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有人说:“幸福就是把自己的快乐传递给别人。”有人说:“幸福就是高贵。”还有人说:“幸福就是吃喝玩乐,幸福就是享乐。”我说:“幸福就是平凡。”  相似文献   

2.
一位16岁的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他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快乐、也能给别人的快乐的人呢?智者送给了他四句话:一、把自己当成别人。二、把别人当成自己。三、把别人当成别人。四、把自己当成自己。少年参透了这四句话的精髓,后来果真变成了一个快乐的人,同时也给每个跟他交往的人带来了快乐。有人说,班主任工作太苦太累,毫无快乐可言。其实并非如此,若把这个故事中的少年换成自己,把“别人”换成学生,自己也许就会变成快乐的班主任。把自己当成学生。放下班主任的架子,不要总以领导身份出现,也不要总以长者的面目出现,走到学生中…  相似文献   

3.
同学们都渴望拥有同学间的友情。高兴时有人分享自己的快乐,烦恼时有人“出谋献策”为自己解忧。然而,这种渴望并非人人都能如愿以偿。不少同学感到自己“人缘”不好,那么,如何和他人交往?学会真诚、自省、求同存异、替他人着想、谅解、宽容和赞美很重要。在一个集体中,应当先尊重别人和自己的不同,包容别人和自己的不一样。多顾及别人的感受,是赢得别人对自己好感的前提。与同学相处,关键要做个有“心”人,特别强调要有三“心”,即热心、真心和关心。热心,就是要热情地对待同学,把同学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对待。要满腔热情地为大家做事,…  相似文献   

4.
前一阵子在论坛上看到有人说起曾巧遇高僧,请教在工作单位遇到人事问题,高僧送了他四句话:"把别人当别人,把别人当自己。把自己当别人,把自己当自己。"话很绕口,仔细回味却是很有道理。回味久了,再回头看现实生活,把这些话用到我们的子女教育上:"把孩子当别人,把孩子当自己。把自己当孩子,把自己当自己",这简直就是育儿箴言,透着一股禅机。  相似文献   

5.
辛勤的园丁     
有人把老师比作蜡烛,点燃自己照亮别人;有人把老师比作勤劳的小蜜蜂,在花丛中为花朵采蜜;还有人把老师比作太阳,永远放射着耀眼的光芒……而我觉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用到老师身上最恰当。  相似文献   

6.
人民教师是非常崇高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有人把教师比作春蚕,是因为他奉献了自己,丰富了别人;有人把老师比作蜡烛,是因为他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相似文献   

7.
禅师说:“人生有三种东西具有毁灭性:愤怒、贪婪、自大。”
  弟子说:“该怎么办?”
  禅师说:“需要四种境界,能将毁灭变成创造。”
  弟子问:“哪四种?”
  禅师答:“无我,慈悲,智慧,真理。”
  把自己当成别人是无我,把别人当成自己是慈悲,把别人当成别人是智慧,把自己当成自己是真理。达此四种境界,创造性就来了。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工作的真谛是什么?有人说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人说是“勤”,“勤动口,勤动手,勤动脑,勤动腿”。而我,一个普通的班主任,把对班主任工作真谛的理解概括为四句箴言:把自己当学生,把学生当自己,把自己当自己,把学生当学生。  相似文献   

9.
感念师恩     
有人说你是人类灵魂的建筑师;有人说你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有人说你是灯塔,为别人指明了方向;可我说,你是一位魔术师,魔棒一点,改变了我的生活。刚从乡下到城里的我,什么都不懂,对每一件东西都充满新鲜感。幼儿园里有一个小朋友带了一件奇怪的玩具,我趁他不在时,把它放进了自己的口袋。事情当然被发现了。我想把玩具拿出来,可又怕别人说我偷的。你来了,带着和蔼的微笑。我更害怕了,怕你知道我拿了别人的东西,不喜欢我。可你没有。你微笑着对小朋友们说:“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你把一张纸左右折几下,变成了一座美丽的小房子。“你…  相似文献   

10.
有人戏称,当前我国的小学教育正悄悄演变为“寄生教育”,虽然新课程改革进行了六年,但我国小学教学仍被部分地异化为简单的社会规训:父母希望孩子听话服从.老师希望学生回答正确。在这样的教育生活里,受教育者逐渐习惯了用别人的眼睛替代自己的眼睛,让别人的大脑取代自己的大脑,把别人的思想当作了自己的思想。在这样的“寄生教育”中,孩子的思考力从何而来呢?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嫉妒是百恶的根源,美德的蛀虫,人格的白蚁。”这话是有道理的,因为经常嫉妒别人的学生,会把大好的时光都花在对别人优势的贬低上,将自己的苦恼系在别人的成绩上,结果将自己原有的灵气也赔掉了,换回的只是无穷的烦恼和痛苦。著名诗人但丁说得好:“嫉妒只会拉动风箱扇起你的叹息!”那么,高中生们如有嫉妒心理,应如何克服呢?  相似文献   

