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廖锦 《贵州教育》2010,(11):1-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后劲。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教育必须改革和创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扩大优质资源。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纲要》第十一章“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中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这一理念无疑使中小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各校只有破除传统观念,不断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才能使基础教育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3.
一、“创新教育”与“创新人才” “创新”,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创造新事物(产品)”或“开辟新天地(境界)”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人们一般把“创新”与“创造”等同使用。而所谓“创新教育”就是:依据社会对人发展的要求,有目的地培养青少年学生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的教育。简言之,创新教育是旨在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艺术美育与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捷  尹萍 《高教探索》2012,(1):79-83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高等教育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 “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美育”.作为实施美育主要途径的艺术教育,在以培养“顶尖人才”、 “世界最优秀的科学家”、 “领袖人才”、 “杰出人才”和“创新人才”为目标,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系统工程中,将进一步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旨在论述艺术美育与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艺术美育主要作用于人的感性层面、情感层面和无意识层面,并引发人的创造潜能;艺术美育不仅陶冶人的情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培养和提高人的感性素质——直觉、想象力与灵感等高层次创新人才所必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5.
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是当前中国教育广泛关注的瓶颈问题,是首都基础教育要破解的一个难题,也是我们35中在极力探索的一个主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支持有条件的高中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与试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我们深知,在中学阶段实行“科技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意义十分重大。因为中学阶段是人的一生当中最美妙、最关键的阶段;是最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阶段;是奠定人生基础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6.
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要求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在‘十一五’期间,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为此,高等学校要实施创新教育,进行“教”和“学”的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今年年初,“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教育和人才工作发展的任务:以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于此,教育部积极调整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优化全国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将人才培养,特别是对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作为今后发展目标中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
创新人才理论初探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本文试从一般理论层面初探培养创新人才这个热门问题 ,共论及七个问题 :①关于“创新”的全面理解 ;②警防“创新”口号的孤立性和片面性 ;③如何看待和处理“创新”、“素质”、“全面发展”的关系 ;④保持不同阶段的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连续性和衔接性 ;⑤教师的创新意识及其能力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条件 ;⑥不同于传统模式的创新型教学教育体系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保证 ;⑦面向世界 ,吸取可供“创新”教育借鉴的理论与经验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主席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上十分强调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 ,他指出 :“学校是知识创新 ,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 ,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我校是一所省属重点中学 ,近几年 ,我校全面实施创新教育 ,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也取得可喜的成绩。1996年 ,我校根据学校的实际、教育改革的趋势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 ,大胆提出了“创新教育”课题 ,开始了在农村中学实施创新教育的探索。首…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正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并已逐步进入自主创新的时代,但这也是一个缺乏尖端竞争力的时代,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增强国际竞争力,成为教育承载的重要课题。《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实施,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政策引领。发现、选拔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高中教育责无旁贷。笔者认为,首先要理性反思在认识和操作层面客观存在的误区,厘清一些认识,促进学校在发现、选拔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步入良好的运转轨道。  相似文献   

11.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再一次把创新人才的培养列入了重要工作。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而言,要顺应时代发展和改革需要,加速创新人才的培养。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推进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需遵从以下几点:一、保持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鼓励  相似文献   

1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中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天津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提出:“实施普通高中学校优质特色建设提升工程,全面提高现代化水平……”“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高中开展创新人才培养试验,  相似文献   

13.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必须本着“以我国教育十年发展纲要为依据,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教育观念的转变为突破口,构建以专业知识为依托,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高等技术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模式”这一指导思想,在教学模式、课程建设、师资建设、人才能力培养、信息反馈系统建设等方面大胆创新,与时俱进,进行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1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创新人才培养是中学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创新人才的成长和培养有其独特的和应该遵循的规律。近年来,龙岩一中高度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以“多元实施、立体驱动”的策略培养创新人才,下面介绍我校的点滴做法,与大家交流,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5.
江总书记曾经高瞻远瞩地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学校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而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对于基础教育来说,它需要我们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江泽民同志继“十五大”报告中强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之后,在“十六大”报告中又强调教育领域要“坚持教育创新”。这个时代精神的核心是创新,教育是全社会创新的先导和基础,提出教育创新本身就是一个创新。因为创新需要有创新人才为主体,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依靠教育,这是其一;其二是,创新要有思想观念创新的前导,教育起着思想观念创新的启动、发动、传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颖 《科教导刊》2023,(28):101-103
新文科背景下,为响应《国家知识产权强国纲要》的要求,更好地培养知识产权法学人才,文章提出,“知识产权法”课程应主要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同时构建“自学课堂”与“第二课堂”的互动教学模式,尤其突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学赛研”教学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旨在改变法学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结合不足,尤其是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培养欠缺的现状。  相似文献   

18.
徐星 《上海教育》2011,(23):28-2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八次提到了“拔尖”。我们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  相似文献   

19.
培养创新人才是提高质量的核心要求 《教育与职业》:创新人才培养问题是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高等教育如何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近年来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在推进《教育规划纲要》贯彻落实过程中,将如何破解这一准题? 杜玉波: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也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一项重要任务,破解创新人才培养问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当前培养创新人才重点要从三个方面入手——转观念、改模式、强师资.  相似文献   

20.
周先燕 《考试周刊》2010,(11):181-182
早在20世纪2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曾提出并实施过“创造教育”。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人才的摇篮。”那么,何为“创新”呢?创新,是“无中生有”,是“破旧立新”,是“标新立异”,是“独辟蹊径”。创新人才的培养依靠创新教育。地理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而创新地理教学则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