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发展中国家50多年来的对外贸易发展实践证明,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各有利弊。应该说,发展中国家在选择这两种战略时并不是一种非此即彼的选择,而应把这丽种战略的运用作为一个序列或融合,并结合国内外的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保护性出口促进战略”就结合了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这两种战略的优点,它所提出的战略思想对于一国贸易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值得发展中国家借鉴。  相似文献   

16.
黄海海战与马江之战的比较观唐上意在近代中国五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战争中,爆发了两次大规模的海战,一次是1884年中法战争中的马江之战(又称马尾海战),另一次是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的黄海海战,两者前后相距10年。这两次大规模的海战,有很多共同之处,又各...  相似文献   

17.
200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三十周年,继中日高层的“破冰”“融冰”“迎春”之旅后,一度走入低谷的“政冷”逐渐回暖。面对新的局面,回顾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缔结,并谈及两国经济互补和由此而来的两国经贸关系所取得的巨大发展。在中日关系发展的重要的历史阶段,对两国战略互惠关系寄予新的期盼。  相似文献   

18.
本通过从早晚与优劣两方面对春秋时期楚、晋两国战略的比较,说明楚在战略的应用上强于晋国,目的在于剔除传统观念中在军事上贬楚而褒晋的陈见。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与俄罗斯两国战略伙伴关系日益成熟,两国的政治互信达到了新的高度,与此同时,两国的决策研究也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由俄罗斯经济战略研究所和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共同组织撰写、由两位院士担纲主编的《中国-俄罗斯2050:共同发展战略(》俄文版)一书在今年出版了。该书的主要作者之一季塔连科院士是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俄中友协主席、俄汉学家学会主席、中俄21世纪委员会科学分委会俄方主席、中国社科院的“外籍名誉研究员,”多年来为中俄两国的交流做了大量工作。全书采用了该书的另一位作者,俄罗斯科学院经济战略研究…  相似文献   

20.
1916年五月的最后一天,轻柔的海风夹带着淡淡的咸味吹过斯卡格拉克海峡。在北海的一角.英德两国的艘艘巨舰写下了海战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一章,此后人们记住了一个伟大的名字——日德兰。由于这次海战发生在丹麦日德兰省外海,所以史称日德兰海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