12.
<正>【热点速递】现代人的精神危机大多源于不能认识自己,给自己定的目标都是别人说的,想做的都是别人期待他做的。《人民日报》曾写道:“生活中,我们要在历练中获得提升。要想保持前行,不迷失方向,就要掌握好这三把钥匙:自省、自律、自洽。”有人说:“人生就是不断说服自己,再好好陪陪自己。”  相似文献   

13.
女儿自 3岁上了幼儿园,就每天和我一块儿挤公共汽车。车上经常有人给女儿让座,渐渐地,在女儿心中,别人给她让座似乎已成了理所当然,有时一上车,女儿就眼巴巴地盯着有座位的乘客,期待着有人给她让座。我为女儿总想得到别人的帮助而感到惭愧。   今天,我和女儿刚挤上了车,又有一位小伙子给女儿让座了,女儿高兴地谢过叔叔后便坐下了。我赶紧抓住时机引导女儿:“惠惠,你知道叔叔为什么给你让座吗 ?”“知道,因为我小。”“叔叔怕你站不稳摔倒了,就把座位让给了你,而他自己却在那儿站着。叔叔这是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  相似文献   

14.
人们或许还记得在上个世纪80年代曾流行一时的“智商”一词,那时候的人们把“智商”看作是取得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条件。也有人说“知识决定命运”。但近年来,心理学研究发现,比“智商”更重要的是“情商”。有学者提出:一个人能否成功,智力因素只占20%,而心理因素却占到了80%。一个智力不错的人,如果非智力因素低下,心理素质差,那么他很可能在生活和工作中表现得很差劲,不尊重别人,不懂得如何与同事合作,甚至唯我独尊,盛气凌人,把困难推给别人,把功劳归于自己。这样的人,即使一时得志,也几乎没有最终成功的希望。相反,一些智力并不出众…  相似文献   

15.
不嘲笑他人     
有人要表现自己,处处显得比别人有能耐,为了显摆自己,就难免有意无意中把别人贬低。因为如不贬低别人,就难以显出自己。别人低了,自己自然就高了。这种自私自利、贬人抬己,失去为人道德的行为,不能提倡,而应当给予批评。还有人看到自己稍有超过别人的长处,就乐不可言,去嘲笑别人,却不知自己同那人也差不多,实在可笑。  相似文献   

16.
[题目设计] 一位16岁的少年拜访一位智者。他问:“我如何才能成为一个自己愉快也能让别人愉快的人呢?”智者说:“送你四句话:‘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把别人当成别人,把自己当成自己。’”这位少年牢记智者的话,终于成为自己愉快也给别人愉快的人。  相似文献   

17.
愚人节,有人愚弄别人,也有人被愚弄。小编看了大家的日记,才发现在愚人节被整的人还真不少啊,各路高手各出奇招,不捉弄到人是誓不罢休。有趣的是,他们大都把自己的“丰功伟绩”一一记录下来了。哈哈,那些可怜的人确实被整得很惨啊。在这里,小编同情地问大家一句:“这个愚人节,你被整了吗?”  相似文献   

18.
愚人节,有人愚弄别人,也有人被愚弄。小编看了大家的日记,才发现在愚人节被整的人还真不少啊,各路高手各出奇招,不捉弄到人是誓不罢休。有趣的是,他们大都把自己的“丰功伟绩”一一记录下来了。哈哈,那些可怜的人确实被整得很惨啊。在这里,小编同情地问大家一句:“这个愚人节,你被整了吗?”  相似文献   

19.
【点读】 有人与自己较劲,自已感到有压力,才会产生进取的动力;有人超过自己,才不会患上“低头病”,才会有赶超的对象,才会奋起直追。在人生过程中,我们不可能永远超过别人,要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被超越,把压力变成自己前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20.
<正> 目前新闻出版界存在一个问题——重采写,轻编辑。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稿件编辑的质量不高,当今“无错不成书,无错不成报”的现象比比皆是;另一方面没有人愿做编辑。影响编辑工作质量因素很多,既有主观认识上的问题,也有客观上的问题。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谈对提高编辑工作质量的思考: 一、关于编辑的职业意识 事业心是编辑工作的原动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事业思想和职业意识。常言道:干一行,爱一行,行行出状元。从事编辑工作,首先就要解决这个“爱”的问题,即解决事业思想和职业意识问题。 “为人做嫁”已经成了编辑自嘲的代名词。编辑就是把别人的稿件,甚至是不成形的稿件拿过来修改编排,为此绞尽脑汁。稿件发出去了,出名的是作者,编辑则默默无闻;而一旦处理不妥,或出现差错,责任却在编辑。编辑苦,不但无名无利,还要担惊受怕,常做检讨,这直接影响到编辑工作的积极性。 说到底这是一个名利得失的问题。但从另一个方面讲编辑岗位也是很光荣的。 编辑是什么?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是,对稿件和资料的组织、收集、审读、选择修改、补充、编排和设计等等。人类文化的积累和传播,从来离不开编辑,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编辑的事业是神圣的、大有作为的。同时用自己的劳动成全别人的作品,正是一种助人为乐的高尚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