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好的新闻作品如同好的文学作品,耐人寻味,历久弥新。通过阅读这些优秀的新闻作品,读者不仅对作品中的事件记忆犹新,还能通过作品领略到作者的文学功底,也就是说,从一篇新闻作品中,读者不仅可以看到作者的政治素养、理论素养、专业素养、知识素养、道德素养,还可看到作品本身透射出的作者的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2.
把握新闻作品的语言特色,是记者表达写作主题、展示文字功力的最直接的手段,新闻语言的明快、准确和丰富多彩,毫无疑问会为作品增色添彩,而新闻语言的内在力量则更能增加作品的感染力和阅读快感,使新闻作品体现出决不逊色于文学作品的独特的语言魅力。 当然,也许有人会认为,新闻作品重在表达主题,最忌语言华丽、雕琢,新闻语言似乎和枯燥、呆板划等号,谈何魁力?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一般来说,新闻作品因需要快速切人实质内容,所以语言自然要简洁,不需过多修饰,但这决不是要放弃对语言的推敲、对语言意境的营造,而是要用…  相似文献   

3.
怎样增强新闻作品的魅力?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3月22日在接受《光明日报》记者访谈中说:新闻记者要给读者送个"原生态大苹果",而不是维C药片。他解释说,送"原生态大苹果",  相似文献   

4.
“他(穆青)发现、报道了许多重要的典型人物。感动了整整一个时代的读者。而且,直到今天还在继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穆青是可以载入史册的。”  相似文献   

5.
新闻作品要成为作者与读者的精神纽带,便要研究读者心理需求,引人注意;讲究心理效应,扣人心弦。一、新闻写作与首因效应先入为主,先声夺人。新闻传播迅速及时,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这就是首因效应。1959年达赖喇嘛离藏,新华通讯社及时发布《达赖被劫去印》的报道。后来,印度新闻媒介多次歪曲报道,但毕竟为时已晚,无法改变国际舆论的心理定势。新闻传播,为什么要讲究时效?从信息论的原理来看,第一次传播,不但信息量大,而且给人的印象也最深。一般说来,在准确、保密的前提下,尽快  相似文献   

6.
逄金一 《青年记者》2008,(11):35-36
新闻写作不重视细节的作用,在新闻写作实践中的例子比比皆是.这是新闻写作与文学写作的不同点所在,也是新闻写作的特殊性所在.但是,若说新闻写作在本质上是排斥细节作用的,却又找不到理论上的依据.笔者浅陋,所看过的几本新闻专著,讲写作,大都是强调简洁又简洁,崇尚凝练又凝练,对细节的作用强调不够.  相似文献   

7.
如今,报纸的可读性成了一个非常热门的讨论话题而频频见于各类媒体。对于“可读性”,人们将其解读为两个内涵:一是新闻内容与新闻报道形式完美结合的尺度;二是新闻便于阅读、吸引读者的特性。笔者认为,日记体新闻恰恰符合  相似文献   

8.
在新闻作品中,叙事技巧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叙事,可以使新闻更加具体,更加生动,更让人信服。可以说叙事质量的好坏决定着新闻作品的优劣。中央电视台《生活空间》的短纪录片的出现让观众耳目一新,也使电视同行惊叹:原来电视还可以这样做!几年前,《生活  相似文献   

9.
新闻魅力是指新闻本身所生发的吸引力、凝聚力。是不是所有的新闻都有魅力呢?不是的。有的新闻让人看了感到平淡乏味,有的感到好像在接受训教,还有的让人感到像听“王婆卖瓜”。类似这样一些新闻作品,就没有多大的吸引力,也不会有好的社会效益。因此,对新闻魅力作一研究,对指导新闻实践,提高新闻宣传质量是很有必要的。事实的魅力是第一位的新闻是客观事实的报道,事实在前,报道在后,这符合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  相似文献   

