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马克思不是停留在理性批判和理性重建的层面上探讨现代性问题,相反认为,理性原则从属、依附于利益原则。资本对劳动的统治和奴役是导致“现代性悖论”的最深刻的根源。马克思的实践批判是解决现代性的根本矛盾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案。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在现实矛盾分析中层层展开,表现出了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的双重视野。科学与价值的统一、批判与发展的统一是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两大特点。  相似文献   

2.
德国法西斯入侵英国盟国波兰,又挑起苏德战争,促使英、苏先后加入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来,开始了英苏两国在二战期间的新关系。由于休戚相关的利益,出现了两国关系史上短暂的“蜜月”:其特点是:既合作又斗争,在合作中有斗争;既协调统一,又矛盾分歧,在统一中有矛盾,但以伙伴合作关系为主。其矛盾随着战争进程而变化,大战末期愈演愈烈,从而形成战后的“冷战”关系。本文拟就英苏战时的关系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3.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的分析,论证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就是著名的“两个必然”理论。160多年过去了。当代资本主义无论是在生产力、生产关系还是在上层建筑等方面,都与马克思、恩格斯时代有着巨大的不同。为此,市民社会和理论界有不少人对“两个必然”原理提出了怀疑和质疑。因此,如何正确认识“两个必然”理论,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而且也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4.
“大珠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的过程是各参与主体之间竞争与合作并进的过程。无论是静态地分析“大珠三角”区域旅游城市所处的基础环境,还是动态地看其合作的历程,他们之间的关系实质上都体现为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双面关系。基于此,本文以合作竞争博弈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多元化、分级次的“大珠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运作策略,并从保障参与者个体利益和区域利益相统一的角度出发构建一体化的稳定性机制。  相似文献   

5.
刘少奇是中国共产党著名的思想家、理论家,他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出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新思想、新理论。他阐述的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思想,不仅深化了毛泽东关于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而且深刻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中两类矛盾的特点和规律,为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今天,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重温这个思想,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一、开拓了两类矛盾学说的理论先河关于人民内部矛盾这个问题,或者说是 革命阶级内部的矛盾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领…  相似文献   

6.
“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都是历史唯物论的重要范畴。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认为,人既是“自然存在物”,又是“社会存在物”,是两种存在的统一。在此,社会存在显然蕴含着自然存在。在原来的经济学研究中,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二重性同样体现了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的统一,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广义的社会存在蕴含着自然存在,狭义的社会存在只表示物的某种特定的属人的性质或意义。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的阶层和利益群体不断涌现。为了避免由于利益失衡而导致阶层矛盾的激化,党和政府应协调阶层利益关系,通过创新阶级阶层思想理论、增强文化凝聚力促进阶层合作,引导非政府组织在化解阶层矛盾、促进阶层合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只有促成更广泛的阶层合作,社会才能逐步实现公平正义、团结稳定,国家才能在发展的道路上追求和谐,维护和平。  相似文献   

8.
精神生产作为马克思生产理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有其自身的发展脉络,同时与物质生产存在着三种不同的逻辑关系:原始社会下的“交融”关系、阶级社会下的“分离”关系、共产主义社会下的“统一”关系。这为我们研究精神生产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开辟了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一八五二年,马克思在总结他对人类历史的研究成果时,深刻地阐明了阶级、阶级斗争与无产阶级专政的关系、阐明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必然性。他说:“(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私有制、阶级和国家起源的学说,了解原始公社解体以来阶级斗争的历史,对于学好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是有直接帮助的。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经济学分工理论的独特品格在于其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视角。基于这一视角,马克思深刻地指出了社会分工与工厂组织内分工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历史规定性的差异———而不仅仅是指出这两种分工有区别或在空间存在形式的差别;他系统地揭示了现代分工的“双刃剑”作用,特别是其中分工矛盾对抗性的一面。尽管马克思的分工理论的个别结论有其历史的局限,但其关于分工中的历史规定性与分工“双刃剑”作用的观点至今仍是我们考察分工问题的重要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