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易错点一氧 化还原反应相关概念辨析例1制备氰氨基化钙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N=CaCN2+CO↑+H2↑+CO2↑在反应中( )(A)氢元素被氧化,碳元素被还原(B)HCN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CaCN2是氧化产物,H2是还原产物(D)CO是氧化产物,H2是还原产物  相似文献   

2.
对栀子蓝色素稳定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栀子蓝色素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但室外自然光、柠檬酸对栀子蓝色素有一定的影响;氧化剂、金属离子(Fe^3+、Al^3+)对栀子蓝色素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选择题作为客观性试题,具有知识覆盖面宽、形式灵活多样、答案相近迷惑性大等特点,因而在全国各地的化学中(会)考中,占分总是最高。提高选择题的解题技巧,减少不必要的错误,是提高考试成绩的重要条件。下面通过近年全国各省市中考试题的一些实例,与同学们谈谈解答选择题的方法和技巧。一、直选法从题目的已知条件直接推论或计算出答案,从而作出选择。_点燃沙IJI在ZMg+C02——ZMgo+C中,作氧化剂的物质是()。(A)Mg(B)Cq(C)M叨(D)C(上海市中考题)解析氧化剂是在反应中能供给氧而使别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  相似文献   

4.
以紫粒小麦麸皮的乙醇浸提色素溶液(pH=2)为材料,进行了紫粒小麦籽粒色素的光谱特性的测定以及pH、温度、自然光、氧化剂(H202)、还原剂(NazS03和维生素C)、防腐剂(苯甲酸钠)和柠檬酸、食盐、蔗糖等食品饮料添加剂以及常见金属离子(VF^2+、Ca^2+、Zn^2+、Mg^2+、Al^3+、Cu^2+、Fe^3+)等对紫粒小麦籽粒色素稳定性影响的测定.结果表明,在可见光区,紫粒小麦籽粒色素酸性乙醇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20nm;紫粒小麦籽粒色素的颜色与pH有关,pH越小颜色越鲜艳,在pH≤3时紫粒小麦籽粒色素呈现稳定的棕红色;蔗糖、食盐、热、还原剂对紫粒小麦籽粒色素的影响很小;常见金属离子除Cu^2+、Fe^3+外,其他均对紫粒小麦籽粒色素无影响;紫粒小麦籽粒色素抗光照但不抗氧化。  相似文献   

5.
以Cu(OAc)2-NH4NO3为氧化剂氧化糠偶姻,通过考察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氧化剂用量和冰醋酸用量对糠偶酰合成的影响,获得了最佳的合成条件为:n(Cu2+)∶n(NH4NO3)∶n(糠偶姻)=1∶40∶32,反应温度90~95℃,回流时间90 min,获得产物的产率达87.6%.固定冰醋酸的用量为12.5 mL,将反应物的投料量增大至原来的4.00倍,对产物的产率、颜色和熔点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6.
我们知道,氧化还原反应是从得氧即是氧化,失氧即是还原开始认识的。在有机化学的反应里,通常还可以从加氢或去氢来分析,即去氢就是氧化反应,加氢就是还原反应。所以乙醛加氢就是乙醛被还原。乙醛还能够被弱氧化剂所氧化。例如:铜离子(Cu2+)或银离子(Ag+)...  相似文献   

7.
从结构成分上看,《庄子》形容词连谓句有四种类型,即形容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动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形容词(短语)+主谓短语,其最基本的结构模式分别是:1.S+(Adv+)PA(+O)+"而"/"以"+(Adv+)PA(+O)(+C),2.S(+Adv)+PA(+O)+("而")+(Adv+)PV(+O/+C),3.S+(Adv+)PV(+O/C)+("而"/"而后"/"以")(Adv+)PA(+O/C)4、(S大)(+Adv)+S小+(+Adv)PA/PV。  相似文献   

8.
日本奥赛题:已知a、b、c为正数,求证:(b+c-a)^2/((b+c)^2+a^2)+(c+a-b)^2/((c+a)^2+b^2)+(a+b-c)^2/((a+b)^2+c^2)≥3/5 这道奥赛题是个热门题,很多人有过证明,但都过于繁杂,本推广证明简单并有一定的解题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一)H2O2和MnO2、Mn2+作用与溶液pH值的关系向盛有MnO2的烧瓶中滴加H2O2溶液制取O2的方法:2H2O2MnO22H2O+O2这是继初中化学讲授的用KClO3或KMnO4制取氧气之后的又一种方法,其中MnO2是催化剂,H2O2发生歧化反应,H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在作上述实验时,测其反应物H2O2(30%)的pH为2-3,使其与MnO2混合且开始反应后,溶液的pH值上升为6,H+浓度减小,这说明另有与H+浓度有关的化学反应发生,为此做了下述有关的实验:(见下页表)由以上…  相似文献   