10.
祁涛 《新闻传播》2007,(2):66-67
一、魅力与新闻魅力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所谓魅力,是指事物或人“很能吸引人的力量”。依此类推.所谓新闻的魅力,是指新闻颇能吸引人的素质和能力。新闻的这种魅力,实质上就是它们能够满足受众需要的各种因素的集中展现。其意义和作用在于,它能够赢得受众的喜爱或重视。并以此为动力,引起受众对它们及新闻媒体长时间而深入的注意,收获受众的注意力资源。因此,新闻魅力才是新闻吸引受众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1.
数字新闻的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新闻,就是以数字为传播内容的新闻报道,或说是以数字体现新闻价值的特殊报道形式。进入信息时代,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无不被各种数字所包围,这些数字看似抽象枯燥,但如果赋予其内涵,或将其与某些事件、某些事物有机联系,就会立即变得生动起来,产生无穷无尽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金春和 《新闻世界》2010,(10):92-93
范长江是一名出色的新闻记者,被称为记者的楷模。本文分析了他深厚的文字功底、敏锐的新闻洞察力、对待新闻的客观性和团结人的精神。希望以他对祖国、人民和自己的事业的热情,对新闻和历史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鼓励现在的新闻工作者能继续奋斗。  相似文献   

13.
<西行漫记>或许算是我进入大学后读的第一本新闻写实的书.大一时只是简单地把这本书当做一本故事书或者历史书来读.正如苏东坡诗说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理自知",这是我第二次读<西行漫记>,主要是从新闻的角度重读此书,真的收获了很多,尤其是在新闻事实方面的思考颇多.  相似文献   

14.
马莉 《记者摇篮》2009,(1):56-57
一位摄影界的前辈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某领导同志在做重要讲话之际,出人意料地拿出一幅从报纸上剪贴下来的题目为《母爱》的照片展示给大家。并说,这是一幅让他感动,让他震撼,让他一直珍藏在身的作品。因为这幅作品常常让他想到自己年迈的妈妈,想到母爱的无私,想到生命的脆弱,想到灾难的残酷……  相似文献   

15.
进入20世纪80年代,广播直播节目在全国蜂拥而起,为正处于低谷的广播注入了活力。这些直播节目以经济类、服务类、文艺类、话题类版块节目居多,而处在龙头地位的新闻节目大多仍沿用录播形式。随着报纸、电视的改革,广播所谓“快”的优势已名存实亡,这不能不引起广  相似文献   

16.
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军事新闻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格外吸引受众的眼球。随着科技进步和现代传媒的飞速发展,网络、手机、移动电视等新媒体不断涌现,各类媒体百花齐放,读者的选择空间空前增大。面对这样一个开放的媒体环境,面对“信息爆炸”、传播迅速的信息化时代与结构素质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受众群体,每一名军事新闻工作者都应该深思:我们靠什么来吸引读者?  相似文献   

17.
石坚 《传媒观察》2006,(3):55-56
为什么一些自诩为“主流媒体”的报纸面目可憎,版面千人一面,标题千篇一律,内容乏味,缺少读,缺乏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一)独特的魅力顾名思义,对话体就是将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对话录下,直接予以发表的文体。对这种体裁,新闻界其实也不陌生。世界著名女记者法拉奇报道各国风云人物,所采用的,主要就是这种文体。人们在读法拉奇这些报道的时候,总觉得脍炙  相似文献   

19.
余莉 《新闻前哨》2009,(4):70-70
新闻具有鲜明的真、善、美的属性。新闻应使人得到真的告知,善的教化。美的享受。而“现场”与“短”是新闻永恒的魅力所在。自从新闻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诞生以来。无数新闻工作者为了追求新闻的现场感而殚精竭虑、含辛茹苦、前仆后继。许多记者的事迹动人心魄,催人泪下。“要站在世界重大新闻的报道现场”的口号的提出意味着荣耀与辉煌。而且意味着血与火的洗礼和生命的代价。  相似文献   

20.
新闻漫画是我国漫画大家族中的一个优势品种、传统品种。在2000年12月1日至6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库尔勒晚报杯2000年中国漫画大展,展出的163位作者近两年175件创作203件新作中,绝大多数属于新闻漫画。大展前言说:“中国漫画诞生百年以来,始终伴随着历史进程逐渐发展繁荣;漫画作者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