10.
雍茜 《语文知识》2011,(2):83-86
四类句式"L+VP着+NP"(A式)、"NP+VP+在+L"(B式)、"在+L+VP+NP"(C式)和"L+(正)在+VP+NP"(D式)通过多维度变换分析显现出各自不同的句式义,这四类句式的变换皆有交叉。不同构式对动词的不同选择制约了相互间的自由变换,动词不同的词汇意义使得相同构式浮现出不同的句式义。  相似文献   

11.
“1”的妙用     
在数学王国里,“1”是一个不起眼的数字.不过,有时候“1”却有许多妙用,对于数学中许多按常规难以求解的问题,有了“1”便会使你的思路豁然开朗,问题可迎刃而解.现举例说明.一、隐“1”现身,妙用公式例1计算(2+1)(22+1)(24+1)(28+1)(216+1)(232+1).分析:对于该题如果按常规的整式乘法来算,相当复杂,但如果能想到:(2+1)(22+1)(24+1)(28+1)(216+1)(232+1)=(2-1)(2+1)(22+1)(24+1)(28+1)(216+1)(232+…  相似文献   

12.
首先我们来证明这个不等式.求证:In(1+x)〈x(x〉0).证明:当x〉0时,令函数f(x)=In(x+1)-x,有f^1(x)=ln(x+1)-x在(0,+∞)上是单调递减函数.f(x)〈f(0)=0,则有ln(x+1)-x〈0,所以ln(x+1)〈x成立。  相似文献   

13.
李涛 《中等数学》2010,(1):17-19
1差项比较法 定理1对于数列{xn}、{yn},有xn=x1+(x2-x1)+(x3-x2)+…+(xn-xn-1),yn=y1+(y2-y1)+(y3-y2)+…+(yn-yn-1).  相似文献   

14.
我们可以验证,若a、b、c∈C则关于a3+b3+c3-3abc有以下恒等式成立:(1)a3+b3+c3-3abc=(a+b+c)(a2+b2+c2-ab-bc-ca).(2)a3+b3+c3-3abc=1/2(a+b+c)[(ab)2+(b-c)2+(c-a)2].(3)设w2+w+1=0(即w=((-1+(3i)(1/2))/1)  相似文献   

15.
在许多氧化还原反应中,经常同时存在着两种还原剂(或氧化剂)和一种氧化剂(或还原剂)发生反应时,还原性较强的还原剂先与氧化剂发生反应,氧化剂过剩时再继续与还原性较弱的还原剂发生反应,这是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6.
一、口算11-714+612-540+509+890-206+846-713+4052-227+83+3854-750-649-4026+532+723-66+5070-2561+9-3032+(11-3)57-(35+20)46-(12+8)二、填空(1)按顺序填数。(2)从小到大排列下面各数。532617693880(3)10个()是一个十,100是()个十,47里面有()个十和()一个,(4)3个一8个十组成的数是()。(5)7+()=16()+8=12(6)6角=()分50分=()角10…  相似文献   

17.
因式分解在解题中的应用举隅靖远县二中韦有孝一、解方程(组)例1.求适合下列方程的x和y:(x2+y2)(1+-1)+xy-9=(x+y+2)+11-1。解:由复数相等条件,有x2+y2=x+y+2,(1)x2+3xy+y2=11。(2){两式相减得y...  相似文献   

18.
我们知道,利用等式证明不等式是证明不等式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在不等式中,对于可化为(a/(b+c))、(b/(c+a))、(c/(a+b))(其中a、b、c〉0)的一类对称不等式,若令x=(a/(b+c)),y=(b/(c+a)),z=(c/(a+b))(x、y、z〉0),则x、y、z满足等式(x/(x+1))+(x/(y+1))+(z/(z+1))=1()(1/(x+1))+(1/(y+1))+(1/(z+1))=2()xy+yz+zx+2xyz=1(以下记此三式依次为①、②、③式),这样,利用这几个恒等式.  相似文献   

19.
为了区别于4、6、8等偶数合数,在这里我把为奇数的合数称为奇合数.我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素数有一些特性,即(2n+1)为素数时,(2^n+1)或(2^n-1)能够被(2n+1)整除.也可以说,(2^n+1)或(2^n-1)能够被(2n+1)整除时,(2n+1)为素数.(以上的n为正整数,下同;素数“2”不具备以上特性).  相似文献   

20.
褚人统 《高中生》2013,(5):22-23
一、没有关注数列中刀应该是正整数例1已知数列{a_n}满足a_1=33,a_(n+1)-a_n=2n,则(a_n)/n的最小值为__.难度系数0.70错解由a_(n+1)-a_n=2n叠加有(a_2-a_1)+(a_3-a_2)+(a_4-a_3)+…+(a_n-a_(n-1))=2[1+2+3+…+(n-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